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选择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6-22裴旭东赵宇翔刘丽娜

关键词:突破性高新技术调研

裴旭东 赵宇翔 刘丽娜

(1.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300)

0 引 言

自从引入突破性技术的概念以后,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旨在更好地理解这些新技术是如何出现以及超越现有技术的。不同于现有技术,突破性技术是一种会给行业带来变革的技术。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相比,大多数企业不愿意选择突破性技术,主要原因是突破性技术的前景并不明晰。由于突破性技术在早期很难进行评估,并且这些技术通常是由行业的新进入者出售的,企业很难根据现有情况做出采用突破性技术的决定。企业不愿意承担采用突破性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他们更倾向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高企业的效率。与现有技术不同,突破性技术以其令人欣慰的功能主导着相关产业(如个人电脑取代了小型计算机)。在企业发展早期,购买和整合突破性技术可以为小企业提供与大型竞争对手互相竞争的机会,而坚持老旧的技术则可能使企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此时的诺基亚是不屑的,他们认为苹果公司十分幼稚,以至于并不打算研发新的系统。事实上,也是从这一天开始,全球手机霸主诺基亚衰落的警钟正式敲响。随后几年,诺基亚手机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企业也持续亏损,并在2013年出售了自己的手机业务。而此时苹果的市值达到了6 2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这说明一旦突破性技术的优势建立后,对老旧技术的替代是十分迅速的。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为,资金的投入往往会产生足以引起行业变革的突破性技术。如果突破性技术获得成功,给高新技术企业所带来的利润回报也是巨大的。因此,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对自主研发保持高投入的同时,也加大了从外部选择购买突破性技术的力度。清楚选择突破性技术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今后的技术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讨论,本文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研究结果期冀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决策提供可实践的建议。

1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选择现状分析

1.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及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我国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推进大创新平台、大整合战略,依靠大项目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大批科技人员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繁荣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我国高新区营业收入达28.3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工业总产值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

由于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我国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高新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成效明显。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的突破性技术广泛应用于高新产业,进一步优化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结构。2002—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具体情况,详见表1所示:

表1 2002—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指标

由表1可知,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企业个数翻了一番,2014年实现的利润是2002年的10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的一面旗帜。

1.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选择现状

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繁荣发展的情况下,技术拥有量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企业拥有的技术中,突破性技术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所限,企业如果想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增加自身拥有的突破性技术。这对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目前有两种途径可以提高技术拥有量——自行研发或者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

通过技术创新研发新的突破性技术,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地位。表2列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纵向的创新投入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截至2013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已经达到了1 734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将近1 000亿之多,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增长缓慢,经费支出增长比率近年呈下降趋势,这则意味着仅仅依靠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是远远不够的。

表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4年创新投入情况

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逐渐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从外部购买突破性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应制定符合市场规律的战略目标,在考虑企业内部以及外部因素的情况下对市场上各种突破性技术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从而制定正确的技术决策。

2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选择中的问题

2.1 高新技术企业忽视对突破性技术市场的前期调研

企业在推出自己的产品时都会进行前期调研,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对从外部选择某种产品或技术时调研程度不足。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认为调研只是数字游戏,加大调研成本投入的意愿很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国家的多数企业非常重视调研工作,每年要支付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的资金进行前期调研。

加大调研工作的力度可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对市场以及突破性技术的认识,从而提高企业做出最优选择的可能性。但同时,调研工作的增多也意味着企业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成本的增加显然是企业不乐意看到的。与加大调研工作的成本投入相比,企业更愿意把资金用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由于受到减少调研经费的局限性,企业对突破性技术的了解不足,企业可能选择已知范围内的突破性技术,这种对调研工作的不重视可能导致企业选择并不适合的突破性技术,从而失去竞争优势。

2.2 领导者个人偏好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的选择决策

由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原因,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重大决策往往是由企业领导者所做出的。在突破性技术的选择上,由于高新企业技术选择制度的不完善或内控失效,领导者的意见往往左右着企业的决策,管理层不会对领导者提出相反意见。最终,无论这种突破性技术是否适合企业,领导者决定采用的突破性技术就是企业所采用的突破性技术。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一方面,做出选择突破性技术的决策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甚至企业的生存。而企业领导者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许多因素相关,例如领导者对市场的了解以及个人的素质。因此,领导者的个人偏好加大了企业做出错误决策的概率,使得高新企业可能因此而选择了不适合自身的突破性技术。另一方面,决策由领导者做出,久而久之,企业管理层便会失去对企业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研究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3 企业偏向于选择“关系好”的供应商所提供的突破性技术

组织关系理论认为,当双方有效地履行承诺时,人们会选择加深双方的合作[1]5-12。随着合作的深入,企业之间默认双方具有深厚的关系。这种关系促进了资源的交换,有利于责任的分配以及降低企业所承担的风险。然而,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双方所谓的“关系好”可能对突破性技术的采用产生不良的影响。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选择以前合作过的技术供应商看起来要比重新选择供应商容易得多。当熟悉的技术供应商提供了某种突破性技术时,高新技术企业更倾向于与他们进行交易。选择“关系好”的供应商可以降低企业寻找突破性技术的成本投入,能够节省企业的时间。与其继续加大成本投入来寻找突破性技术,高新技术企业更愿意选择合作过的供应商。然而,这种决策可能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大多数拥有突破性技术的企业往往是行业的新进入者,而不是那些与客户建立了关系的在位企业[2]248-270。因此,突破性技术的理想供应商往往是与企业没有联系的新供应商,其产品对企业来说是未知的。然而,大多数企业会依赖与以前合作伙伴形成的“好关系”而选择合作伙伴的技术,这增加了企业做出错误决策的风险,可能会使企业在随后的竞争中陷入劣势。

2.4 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具有从众行为

从众心理是由不确定因素引起的,这种心理鼓励企业模仿主要竞争对手的决策[3]194-203。对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从众行为可能会使企业担心与竞争对手产生差别,最终可能会采用竞争对手所选择的技术而较少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从众行为在高新技术企业选择突破性技术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当高新技术企业看到竞争对手很好地应用了某种突破性技术时,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便会偏向考虑这种技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企业认为这种突破性技术适合自己,仅仅是因为企业担心被竞争对手超越。这种从众心理导致了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的从众行为[4]1-3。然而,企业并没有考虑到竞争对手所使用的技术是否适合自己,那些模仿竞争对手而购买新技术的企业更有可能停止使用该技术,从而浪费了企业在技术采购上的成本投入。

2.5 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重视短期效益,造成成本增加

所谓企业短期行为,是指企业的经营者忽视企业的长期利益,仅仅为短期内收益而采取的行为。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也会出现这种追求暂时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当高新技术企业选择某种突破性技术时,企业必然要为这种技术投入更多的成本,例如,更换新的设备,招聘适合的员工以及花费时间精力对人员进行培训[5]22-24。从企业角度看,这种技术投资在短期内没有明显的效益,因此,投入成本虽然巨大,但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有些企业在选择技术时,会选择那些带来效益较快的突破性技术,或者投入成本较小的突破性技术。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所选择的突破性技术并不适合企业,使用这种技术也不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6]16。最终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企业会停止使用不合适的突破性技术,同时还难以追回已经造成的一些损失。

3 改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技术选择的对策

3.1 高新技术企业应加大选择突破性技术决策前的调研工作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技术动荡时期,市场上会出现多种突破性技术,这时选择一个正确的突破性技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意味着对技术以及市场的调研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突破性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技术时也就面临多种选择。企业不可能了解市场上所有突破性技术的特点,此时企业拥有的信息价值较低,企业也很难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决策。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当企业考虑了所有的选择方案时,就会从中发现高质量的方案。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企业在做出非常规的采购决策中尤其如此,例如,选择突破性技术,高新技术企业应尽可能考虑所有的决策方案。

制定正确的突破性技术选择决策,要求高新技术企业重视调研工作,加大对调研的经费投入。首先,选择科学的调查方法,例如普查、抽样调查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覆盖面较广的调查方法,加大调研力度。其次,要建立突破性技术市场信息系统,为技术调查提供资料数据库。这套系统可以连续不断地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协助企业管理部门预测相关突破性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和使用相关技术信息。只有加大对技术市场的调研力度,企业才有可能发现高质量的突破性技术,以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决策。

3.2 高新企业应健全技术选择机制,加强内控有效性

高新技术企业一旦出现了“一言堂”的现象,就极有可能选择不合适的技术,从而导致企业的发展受阻。相对于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我国企业更容易出现“一言堂”的现象。目前的企业管理模式赋予了管理者特权。而这种特权极有可能是以牺牲一家企业的发展为代价的。想要杜绝“一言堂”的出现,就必须建立健全突破性技术选择机制,与此同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7]94-95。首先,应建立健全技术选择机制及领导者末位表态制度,如果已经具有相应的选择机制,那就要解决选择机制中诸如体系不健全、人员构成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应着重关注以下几点:做出技术选择决策前要在会议上进行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进行决策以及企业领导者应最后表达个人意见[8]108。在此基础上,高新技术企业应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的规模、管理模式等,建立一套新的突破性技术选择机制。其次,应加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果企业各组织机构不能有效地行使职责,即使建立了完善的技术选择机制,内部控制也依然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高新技术企业应设立独立于管理者的内审机构,使其地位高于企业的其他部门而存在。只有内部审计具有了独立性,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

3.3 高新技术企业应客观地评价供应商所提供的突破性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应客观地评价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那些重视与供应商关系的企业往往没有奉行这一宗旨。高新技术企业应意识到与供应商之间的良好关系虽然可以促进双方资源的交换,但这种关系并不完全会给企业带来利益。高新技术企业会为了一些目的而选择“关系好”的供应商的技术,例如,为了降低风险以及促进更深层次的合作。事实上,高新技术企业需要客观地评价技术供应商所提供的突破性技术,认识到信任的供应商并不一定可以提供适合的突破性技术,好的突破性技术有时是那些新进入者提供的。客观地评价突破性技术,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选择突破性技术时,摒弃单位、个人私利,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相关利益各方,单单从技术层面来选择合适的突破性技术[9]125-127。

虽然选择新的技术供应商可能会对未来的组织间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但最终会增加制定正确决策的可能性,从而使企业向好的方向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应审视所有的选择,慎重选择突破性技术,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3.4 高新技术企业应克服从众心理,选择适合的突破性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之所以害怕竞争对手超越自己从而模仿他人做出选择,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对突破性技术没有系统而完善的认知,掌握的市场信息量太少从而导致无法进行判断[10]26-27。企业的自主决策选择依赖于自身知识、技术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当自主选择的成本过高而模仿的其他企业成本很低时,企业便会选择跟随他人。

高新技术企业要做出正确的技术决策,首先要正确认识到企业的自主决策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充分了解市场上现存的突破性技术,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的决策。企业应克服自身的从众心理,不应追寻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自主决策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够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探究突破性技术与企业能力是否匹配,从而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决策。其次,企业的决策行为是由管理者做出的,这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在组织结构方面尽快培养一批具有分辨能力及决策能力且思想活跃的管理者队伍[11]3-12。

3.5 高新技术企业应立足于企业长远利益,遏制选择突破性技术时的短期行为

短期行为并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必然行为,但在企业选择突破性技术时,由于种种原因确实有可能出现短期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使企业发展受阻,而且有可能造成企业选择的突破性技术匹配度不高,最终造成技术的浪费和无效益的成本开支。因此,必须遏制企业的短期行为,这样才能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高新技术企业要立足于企业长远的利益,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在遵循长远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会议决策来确定企业长期目标战略下的短期目标,从而约束企业的短期行为[12]23-25。就选择突破性技术来说,企业应认识到新技术的投入到产出需要一定的周期,而采用新的技术一定会使企业投入成本上升,短期效益下降。但与其选择一个不合适的突破性技术,还不如选择可以带来长期效益的突破性技术。通过企业长期投资意识的提升,把管理重心放到提高企业的长远利益上来,通过制定短期及长期的发展战略,设立阶段性发展标志,遏制企业的短期行为[13]111-114。

其次,应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尤其是企业管理者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掌握企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增强自身的判断力,有效地结合企业短期及长期的经营目标,做出正确的技术选择决策。

[参 考 文 献]

[1] Fontenot R J,Wilson E J.Relational exchange:a review of selected models for a prediction matrix of relationship activiti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7(1).

[2] Henderson R.Underinvestment and incompetence as responses to radical innovation:Evidence from the photolithographic alignment equipment industry[J].The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2).

[3] Benders J,Batenburg R,Van der Blonk H.Sticking to standards:technical andother isomorphic pressures in deploying ERP-systems[J].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6(2).

[4] 乌家培,王书柏,陈秋红.谈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

[5] 孙强,吴振信,贠立艳.高新技术企业特点及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1).

[6] 王艳颖,利益相关者治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企业[J].商,2015(19).

[7] 张铭姣,高新技术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与风险防范[J].中国国际财经,2017(9).

[8] 窦丽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6(13).

[9] 谭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管理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7).

[10] 石宪法,企业决策中的从众效应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7).

[11] 郝克明,马陆亭.关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探讨——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7(6).

[12] 杨跃,基于信息科技背景的企业计划管理研究[J].电子测试,2017(7).

[13] 程平,王晓江.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中小企业短期经营决策[J].会计之友,2015(14).

猜你喜欢

突破性高新技术调研
特别策划《突破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设计研究综述》
“双超”油菜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