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甲双胍与食物纤维对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的影响

2018-06-23钟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4期
关键词:糖耐量葡萄糖空腹

钟冬梅

【摘要】 目的 研究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进展中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食物纤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 依据干预方式分为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7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實验组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食物纤维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治疗转归及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糖耐量低减(18.67%)、糖尿病(8.00%)、正常糖耐量(58.67%)情况优于参照组(45.33%、26.67%、3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与体重、年龄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 与二甲双胍、食物纤维及治疗方式呈负相关(P<0.05)。结论 将二甲双胍联合食物纤维治疗应用于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进展中效果显著, 值得应用。

【关键词】 二甲双胍;食物纤维;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4.075

糖耐量低减属于2型糖尿病进展中的中间过程, 长期以往发展之后形成糖尿病[1, 2], 所以, 怎样预防糖耐量低减疾病变为2型糖尿病十分重要。现分析本院2013年7月~

2014年12月收治的糖耐量低减患者的治疗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糖耐量低减患者, 依据干预方式分为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75例。参照组男女比35:40, 年龄34~75岁, 平均年龄(50.21±8.33)岁。实验组男女比40:35, 年龄33~76岁,

平均年龄(51.54±8.2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参与人员均予以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采取己糖激酶法进行血糖的检测。对参与检查人员的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体重、臀围进行测量, 了解患者肝肾功能、血脂水平以及12 h尿白蛋白排泄率、空腹胰岛素。之后间隔6个月实施1次相关检查, 予以观察随访3年。复查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3]当天清晨不采用食物纤维与治疗药物。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 提醒患者检查结果、复查时间, 间隔6个月对患者实施1次饮食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食物纤维治疗, 纤维素(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50294)12 g/d, 分早晚两次服用, 每个月发放1次食物纤维, 同时给予0.75 g二甲双胍(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908),

3次/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糖耐量低减、糖尿病、正常糖耐量)。比较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后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水平。同时分析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如果经过1次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为糖尿病患者, 需要依据原来计划进行干预, 如果复查后仍为糖尿病, 此时显示为糖尿病。如果属于正常糖耐量或者糖耐量低减患者需要继续了解。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转归情况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糖耐量低减(18.67%)、糖尿病(8.00%)、正常糖耐量(58.67%)情况优于参照组(45.33%、26.67%、3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 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与体重、年龄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 与二甲双胍、食物纤维及治疗方式呈负相关(P<0.05)。

3 讨论

糖耐量低减是发生2型糖尿病的必然过程, 欧洲国家成年人糖耐量低减发生率大约为3%~10%, 北美国家成年人糖耐量低减发生率大约为11%~20%, 国内成年人糖耐量低减发生率大约为2.53%~4.19%[4, 5], 每年糖耐量低减都依据相应比例变为2型糖尿病。如果糖耐量低减进展为2型糖尿病, 表示进一步损害胰岛β细胞, 出现全新阶段的病情[6]。糖耐量低减出现胰岛素抵抗是主要生理病理变化, 糖耐量低减发生之后不能足够分泌胰岛素, 维持机体正常的糖耐量[7]。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糖耐量低减给健康带来的危害, 不但会进展成为糖尿病, 也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8]。研究显示, 运动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是早期减少糖尿病转化率的主要方式, 饮食中加入食物纤维, 能够有效吸收碳水化合物, 有利于糖代谢[9, 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两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经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

1 h血糖、空腹血糖、2 h血糖显著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實验组患者糖耐量低减(18.67%)、糖尿病(8.00%)、正常糖耐量(58.67%)情况优于参照组(45.33%、26.67%、3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低减患者形成2型糖尿病与体重、年龄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0.05), 与二甲双胍、食物纤维及治疗方式呈负相关(P<0.05)。

综上所述, 二甲双胍联合食物纤维治疗应用于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进展干预中具有显著作用, 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定量运动, 改变患者饮食习惯, 强化健康教育, 提醒患者定期检查, 提升药理干预效果, 显著提升治疗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杜鹃, 杜宝柱. 2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盐酸二甲双胍临床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5):68.

[2] 赵清, 楼国春. 天麦消渴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对糖耐量异常患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及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11):2700-2702.

[3] 董茜妍, 赵跃萍, 梁园园, 等.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5, 26(24):3601-3604.

[4] 邓旭, 宁实, 徐丽君, 等.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1):3234-3236.

[5] 张丽萍. 干预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治疗糖耐量异常200例临床观察.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6):668-669.

[6] 安宏, 赵丹丹, 于娜, 等. 降糖消渴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 2016, 11(3):486-489.

[7] 陈致瑜, 潘润桑, 罗振华, 等. 二甲双胍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机制初探.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7(9):1016-1021.

[8] 钟碧. 盐酸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3):33-34.

[9] 杨建梅. 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4(26):125-126.

[10] 王静. 利拉鲁肽联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观察. 中南药学, 2017(9):1321-1323.

[收稿日期:2018-02-02]

猜你喜欢

糖耐量葡萄糖空腹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关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说清楚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空勤人员糖耐量减低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探讨
空腹喝水
空腹
糖尿康颗粒对糖尿病模型大小鼠血糖的影响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