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的图书馆知识分享社区研究*

2018-06-22锐,赵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交互联网+图书馆

张 锐,赵 洁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66)

互联网加快了信息开放与获取的进程,随着读者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他们对信息的要求更高了。随着网络知识引擎的智能与便捷化发展,各大知识分享社区平台发展得如火如荼,从而弱化了图书馆在知识分享中的作用[1]。因此,图书馆要及时调整服务模式,创建知识分享社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1 互联网对图书馆的影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的发展,对图书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经历了Web1.0、Web2.0、Web3.0三个阶段,即门户时代、社交时代、大互联网时代[2]。门户时代是读者利用检索工具获得网站上的信息,是网络对人的单向式信息传播;社交时代是读者与读者之间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进行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式信息传播;大互联网时代是借助互联网将数据进行规范化整合,达到共享的目的,是“人—网络—人”的互联式信息共享。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也需要不断转变服务模式。

1.1 信息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环境。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量、信息资源以及信息传递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信息量由信息缺乏转变为信息过量,因此,读者从大量的资源中准确获取有效资源变得越来越困难。信息资源不仅仅包括传统的数据库及图书馆自建的数字资源,还包含以下资源:网络环境下的各类电子文档,与各类概念、公式、知识点等有关的知识资源,读者借助互联网创建的各类博客、书评等。信息的传递方式从读者被动地获取信息发展为读者主动创建信息、分享信息和传递信息。

1.2 读者需求的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读者需求及角色的变化,也推动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联网环境下,读者的角色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从被动地获取信息资源发展为主动创造资源,从图书馆服务的反馈者转变为创新服务模式的推动者。

1.3 图书馆的变化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图书馆以馆藏资源借还及阅览为主的服务模式。为顺应读者的变化,图书馆已逐步转变为以提供各类空间服务为主体,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同时,互联网社区平台的建设,为图书馆创建社交社区的服务模式提供了载体。

2 知识分享社区概述

2.1 知识分享社区的内涵

知识分享社区是借助于某一特定的社区平台,将知识进一步显现化,并促进知识的再转化,实现人的价值,是一种团体行为。读者群体通过信息组织、知识转化、知识分享的形式进行读者之间的交互,促进碎片化知识元转变为结构化知识体系,同时根据读者的认知将隐性知识优化提取,并分享给其他读者,满足读者学习多元化知识的需求。

2.2 知识分享社区的发展历程

知识分享社区的运行成效取决于四个因素,即目标、人、过程及技术。知识分享社区也因为这四个因素的发展与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见图1)。

图1 知识分享社区的发展历程

“目标”是知识分享社区建立的总体目标和知识分享的成效目标,整体目标要符合互联网发展及社会的需求,成效目标要符合读者群体的需求。“人”涉及两部分群体:一是知识分享者。二是知识学习者。任何一方的技能和角色扮演都影响着知识分享的阶段。“过程”指的是群体在操作过程的规范情况及实践的有效性。“技术”指的是知识分享社区中所利用的技术工具及技术能力是否能够满足知识分享的要求。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现今的第二、第三阶段,知识分享社区的理论与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运行效能也有所提高。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知识分享社区将向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3 图书馆知识分享社区的构建研究

3.1 掌握读者需求

互联网在图书馆信息建设中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打破了读者原有的学习模式,在知识建构中追寻“以思维为目的”取代“以活动为目的”、“以协作与参与式学习”取代“单一式学习”[3]。图书馆承担着知识服务的职能,因此,当读者有信息需求时,图书馆理应给予他们支持。图书馆可以通过对读者行为的分析,探寻读者的潜在知识构建需求,然后进行有效的信息推送,使读者及时掌握知识的热点与最新动态。

3.2 读者知识社交空间

Web2.0社交时代的兴起,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推进到“人—人”的阶段,打破了Web1.0“网络—人”的服务模式。人际交流不仅仅局限于信息资源的交换,还包括自身知识的交流。读者知识社交空间就是知识流转的空间,即知识从一个读者传递给下一个读者,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与创新。知识社交空间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升读者的参与度和图书馆的影响力。

3.3 知识分享空间

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利用与推广中,始终以平等、公开地获取知识为目标,而知识分享也要求知识的公开与平等获取,这与图书馆的目标不谋而合。图书馆建立知识分享空间具有以下优势:①图书馆自身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建立知识元与结构化知识,不断扩充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②读者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自身的知识,可将信息资源进行二次整理与开发,可以帮助其他读者有效查找所需资源,指导其他读者提供学习与研究。

4 图书馆建立知识分享社区的策略

4.1 提升读者的参与度

Web的变革,改变了读者在图书馆中的角色[4]。图书馆知识分享社区的建立,应该以读者为创新源,增加读者在知识创建、利用、传播和分享中的作用,使读者成为知识分享社区的运营者与主导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效能和价值,增强读者间的互动。

4.2 鼓励读者创建与分享相关知识

图书馆应鼓励读者利用其知识盈余用于知识内容的创建与分享,打破单一的被动检索模式,创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服务模式,形成多维的知识服务体系[5]。图书馆一方面可以鼓励所有读者参与知识内容的创建,保证知识的丰富与全面性;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专家读者创建权威性的知识内容。

4.3 嵌入读者服务

提供知识分享社区服务项目的目的是提升读者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提供嵌入式服务。在知识分享社区中,培养读者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读书习惯非常重要。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因此,精准把握读者的潜在需求显得十分重要。图书馆可以根据读者的特定需求,利用SNS社交网络将知识服务嵌入具体场景中,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知识分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杜鸶.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开放与共享[J].图书馆学刊,2017(8):61-65.

[2] 黄玉蓉,王泰然.公共数字图书馆知识分享社区刍议[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7(4):49-55.

[3] 刘开琼.在“双创”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知识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7(4):1-4.

[4] 卜冬菊,曹悦恒.高校图书馆联盟知识共享平台构建及发展优势研究[J].情报科学,2016(4):86-89.

[5] 王细荣.知识流动开创图书馆的“蓝海”:读吴建中先生的《知识是流动的》[J].图书馆杂志,2016(3):110-112.

猜你喜欢

社交互联网+图书馆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