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活得久且爽

2018-06-22马徐骏

特别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城市研究者长寿

○马徐骏

顺从自己的心,结合自己的能力,不拘泥于教条,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长寿这个话题,有些老生常谈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无非就是讲,要过克制的生活,吃素食或者轻食,上了岁数要避免激烈运动,最好能住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之类。而《时代周刊》前不久刊登的封面文章《如何活得久又活得爽》,讲的就完全不同了,它完全推翻了上面这些限制,就是要教你怎么才能活得久,又活得爽。

在哪里养老好

人们普遍认为,肯定是乡村好。乡村环境好,山清水秀,养心怡情。心情舒畅了,肯定长寿啊。但人家美国的老人早就不这么活了。

文章里讲了一个美国老太太的例子。老太太名字叫玛丽·阿什敦,90岁,在纽约生活了将近60年,每年听两场音乐会,不喜欢做饭,经常叫外卖。她还在工作,不工作的时候会参加手工活动。你说这种生活方式,和年轻人比也差不了什么吧?

老太太可不是特例。美国8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生活在大城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到2030年,60%的人都会生活在城市中,许多人都超过60岁。美国智库米尔肯协会未来老龄化研究中心(CFA)每年都会有一个最适合安享晚年的都市排名,前十名几乎都是大城市。

对于养老来说,城市的优越性越来越强,强大的医疗体系、更多学习的机会、便捷的交通方式,以及在艺术和文化生活方面也更丰富。孤独感是老年人最严重的负面情绪之一。只不过,人们在城市里生活,有更多的办法能够缓解孤独。

其实想想也是,总说认知迭代,但有些传统的想法却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认知中。拿咱们自己来说,我们总想着年轻的时候在大城市拼搏,年纪大了再找个岁月静好的地方养老。但实际上,在大城市里热闹了一辈子,到老了真的天天看山看鸟看花,就是看不着人,估计也受不了。那除了养老居住地选择上,和咱们想的不一样,还有哪些让我们出乎意料的长寿秘诀呢?

怎么做才长寿又快乐

文章从陪伴、运动、饮食和性格这几个方面讲了它们和长寿的关系。绝大多数都和我们想的不一样。这几个方面,每个我都会先提一个问题,你先在心里回答一下,我再给你说说《时代周刊》给的回答。

比如说年老了,子孙绕膝,家人陪伴才是最好的?

《时代》周刊的回答是,不,朋友的陪伴带给健康的好处,比家人多。

这一点在2017年《人际关系》杂志上发表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研究者在100个国家调查了27万人,他们就发现,家庭和朋友都与快乐和健康相关,但是人们年纪越大,友谊对健康的正面影响就越强,甚至超过了家人。

咱们刚才提过的米尔肯未来老龄化研究中心(CFA)主席保罗·欧文是这么解释的,他说,人们渴望的是彼此的陪伴和与他人的接触。咱们想想也可以理解,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孩子大了,总有自己的生活,能给我们更多的陪伴的,肯定是我们的朋友了。

再来一个问题,关于性格。咱们通常都会认为笑口常开的老年人,更容易长寿,你同意么?下面的内容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了。

有一个持续了将近100年的实验,1921年,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路易斯·推曼召集了1500名1910年左右出生的男孩和女孩,追踪他们的一生。这些男孩和女孩活到现在,都超过一百岁了。要说这个实验可真是不容易。第一个研究者推曼去世后,就有继任的研究者继续他的研究,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那有什么发现呢?

研究者追踪了这些孩子的一生,他们发现,外向开朗的孩子,活得反而没有内向严肃的孩子久,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太过乐观的人会忽视身体释放的信号,即使身体出现问题,也没能及时就医,耽误了治疗。适度地关注身体状况非常重要,想要长寿,也不能太“看得开”。

还有运动,老年人的运动只能是太极、散步或者最多是广场舞吗?

作者认为并非如此。我来说一个纽约的老太太吉乃特·贝达德的故事。她在69岁完成了马拉松,现在每天都要跑三个小时。文章里说,一般强度的运动,比如说散步,每天十五分钟就行,要是强度高点,能出汗的那种,一分钟就够,都对身体有好处,比如说增加体力、提高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这些都能减少严重摔伤的可能性,还能振奋精神。说到底,运动这个事儿,只要动了就有好处。

再来说说吃喝这个事儿,一定要按照营养师的话吃吗?

研究者研究了那么多百岁老人,发现他们吃得真是千差万别,但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按时吃早饭。注意,文章里特别强调按时。

有的人喜欢喝酒,年轻时喝点也没人说什么,但一见到爹妈喝酒总要劝少喝点。文章里说的和咱们中国人说的差不多,小饮怡情。不仅怡情,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研究,他们调查了超过33万的人,少量或者适量喝酒的人的死亡率,要比那些一点儿都不喝的人低20%。但是如果你从来都不喝酒,也没必要从现在开始喝。

全篇文章读下来,我有一种感觉,人有时候是自己限制了自己,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适合所有人。顺从自己的心,结合自己的能力,不用拘泥于教条,喜欢山山水水就山山水水,喜欢城市的热闹繁华也不用逼自己离开。正如文章里所说,人终有一死,但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是我们自己可以塑造的。

猜你喜欢

大城市研究者长寿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阅读使人更长寿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世界最长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