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课外阅读提升小学语文课内外衔接的策略探究

2018-06-23陈映园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阅读资源

陈映园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能够自我完成阅读理解,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攻克的难题。本文就如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自我完成阅读理解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资源;感性阅读;把控文体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改革的最终指向就是把“人”作为教育的对象。语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培植的过程。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学生终身受益。阅读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正因为阅读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阅读部分,是需要日积月累完成的实践性功课。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并达到质的飞跃,就要让学生的阅读有量的积累。只有量变才能达到质变。所以教师要在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加课外读物,并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语文阅读能力,通过阅读也能让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提升。阅读,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教材为主,课外读物为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挖掘学生潜能的导师,也是让学生提升能力的关键人物。所以要想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能力,教师就应该发挥其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将课外阅读和课堂学习合二为一,通过课外读物的内容来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和阅读的兴趣。比如《蚯蚓的日记》,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课外读物,锻炼语言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熟读之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并通过文章的内容,让学生对蚯蚓的特征、习惯及其他相关的方面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进行思维发散,之后需要让学生在课堂进行发言和交流。这一整套的学习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让学生对阅读和课外读物有一定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让课堂氛围有所提升,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能有效地将课堂学习内容和课外读物进行有机结合,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让学生阅读贴近作者本身

语文教材的内容编辑是根据学生年级的增长,难度有不断提升。所以,如果只是让学生学习教材之内的文章,并不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会给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所禁锢,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学习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自己查阅作者其他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多读多看,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和背景,并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作者在写作文章时的心境和环境。现代文章和古诗词都应列入学生的选择范围之内。我国古诗词的意境深远,很适合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比如李白的《春望》《登高》等诗,所处的环境和背景都有所不同,诗人作诗的心境也有所不同,诗中所赋予的情感差异也非常大。所以在诗词阅读时,要让学生对诗词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可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去找到诗词创作的背景,了解诗词背景之后,学生才能对内容充分的了解,才能有感情的读出诗句的韵味。

三、挖掘文体,让阅读分门别类

语文的内容性和思维逻辑性较强,在学习时,很多文章的内容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分析和理解。不同文章的问题有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叙述文、说明文、诗歌等文章的文体不同,阅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比如散文的学习和阅读,散文很容易让学生与记叙文相混淆,所以要让学生对散文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解,之后再让学生对散文的内容进行阅读分析和掌握。每一种文体的掌握方式基本相同。这样分门别类的让学生对不同文体进行掌握,能够让学生在思维模式中形成固定框架,让学生能够判断文体时,快速地找到閱读和理解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阅读文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阅读课程都需要借助课外读物,课外读物的种类也很多,这能够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的水平,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在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也能够逐渐培养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并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通过语感和理解自我分析文章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总结

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着重培养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课程的重点,是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章创作能力,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则会变得更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需要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共同学习,来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获得学习的充实感。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水平,在小学的学习阶段,就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和内容,达到教学课程的规定和要求,也完成了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郭明怡.幼儿早期识字阅读的意义和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

[2]宁晓蕾.浅谈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2(14).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阅读资源
初谈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挖掘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提升学生语言品析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高年级小学语文拓展阅读资源的选择和运用
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资源配置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