APP下载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瓷枕赏析

2018-06-24郝素梅刘丽丽

大众考古 2018年11期
关键词:瓷枕圆形牡丹

文 图 /郝素梅 刘丽丽

唐三彩长方形枕,章丘女郎山墓葬群出土

人的一生有大约三分之一时间是用来睡眠和休息的,为了舒适,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枕具。从早期石、木、陶、瓷等材质的枕具发展到今天高科技的枕具,瓷枕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张盛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长方形瓷枕模型,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瓷枕实物。此后,瓷枕得以迅速发展,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瓷枕是作为卧室寝具使用的,还有一部分是作为陪葬使用的明器(头枕和脚枕),另有尺寸极小的作为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还有一部分作为避邪镇宅使用。时至今日,随着枕具材质和人们需求的变化,瓷枕逐渐变成了艺术品。作为枕具,瓷枕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喜爱,从皇室贵族到布衣文人都对其情有独钟。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这里提到的玉枕就是青白釉瓷枕(古人有时把仿青白玉的青白釉瓷枕也叫玉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到,“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清乾隆皇帝曾为瓷枕赋诗一首:“瓷枕通灵气,全胜玳与珊。眠云浑不觉,梦蝶更应安。”

随着瓷器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瓷枕的形制、装饰内容逐渐丰富,在作为枕具和工具使用的同时,也展示出极高的艺术水平。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藏有若干瓷枕,现择其精美者介绍如下。

章丘女郎山墓葬群出土一件唐三彩长方形枕,白胎,饰蓝、褐、黄、白四色釉,底面无釉。体积较小,整体呈长方形,棱角分明,枕面微微内凹,上饰梅花。这种小型枕一般不好作为睡枕,古人称之为“脉枕”(古代中医把脉时放在病人手腕下的小枕)、“袖枕”(文人外出常携带一个小瓷枕,在野外小憩时作枕头使用)或“腕枕”(用于书写时垫手腕),也有可能是专门随葬用的明器。这类形制的瓷枕大多出土于唐初至盛唐时期的墓葬或者窑址中,南宋时期仍有少量。枕面的梅花采用点彩的装饰方法,序列点缀成梅花形状。蓝色为中心点,白色和褐色交替排列,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长方形束腰瓷枕,济南魏家庄北宋墓出土

济南魏家庄北宋墓出土了两件瓷枕。一件是长方形束腰枕,乳白胎,通体白釉。中空,左右两面呈方形,一面中央设一圆孔。上下两面为长方形、内凹,均饰五周凹弦纹边框,框内饰卷草纹,且各抹一道翠绿釉。束腰枕始于唐晚期,宋金最为流行,一般为四面束腰,而此件瓷枕仅两面束腰,形制略有不同,但功能一致。唐代枕腰比较粗,宋时比较纤细,这大概和唐宋时期人们的审美有很大关系。此种瓷枕使用舒适,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宋末诗人杨万里曾写过诗文:“竹床移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说的就是这种样式的枕头。王安石也曾言:“夏日昼睡,方枕为佳。问其何理,曰:睡久气蒸枕热,则转一方冷处。是则真知睡者也”,说的也是束腰形枕。由于这种枕形实用性强,所以在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各大窑系都有生产。

另一件为三彩狮形枕,红褐胎,饰褐、黄、绿三彩,底面无釉。中空,以卧狮为座,上接前低后高的内凹近椭圆形枕面。枕面出檐,中部刻有缠枝牡丹。枕座整体为一雄狮造型,形象生动,神气十足。头部巨大,转向右侧,脸型颇宽,双眼炯炯有神,射出犀利而威严的光芒,鼻头宽大,嘴部露出两颗獠牙,粗尾上卷。蜷曲的鬃毛、眉毛、胡须及尾部刻划清晰、栩栩如生。在枕头上雕刻威猛的动物,古人认为能够避邪祛魅,《新唐书·五行志》记载:“韦后妹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亦服妖也。”牡丹作为百花之王,刻画在枕上,则是象征着圆满、浓情、雍容华贵之意。

三彩狮形瓷枕,济南魏家庄北宋墓出土

绿釉腰圆形枕,济南七家村宋墓群出土

绿釉黄彩圆梳形枕,济南七家村宋墓群出土

济南七家村宋墓群出土过两件精美的瓷枕。一件是绿釉腰圆形枕。淡黄胎,绿釉,底面无釉。整体呈腰圆形,枕面微内凹,前壁内曲,其他部分均为弧形,底面平,右侧面有一圆形小孔。枕侧面一周雕刻有缠枝花卉,造型美观。腰圆形枕流行于宋金元时期。这件瓷枕通体绿釉,仅侧面刻饰花卉图案,恰恰体现了它的朴素之美,自然而原始的美,是一种最恒久、最不容易凋零的美。

另一件是绿釉黄彩圆梳形枕。淡黄胎,绿釉,底面无釉,枕面刻饰黄彩花卉。枕面呈半圆梳形,前墙微内凹,底面平、略小于枕面。腰部后方设一圆孔。腰部及枕面外围设数周凹弦纹,枕面中间雕刻有象征雍容华贵的牡丹图案。该种瓷枕流行于北宋。绽放开来的黄色牡丹花,给人一种惊艳、震撼的视觉感,在两边绿叶的衬托下,尤为突出。牡丹作为国花,古时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唐朝刘禹锡曾写:“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清代刘灏也曾写下:“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在历史长河中,瓷枕不仅作为一种生活用具,而且还承载着当时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技艺精湛的工匠把当时喜闻乐见的动植物等元素都刻饰在枕上,文人布衣还在瓷枕上作诗抄诗,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怀。漫漫长夜,孤枕难眠的时候,枕着诗枕的人也不会觉得那么孤独难熬了吧!

猜你喜欢

瓷枕圆形牡丹
瓷枕,透心凉
瓷枕,透心凉
《洛阳牡丹》
赏牡丹
瓷枕的门道真不少
南国牡丹
为什么窨井盖大多都是圆形的
绿牡丹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圆形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