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兴趣

2018-06-23高茹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高茹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不管是在小学阶段还是初中以及高中阶段,阅读在语文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分量。也就是说,把阅读的分拿稳了,语文成绩就不会低。换句话说,有了阅读能力,语文的整体水平就不会差,可见现在教育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帮助学生快速提高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阅读技巧,是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究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会犯以下几点错误:一是课堂以老师讲为主要,而并未让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没有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有些老师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就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于一些课后思考题,就是让学生写写答案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完全得不到提高。二是小学生阅读量普遍偏低,可能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作业,因此学生从小学时代课后时间就被作业给占满了,导致他们没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从小没能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再加上老师没有给学生强行规定阅读任务,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又差,所以会呈现小学生阅读量普遍偏低的现象。三是老师单调无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处于初级阶段,当他们对阅读产生不了兴趣,他们就会出现厌学的心理,那样就不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了。老师应该在教学中避开这些误区,找到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喜欢上阅读。本文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提出几条有效的方法。

一、让阅读成为兴趣——绘本阅读的应用

想要学生学好阅读,那么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后,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在这里提出一个绘本阅读的方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太小,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也不可能一下子把他们的阅读能力提上去,这时候老师可以借助图画来帮助学生阅读,学生对文字的处理能力不好,可是对于图画的解读能力还是可以的,在学生学习阅读的初级阶段,老师应该以图画的方式向学生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图画去理解文本的意思,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时,老师就应该多收集一些小动物如何过冬的图片,这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小动物不同的特性和不同的过冬方式,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形象生动,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再比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中,如果单纯地向学生讲课文的内容,告诉学生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恐怕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中的意思。这时老师可以用几张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首先展示一张当地居民挑水的艰难,让学生理解当地百姓获取水的艰难,然后向学生展示毛泽东为百姓挖井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去理解課文要表达的意思,从图片中学生就很容易明白:毛泽东在当地挖了一口井,解决了百姓们吃水的问题,方便了百姓的生活,意义非常重大,所以要不忘毛主席对人民的伟大贡献,即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课文之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拓展阅读,让学生收集关于毛泽东为百姓做贡献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到毛泽东主席亲近于民的品质。课下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多读一些带有插图的书,增加阅读量,慢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让阅读成为兴趣——朗读法

想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让学生去大声朗读课文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课文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不认识的字,培养语感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去体会故事主人公的感情。而老师在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时,也不能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读,这样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对于朗读方面有几个小技巧:

1.让学生大声朗读,把课文的每个字都大声地读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读准每个字的发音,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大声朗读过程中,也许有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那么老师可以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比比哪个小组声音大,对表现好的那组进行表扬,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努力大声读,这样就能达到朗读的效果。

2.进行分角色朗读,可以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让小组里的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去进行朗读,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主人公的感情,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加入动作,去扮演课文里的角色,以话剧的形式去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更好地体会主人公的情感。比如在学习《谁的本领大》一课中,找三个人,一个扮演白云,一个扮演太阳,一个扮演孩子,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还可以加入动作,形象生动地去展现课文内容,老师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可以让其他学生去思考,不断引导学生,最后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认识自己。这就达到了本课的阅读目的。

3.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对于感叹的部分一定要让学生读出那种情感,才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让阅读成为兴趣——借助多媒体

现在几乎每个班都有多媒体,是教育局为了丰富课堂内容,进行快乐学习法,老师应该响应教育政策的号召,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有效阅读。比如在学习《恐龙》一课中,老师应该先让学生看一些恐龙的照片,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生活在大约两亿年前的恐龙数量有多少?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然后向学生展示几亿年前的地球,以动画的形式展示恐龙的生活特性,代入课文内容,一一介绍每个恐龙的形态特点,并结合多媒体向学生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每个恐龙的形态特点,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恐龙,让学生一一发表观点,在课文的最后,老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课后思考题:恐龙灭亡之谜,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总结答案,让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文献,这样就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结合多媒体,以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快速掌握课文要义,理解作者意图,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四、让阅读成为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

老师应该改变以老师为主的讲课模式,而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上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比如在学习《师恩难忘》一课中,课文中提到作者是因为老师每讲一课就给他们讲一个小故事,给了作者很多启示。在学习这篇课文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任意一句进行自己的解读,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时老师还可以稍微往深一层次进行探讨,为何作者在听了国文老师讲的若干个小故事后会对文学产生兴趣,在询问学生是否有在阅读时产生新想法,让学生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是超乎常人的想象的,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多发言,多说出自己的见解,语文阅读中的问题往往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所以,只要切合意思的都要给予学生肯定。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时,老师还应该维持好课堂秩序,进行高效教学。

语文阅读是每个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多让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还要给学生推荐适合的读本,让学生扩大阅读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华军.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J].成功(教育),2013(4).

[2]司秀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2015(3).

[3]王利.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5).

[4]崔超.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2(3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