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母沛合并B—Lynch缝合术在临床治疗双胎妊娠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效果评价

2018-06-23陈小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宫缩乏力

陈小兰

【摘要】 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结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用于临床治疗双胎妊娠剖宫产中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方法 68例双胎妊娠患者(胎儿娩出后10 min内出血达>500 ml), 运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深部肌内注射欣母沛, 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缝合术, 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24 h出血量(1020.2±72.1)ml显著少于常规组的(1169.3±81.2)ml, 术后血红蛋白水平(10.1±10.4)g/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2±13.9)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运用欣母沛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方法治疗, 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是快速止血的干预手段, 临床推广价值高。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双胎妊娠;宫缩乏力;改良式B-Lynch缝合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83

产后出血属于产妇分娩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 70%~75%的产后出血均是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1]。临床上产妇出血量过多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也是导致产妇切除子宫的重要危险因素[2]。双胎妊娠是子宫收缩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 双胎妊娠的患者逐渐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3]。为减少双胎妊娠产后出血的风险, 作者拟探讨欣母沛结合改良B-Lynch子宫缝合术用于临床治疗双胎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的效果, 选取了68例双胎妊娠剖宫产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双胎妊娠患者(胎儿娩出后10 min内出血达>500 ml)

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运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 每组34例。研究组产妇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27.6±3.2)岁;经产妇16例, 初产妇18例;其中孕32~36周

15例, 孕36+~39周19例。常规组产妇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28.6±2.3)岁;经产妇17例, 初产妇17例;孕32~36周

18例, 孕36+~39周16例。入选标准:产妇产后2 h内的出血量达400 ml, 血液颜色为暗红色且逐渐增多, 产妇子宫收缩复乏力, 给予促进收缩子宫药物(缩宫素)干预治疗后症状未缓解者[4]。排除标准: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伴有、肾、心、肺等重要器官并发症者, 中度及重度贫血者;患者糖尿病、肿瘤及高血压疾病者[5]。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深部肌内注射欣母沛(美国法玛西亚普强制药公司, H20120388), 250 μg, 观察10 min。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缝合术。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首先将患者的子宫托至腹腔外, 运用加压法将抑制子宫后出血, 如果出血症状显著缓解停, 则表示手术的成功率较大[6]。以1号薇乔线从子宫切口右下缘下方3 cm并距右侧缘3 cm处穿入子宫, 在子宫切口上缘上方3 cm并距右侧缘4 cm处穿出子宫, 越过宫底, 将缝线压在距右宫角3~4 cm的宫底处, 将送到子宫后方的针线在与前方同一水平处垂直地穿入子宫后壁, 拉紧缝线后从后壁左侧在与后壁右侧相同的标志处穿出。将缝线像右侧一样垂直地绕过宫底到子宫前方, 压在左侧宫底, 并将针线在与右侧相对应处穿入宫腔, 再在前方距切口左下缘下方3 cm处出针;用双手拉紧缝线两端, 尽可能避免损伤子宫, 拉紧后打结5个以确保张力, 检查均没有发现出血即可打结。将子宫切口关闭。观察10 min,

无异常即可关腹[7]。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红蛋白水平及术后24 h出血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临床有效:术后2~5 min, 患者的子宫出血现象显著缓解。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 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有33例

在术后2~5 min内子宫出血现象显著缓解, 有效率为97.06%

(33/34);失败案例为1例, 该患者术前检查显示为前置胎盘, 进行手术治疗时的出血量约为3000 ml, 出血位置为子宫下段的胎盘着床处, 术后子宫形态如囊袋, 术后出血现象难以控制, 最终为其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常规组患者中有28例在术后2~5 min内子宫出血现象显著缓解甚至停止, 有效率为82.35%(28/34);其余6例失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的出血量约为600 ml, 手术后子宫形态如囊袋, 术后出血现象难以控制, 最终为其进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常規组的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临床B-Lynch缝合术是我国当前医疗服务中的一项新型技术, 该技术能有效帮助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过程中减少产妇的出血量, 同时能有效规避并发症发生避免出现子宫切除的现象, 保持患者的母体正常的生育能力。B-Lynch缝合术能针对患者子宫肌肉相对比较薄弱的基础上进行安全性相对比较高的治疗操作, 以降低产妇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 同时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几率[8]。该治疗方式最大优势是能有效规避患者子宫被切除的风险, 以有效帮助患者保持正常的身心健康[9]。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24 h出血量(1020.2±72.1)ml显著少于常规组的(1169.3±81.2)ml, 术后血红蛋白水平(10.1±10.4)g/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6.2±13.9)g/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06%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双胎妊娠剖宫产中子宫收缩乏力患者运用欣母沛加改良式B-Lynch缝合术的方法治疗, 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 是快速止血的临床干预手段, 临床推广价值高。

参考文献

[1] 周斌. 子宫交叉捆绑术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20):3784-3785.

[2] 杨朝霞, 李晓琴, 倪妍. 26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体会.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17, 7(3):14-19.

[3] 周淼. 背带式子宫缝合联合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中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国妇幼保健, 2017, 32(17):4302-4304.

[4] 吴晓兰, 郑高明. 子宫网压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广西医学, 2017, 39(1):31-34.

[5] 温洁红, 潘国平.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手术时机的选择及其效果的研究.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5, 20(5):400-402.

[6] 冉琴, 刘双林. 欣母沛+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处理中的临床分析.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4):506-507.

[7] 覃明媚, 刘健玲, 李淑玲, 等. B-lynch 缝合术联合欣母沛治疗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疗效分析. 吉林医学, 2016, 37(8):1858- 1860.

[8] 农植燕. 欣母沛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与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4(23):40, 43.

[9] 冯红梅, 郭建平. 欣母沛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32): 140-141.

[收稿日期:2018-01-05]

猜你喜欢

宫缩乏力
无痛分娩对母胎影响的临床分析
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
子宫背带式缝合在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Bakri子宫填塞球囊导管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