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18-06-23石金果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创造力阅读培养

石金果

【摘要】本文主要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进行阐释,旨在探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详细分析了具体实施的方法,即创造一种宽松、自主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阅读, 用语言表达为训练手段,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丰富想象力等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创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教育家泰勒说:“创造力不仅对科技进步,而且对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相联系,突破学科中心,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具体实施过程将在下面的文字中逐一介绍。

一、创设一种情境,营造和谐的氛围

创造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的、和谐的、平等的情感化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只有把学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给每一位学生表现的机会,使之畅所欲言。在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上,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座位,自由组合,甚至可以不坐在座位上。回答问题不一定都要先举手,站起来就可以回答,但必须是站起来。迟到了也可以悄悄地“溜进教室”而不用大声喊“报 告”……我们不赞成教师在课堂上批评学生,严禁讽刺挖苦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力求用幽默风趣、亲切和蔼的语言使学生放松心情。作业也不定时不定量,因人而异,多少均可,学生自由选择的“度”很大。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智力因素,使学生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从有疑到解疑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条件。大胆生疑、勇于质疑,这是我们训练的宗旨。在阅读文章时,可以从其中的某些句子、观点和注释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广泛思考,质疑,问难,然后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新的答案。对学生一些合情合理的分析,我们都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不仅维护了知识、观念的科学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挑毛病”,培养起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时代精神。

(二)引导学生主动释疑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是引导学生主动释疑的有效措施。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方式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注意“因生而异”,因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同一个问题,对某个学生来说可能就是问题情境,而对其他学生而言,可能就不是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编写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

三、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设计“精彩五分钟”

为了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我们开设了课前“精彩五分钟”栏目,要求每位学生每节课轮流主持此栏目,五分钟内任意点两名或三名学生到台前演讲,每天一个话题,话题由老师提前给出。

(二)每周组织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组织一些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有益处。通过一些活动,学生可获得锻炼自己言语表达的机会,更能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越强,其思维的准确性、系统的灵活性就越强。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就是向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通常可以先提出一個问题,让学生讨论出几种不同的思路,再让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按着不同的角度去解释。这方向,可以是正方向,也可以是反方向,还可以是正反结合的方向;这角度,可以是一个横断面,也可以是一个纵剖面,还可以是一个纵横交错面。学生可通过这种多侧面、多角度、逆向思维探微寻幽,领会文章的底蕴,产生许多真知灼见。

五、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语感实践

语感具有直觉性的特点,它不预先经过一些理智的思考和逻辑判断,而是凭借着语言活动的经验直觉地对语言做出敏锐的感受,瞬间感知和领会语言。因此,通过培养语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通过广泛阅读,强化背诵;指导学生整体感知,亲身感受。

(二)强化速读训练

速读的实现主要凭借的是直觉思维能力,因此,通过加强速读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领悟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快速提取文章要点和文章主旨的能力都是很有效的手段。

六、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把学生引入应有的境界,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展。具体做法是,课堂上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开动大脑,进行想象。想象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桥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各种手段、方法的阅读教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大大提高,有力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试谈语文创新教学的几种做法[J].中学语文,2002(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创造力阅读培养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