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参考书统计分析的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研究*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为例

2018-06-22李海霞陈曙光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教参工程学院

李海霞,陈曙光

(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教学参考书是为了帮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以课程内容为导向、以多种文献类型为载体的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笔者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提交的教学参考书书目信息为数据样本,通过对中英文教参书的数量、载体类型、类别、年代、出版社及馆藏保障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了解水声工程学院教学参考书的馆藏情况,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水声工程教学与科研的单位,是我国水声工程教学与科研中心,拥有全国唯一的水声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是全国第一批博士点。学院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水声工程教学与科研设施,以雄厚的技术实力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水声技术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第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2]。从国内外文献资源出版市场看,水声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中外文文献资源较少,因此,水声工程学院是该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单位。

2 统计结果分析

2.1 教学参考书的数量

统计结果显示:图书馆共获取208条水声工程学院的教参资源信息。水声工程学院共开设47门课程,平均每门课程4.4种教参书。其中,有一门课程有9种教学参考书,但有两门课程没有教参书,只有自编讲义,这表明该学科的部分课程确实存在文献资源稀缺的情况。

2.2 载体类型

统计数据显示,水声工程学院有中文教学参考书171种,占82.22%;有外文教学参考书23种,占11.06%;有外文期刊5种,占2.40%;有中文期刊2种,占0.96%;有自编讲义5种,占2.40%;有标准和会议资料各1种,各占0.48%。

2.3 重点教参书

在171种中文教参书中,水声工程学院存在多门课程使用一种教参书的情况。统计结果显示,该学院有20种中文重点教参书,涉及51门课程。

2.4 中文教参书类别

统计结果显示,去重后水声工程学院的中文教参书为140种。140种中文教参书仅涉及T、O、U、P等4个类目,集中度非常高。T类和O类是水声工程学院教参书的重点类目,涵盖图书种类较多。T类细化为TB、TM、TN、TP、TU,共计97种,占69.29%。其中TN类教参书为52种,占37.14%。O类包括O2类10种、O3类6种、O4类14种,共计30种,占21.43%。T类和O类共计127种,占水声工程学院全部教参书的90.72%,应是图书馆的重点资源建设对象。此外,在140种中文教参书中还包括U6类8种,占5.71%;P7类5种,占3.57%。

2.5 教参书年代

笔者对水声工程学院中英文教参书的年代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了解重点学科教参书的使用周期,并为确定图书保存年限提供依据。统计结果显示,水声工程学院中文教参书的最早出版时间为1956年,英文教参书的最早出版时间为1979年(见表1)。以10年为一个统计周期,1950年至2000年间,中英文教参书的数量呈递增趋势。在2000年至2009年期间,中英文教参书的数量最多,其中中文教参书86种,占61.43%;英文教参书9种,占39.13%。目前,哈尔滨工程大学图书馆馆藏最新的中英文教参书都是2011年出版的。因此,该馆在保证重点学科教参书系统完整入藏的同时,也要做好重点学科教参书的长期保存和服务工作,以满足学科需求。

表1 水声工程学院中英文教参书年代统计表

2.6 教参书出版社

统计结果显示,水声工程学院的23种英文教参书主要由美国的学术出版社(American Academic Press)、英国的培格曼出版社(Pergamon Press Ltd.)、联邦德国的施普林格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 GmbH & Co.KG)、克吕维尔学术出版社集团(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Group)等13家国外知名出版商出版发行,140种中文教参书主要由国内30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科学出版社出版了24种,占17.14%,排在第一位。排名前10的出版社有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和海洋出版社。这10家出版社共出版中文教参书113种,占全部中文教参书的80.72%。由此可见,水声工程学院中文教参书的出版社集中度非常高。

2.7 馆藏保障情况

水声工程学院有23种英文教参书,馆藏14种,馆藏保障率为60.87%。在140种中文教参书中,馆藏纸质中文教参书122种,馆藏保障率为87.14%;馆藏电子中文教参书122种,保障率为87.14%;馆藏中文教参书137种,馆藏保障率为97.86%;无馆藏的中文教参书仅有3种,占2.14%。由此可见,水声工程学院中文教参书的馆藏保障率较高,但英文教参书的馆藏保障率较低。

3 建议

3.1 加强重点学科的教学参考书建设

具体体现在:①完整收集教参资源。为了进一步提高重点学科教参资源的馆藏保障率,保证教参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图书馆需要加大购买英文原版教学参考书的力度。对一些没有馆藏的教学参考书,图书馆可以通过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的方式,尽量满足师生读者的文献需求。②提供电子教参资源服务。图书馆可以构建电子教参资源服务平台,形成开放、互动与共享的机制,开展电子教参资源信息服务,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保障[3]。③做好更新和维护。图书馆应与院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根据课程及教参书的变化,做好教参资源信息的更新、补充和维护工作。

3.2 优化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配置

具体体现在:①关注核心类目。水声工程学院教学参考书的类目比较集中,按数量多少依次为TN、TP、TB、O4、O2、U6、O3、P7、TM和TU。图书馆应重点关注这些类目的图书,按照这些类目进行资源采访,优化水声工程及其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配置。②跟踪核心出版社。水声工程学院的中文教学参考书主要由国内30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因此,图书馆可对这些出版社进行跟踪采 访,以便全面及时地收集学科资源。③拓宽资源类型。针对水声工程学院存在文献资源稀缺的情况,图书馆应拓宽资源类型,将与学科相关的灰色文献、会议论文、网络课件、音视频多媒体资料等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弥补学科资源的不足。④增加教参书的复本数量。对于一些供多门课程使用的教参书,图书馆应结合课程门数、授课人数及图书外借、预约等信息,增加教参书的复本数量,满足师生的文献需求。

3.3 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多层次保障体系

图书馆应合理使用文献购置经费,构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具体体现在:①优化馆藏结构。图书馆应在保障文献购置经费的前提下,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及特点,确定各学科、各层次、各载体类型及各种文献的入藏比例,提高英文原版教参书的订购比例,提升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质量和效益[4]。图书馆还应将出版市场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定期推送给学科用户。②参与开放存取。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或开放获取是国际学术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为了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和互联网自由传播而采取的行动[5]。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开放存取,为学科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进而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③实现共建共享。图书馆应与其他图书馆结成联盟,按照共建共享、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原则,提高重点学科文献资源的保障能力。

4 结语

学科资源对重点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教学参考书书目可以全面体现学科资源的特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优化重点学科的资源配置,为重点学科建设做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 龚晓林,张丹.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参资源建设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15(6):61-66.

[2] 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概况[EB/OL].[2017-10-26].http://uae.hrbeu.edu.cn/3758/list.htm.

[3] 王昕,余晓蔚,潘卫.融入教学的电子教参资源建设实践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2):46-50.

[4] 李海霞,陆萍.专家访谈在高校图书馆学科资源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0):98-102.

[5] 张晓林,李麟,刘细文,等.开放获取学术信息资源:逼近“主流化”转折点[J].图书情报工作,2012(9):42-47.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教参工程学院
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简介
刘伟作品
基于机电工程学院的就业能力分析
Text analysis from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加强内涵建设,推动泌尿外科重点学科发展
基于引文分析的科研人员文献需求研究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