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技论文发表情况探讨医院科研管理制度

2018-06-21戴若玺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214071

现代医院管理 2018年2期
关键词:专科医务人员数量

戴若玺(无锡市中医医院,江苏省无锡市 214071)

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客观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医学论文的发表是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是传播和记录医学科技信息的重要形式,也是衡量科技人员学术水平的标准[2]。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医院科研水平,是现代化医院医、教、研整体实力的体现。笔者从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2011—2016年科技论文发表的情况入手,评价医院近年来发表科技论文的总体分布情况和科研力量的现状,为医院更合理地制定科研激励政策、完善科研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科技论文主要来源于2011—2016年医院存档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医院职工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以无锡市中医医院或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1.2 研究方法

对论文数量、期刊名称、期刊级别、作者的学科分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公布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为准。其中,2011年参照2008年版目录,2012—2015年参照2011年版目录,2016年参照2014年版目录。统计源期刊以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为准。同为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的,按照中文核心期刊计算,不再计入统计源期刊数量。

2 结果

2.1 论文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

2011—2016年期间,医院共发表论文1 02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231篇,统计源期刊399篇,SCI收录期刊23篇,年度发表论文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年度发表论文数量分布情况[篇(%)]

2.2 发表论文的期刊分布情况

2011—2016年期间,医院共在68个中文核心期刊、112个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表2、表3为发文总数前5位的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

表2 发表论文数前5位的中文核心期刊分布情况

表3 发表论文数前5位的统计源期刊分布情况

2.3 发表论文的科室及部门分布情况

2011—2016年期间,医院共有34个科室在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覆盖医院全部的临床、医技、药学等科室。核心期刊统计的数量为中文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发文数量总和,其中排名前10名的科室见表4。同时,表4也列出了这些科室发表SCI收录期刊的发文数量,6年间医院共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3篇,分布在9个科室,集中于心血管科、骨伤科、肿瘤科等国家级重点专科。表5列出了不同部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的情况。

表4 各科室发表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数量

2.4 发表论文作者的职称分布情况

表6统计了2011—2016年医院发表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SCI收录期刊作者的职称分布情况,以发表论文当年作者的职称来统计,其中高级职称包括了正高与副高职称。

表6 不同职称人员发表高等级论文分布情况

3 结果分析

3.1 高等级期刊论文数量有待提高

2011—2015年发表论文数量最多的为2011年的216篇,最少的为2015年的143篇,每年中文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SCI收录期刊发文数量都占总发文量的一半以上,但非核心类期刊还是占有一定的比例,高等级期刊论文数量有待提高。

3.2 核心期刊以中医类期刊和本区域内期刊为主

2011—2016年医院发文期刊排名前5位的中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中,有6个期刊为中医类别的期刊,有4个期刊为江苏本省的期刊,发文期刊的种类和区域影响相对集中。其中,在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中《江苏医药》排名第一,占21.6%,远远超过其它中文核心期刊。但是,在2015年9月北大图书馆最新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江苏医药》已不再收录在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目录中,因此,对此后医院中文核心期刊发文数量的下降有一定的影响。在发表的统计源期刊中,虽然没有出现发表论文数特别集中的期刊,但是排名前5位的期刊中,有4个是中医类的期刊,发表的期刊集中于中医类,而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类的期刊数量相对较少,发表科技论文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

3.3 高质量论文主要集中在临床重点专科

2011—2016年医院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科室主要集中在医院的重点专科,其中骨伤科、心血管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肿瘤科、肾病科为江苏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这些科室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科研基础,科研水平和实力较强,承担了医院大部分的科研任务。此外,麻醉科、急诊/ICU、外科、妇科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发文刊物的选择性上比较大,不拘泥于中医类别的期刊,因此发文数量也比较多。2011—2016年医院共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3篇,共分布在9个科室,其中骨伤科和心血管科的发文总数优势非常明显,但每年的产量没有太大突破,而这几年一些非重点专科却不断有SCI论文发表,相信随着这些科室的发展壮大,会逐渐成为医院高质量论文新的增长点。从表5中可以看出,医院的临床医生是科技论文发表的主力军,而医技科室、护理部门、药学部门虽然人数众多,但是科研素养和科学思维较薄弱,发表论文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

3.4 中高级职称人员是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主要群体

中高级职称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占核心期刊总数的88%,是医院发表高质量论文的主要群体。初级职称人员人数虽然占医院总人数的57.7%,但发表高质量论文的数量只占到了12%。这说明中高级职称人员目前是临床及科研工作的主体,更善于观察和总结。而初级职称人员的科研意识不强,或者只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而不重视论文发表的质量。提示应通过激励政策调整,一方面调动初级职称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推动临床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应进一步调动高、中级职称人员对初级职称人员进行培养和指导,使这部分人迅速成长为科研骨干力量[3]。

4 医院科研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考

4.1 构建合理、多元化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有效开展和运行科研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医务工作者科研的极性和创造性,是医院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4]。不同于普通的科研工作,医务人员是医疗工作和科研工作的主体,不但需要承担临床工作,而且还需要进行科研工作。因此,医务人员对于激励机制有着更加多元化的要求,而目前医院的科研激励制度形式比较单一,产生的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在科研管理过程中,能够在现有激励政策的基础上,适当地根据医务人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方式,将人才培养、评先选优、提拔晋升与物质奖励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合理的科研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

4.2 加强专科建设和平台建设,力争获得更多高级别科研项目

重点专科不仅拥有良好的科研氛围,更拥有广阔的科研平台,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一流的实验条件[5]。科研平台建设,能极大地支撑医院多个重点专科的建设,培育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而且为申报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创造有利条件。高级别科研项目是产出高质量论文的土壤,力争获得更多、更好的高级别项目是提高科技论文质量的保证[6]。目前我院拥有心血管国家中医药二级实验室、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这些研究平台是医院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的基石。

4.3 重视临床、科研一体化高端人才的培养,提升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

医院应当结合自身医疗优势及学科特点,加强临床、科研一体化高端人才的培养。定期邀请知名专家来院开展讲座与交流,并选派院内优秀的科研人才到其他医院或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高级职称人员、学科带头人的学术带头作用,鼓励科研基础薄弱的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到科研中来,引导青年医务人员热爱科研、投身科研,提升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

4.4 加强医务人员的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团队,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科研工作很难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实际的效益,而且在临床工作繁重的压力下,很多医务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科研的积极性不高。实际上医务人员在科研中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知识水平,对于个人发展以及医疗技术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应当引导全院上下重视科研工作,形成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培养团队成员共同的荣誉感、责任心和向心力,强调团队整体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7],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1] 刘国栋,罗长坤,吴培红,等.科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3):137-140.

[2] 夏能能.广东省第二中医院2011-2015年科技论文统计分析[J].图书情报导刊,2016,1(11):139-143.

[3] 史建平,孔田甜,孙燕楠,等.2009-2013年某医院发表论文的计量学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4,27(6):700-702.

[4] 肖斌斌,全韩,李博肖.高校附属医院科研管理的几点看法[J].现代医院2015,15(7):117-118.

[5] 陶钊,倪新兴,史伟斌,等.基于科技论文产出分析初探医院科研管理制度[J].现代医院管理,2016,14(6):71-73.

[6] 姜爱仁,路平,项进,等.江苏省肿瘤医院2006-2010年发表论文统计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5):396-400.

[7] 史建平,姚宏伟,古丽扎尔·艾海提,等.某医院科研激励机制及其成效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29(2):85-87.

猜你喜欢

专科医务人员数量
芳芳猜童话书的数量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统一数量再比较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头发的数量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