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优化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2018-06-23陈继灵

课外语文·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法新课标

【摘要】我国新课标目前正处于改革实行过程中,它也为小学教育带来了巨大改变,从多个方面加速了小学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进程,而对于小学学科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来说更是一次全新挑战。本文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为背景,旨在思考优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多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方法,希望为学生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学习体验。

【关键词】新课标;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的提出对于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对语文学科而言,新课改所提出的一些新理念也让语文教学更加注重理论以外的实践内容,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教学进程,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科素质。所以说,优化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应用非常重要。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

(一)教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设定特定的情境,利用一定教学方法及情境实体或虚拟道具来为学生营造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借此来表达教学内容,形成以景抒情、寓情的良好教学效果。该教法也满足新课标背景下对学生智育及美育培养的基本要求,例如像在古诗文这种特别讲求意境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对结合教学真实体会,培养学生文学素养都有极大帮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二)教法应用技巧

就以小学语文的古诗文教学为例,它的情境教学创设应该注重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来优化教学过程,主要要基于教学目的、教学意境两方面来创设情境教学氛围,体现该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上应用的优越之处。

1.教学目的的明确

在情境教学环境创设前,应该首先明确语文课堂教学目的,以小学语文为例,就要抓住古诗文诗句中所描述的意境。这种意境应该体现于诗人的内在情感中,包括其与外界景物的有机融合方面,强调古诗文内容的鲜明与生动,并体现其深刻内涵,突出人物形象。具体来讲,在古诗词的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语句启发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展开联想,深刻领会诗句中所描述的各种意境,并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辅助来优化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以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望庐山瀑布》一课为例,该作品利用生动的词句来创设富于神话色彩的艺术意境,虽然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则更多为抒情,全诗感情基调轻松愉悦,彻底展现出诗人李白在五十岁之后隐居庐山后的轻松心情,也反映了他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本篇七言绝句在阅读也要求流畅、有气势,尽量将庐山瀑布那种雄起壮丽的景象表达出来,做到直抒胸臆。同时,也要做到感情奔放的同时自然清新,将对自然美的率真、无拘无束、自由的审美情感也表现出来。教师在把握情境教学重点过程中,应该基于上述重点来巧妙营造情境,让学生能够自然融入意境,最好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初步体验诗句所揭示的情景主题,明确教学目的。

2.创设教学意境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对古诗词韵律与节奏的时刻把控,在情境教学中让学生领会古诗意境。客观来说,像小学苏教版中无论是现代诗还是古诗词一般都朗朗上口、铿锵动听、拥有着极强的韵律节奏感。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也要根据古诗词的节律音乐来再现意境,达到一种艺术感染的目的,促进教学成效。比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长江之歌》中,整首诗歌段落齐整、朗朗上口、气势如虹、摄人心魄。在教学该课程过程中,教师就要首先为学生介绍中国两条著名的河流——长江与黄河。它们都孕育了华夏千年古老文明,滋养了神州大地的万千中华儿女,所以它们也都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通过该基础文化介绍,教师就为学生创造了学习情境,希望将学生引入到长江的世界当中。而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借鉴《暮江吟》与《望天门山》两首古诗,通过两首古诗来延伸教学情境及意境,让学生感受到长江的魅力所在。最后还要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大家在学习了《长江之歌》后对长江有了怎样的了解呢?请大家说说看”,此时教师就又一次设置了课堂讨论情境与辩论情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认识和理解长江创造了崭新的学习空间。

总体来说,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教学目的的明确、创设优美的教学意境,在启发学生联想的同时来实现教学内容整合,从多个层面为学生优化古诗文学习环境,给予他们最好的语文学习体验过程。当然,在新课标背景下情境教学法也能应用于其他语文分支学科领域。

二、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

(一)教法概述

自主学习模式也是小学语文在新课标优化背景下的创新教法之一,它注重课堂教学高效性,其核心在于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作为一种现代教法,它与传统教法不同,它的主体是学生而并非教师,学生需要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完成自我分析、研究、探究、实施、求疑以及创新过程,最终达成学习目标。在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记忆等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意愿,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最终获得新知识。”这一提议就告诉当前教育应该改变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要提出自主学习模式,它并非是对“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希望改变“强迫式”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自由、自主地展开学习过程。

(二)教法应用技巧

课前预习设计一定要做到精练化,这是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根本。教师作为引导者首先要充分备课,如上文所述要指出所学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在预习中就呈现给学生,引领学生去逐一理解,以便于在随后的正式教学中逐一击破。同时,教师也要懂得预习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基本原则思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为主来进行预习,不要过多透露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路去解决课文相关问题,平稳推进预习教学过程。比如《生命的壮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在课前教学预习中指出文章作者对于生命的主观感悟。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人生感悟可能过于深奥,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并不足够,可能会很难引发他们共鸣。例如课文说生命是一条河、一座山,而我说生命是一首赞歌。教师就应该围绕这一点来提出问题:“大家认为生命是什么?”进而首先展开课堂讨论,而教师在听取大家的观点后再为大家讲解全新的、有关生命的故事内容,例如《生命桥》《蚁国英雄》等等。教师要将上述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教授,通过“生活事例+感悟”的教学模式来抒发课文情感,让学生主动向大家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故事,讲述自己对于生活、生命的理解,然后再结合课文来教学,最终再次展开讨论对课外延伸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这样也能让学生对作者的感悟产生些许同感。再者,在课后教师也要设置作文练习,让学生仿写课文片段,并有能力写作读后感,形成从课前预习、课上学习到课后练习的全面贯穿,保证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前预习精练化,同样具有代表性。

三、总结

本文简单阐述了新课标优化背景下的两种语文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来指引小学生不断探索与创新语文学科内容,感受学科魅力的同时也做到轻松、快乐学习,实现自我能力突破。

参考文献

[1] 袁平.论优化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4(8).

[2] 王强.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B版,2014(2).

[3] 卢国平.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20).

作者简介:陈继灵,1977年生,广西賀州人,大专,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法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自主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