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有序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2018-06-20陈超朱鹏杰

黑河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班主任

陈超 朱鹏杰

[摘要]小学班级管理一直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在学生整个小学学习生活过程中,从充满好奇到逐步认知,从成为小学生的激动到处处被约束的无奈,从学校教育到家庭社会影响,小学班级管理难题随着各个阶段层出不穷。要想使小学生尽快适应班级生活,就要从让他们爱上老师、爱上学校到爱上自己的班集体入手,从外因诱导管理到主动参与管理,逐步引导学生把班级视为“家”,努力塑造积极向上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像恋家一样恋上班级,进而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现他们阳光、灿烂的小学生活。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无论是在村级小学、乡镇中心小学,还是在县城小学,我们都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和种子,要做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把班级管理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在十几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点滴积累,共同探究,努力让小学班主任工作更加有活力,不断提高效率。

一、让学生从内心爱上老师和学校

对于初到小学的一年级小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校园,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既向往又恐惧。教师要抓住学生刚刚入学的有利时机,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的转变。一是向学生晒学校。爱它就要了解它,把学校的情况、获得的荣誉、精彩活动集锦等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并把他们在学校应该遵守的纪律要求融入其中,让他们对学校的好奇得到最大的满足,对学校生活有最基本的约束。二是向学生晒自己。班主任要把自己的基本情况、获得的成绩以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加以展示,让学生对老师有全面了解,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看到老师有这么多的成绩,使他们产生敬畏之心,提高班主任在学生心里的地位。三是向学生晒学长。把毕业的学长在校期间和小学毕业后读中学上大学取得的成绩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从中看到自己将来的学习生活,从中寻找到榜样和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希望。

二、让家庭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积极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使家庭教育与班级教学有效结合,形成家校高度无缝对接,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一是开好家长会。班级组建之初,要立刻召开家长会,把教师情况、历届成绩用幻灯片汇报给家长,把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形象展示出来,让家长放心、打消顾虑,使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多的支持。二是畅通沟通渠道。通过班班通、微信群等形成与全部家长的共同沟通,分享教育经验,反馈学生在家的状态。在开展的亲子阅读活动中,每个孩子早起阅读10分钟、睡前阅读10分钟,并将视频发到班级阅读群。通过晒一晒、比一比,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是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家长委员会参与班级民主管理,改变家委会的后勤部传统职能,让他们参与班干部推荐、家长谈心、学生谈话等,现在家长委员会已经把工作贯穿到班级管理的始终,还在对班级困难家庭帮助等方面提供帮助,更加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三、让班级管理团队有思想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班级管理模式,既锻炼了学生,又提高了管理水平。一是班级组建之初,为了让学生都得到锻炼,可以让所有学生轮流管理班级。二是竞选班委会。老师心目中合适的人选未必就是学生心中合适的,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放开管理班级,把权力平均分给每一位同学。要让同学自主竞选,然后投票等,最后直接选出班委会。事实证明,学生选出的班委会个个都是人才,他们有思想,有行动,有时和老师意见不统一,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愿意把其他同学的想法同老师分享,很好地起到了纽带作用。三是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然有良好的秩序,而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是班级制度来保障的。班规的制定是全班师生共同的事情,由班级全体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决定。“入室即静,入座即学”是我们共同制定的班风,“胜不骄,败不馁”是我们共同制定的学风……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他们就会自觉地认真执行,把班规视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班级的管理制度适用于班级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人有特权不遵守。

四、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榜样

小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还没有成型,可塑性还很强,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用身边的例子教育学生,鼓励他们,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成为班级管理的有力支撑。一是教师要当学生的榜样。班主任在学生幼小的心目中就像镜子一样,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他们,想让学生怎么去做,首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做到,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無形中为学生树立榜样。预习作业一直是教学难点,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但总有个别学生不完成,或者应付了事。有一次,笔者发现有好几名同学没有预习,就把课本举了起来,让学生看看老师书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讲明老师不备课和学生不预习都会学不好的道理,此后学生课前预习比例明显提高。再比如,要求学生不能随便请假,自己要先做到不轻易请假。二是做好习惯的保持者。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保持良好习惯更是很难。针对学生的特点,班主任要同各科教师及家长取得联系,共同配合,统一要求,经过反复训练之后,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三年级开始,每周四下午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毛笔字、画国画、弹钢琴、看课外书,背诵《弟子规》《论语》,增长国学知识。三是当道德情操的培养者。每周班会都要出示一个主题,找到相关资料与大家分享,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念给大家听。以“母爱”“那些让我敬佩的人”“十二岁的我”等为主题展开讨论,学生积极踊跃,谈到动情时师生都流下眼泪。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制定不同的成长计划,及时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设立好事评比栏,每天在家做三件以上的好事,家长签字,认真完成的参加每周的评比,得到相应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变化,每天回家争着做家务。

五、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平等对待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期待教师用温暖、公正的心去鼓励的孩子。教师没有权利用成人世界的胜败、积极或不积极等去约束学生和评价学生,相反,教师要做的是激起每一个孩子对学习和未来的热情,激发他们对荣誉的尊重。因此,教师对每名学生都要真诚、友善、平等对待,尤其对优生和学困生更要平等对待,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每位学生都是公平的。一是让每一名学生感受到平等。这个学期开学时,笔者带的班级转来两名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问题。其中一名学生上课时随便走动,有时睡觉,完全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这时,我没有批评她,也没有教育她,而是静静地看着,直到她感觉不好意思了,不得不停下来时,我再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像往常一样,她安静地听着,甚至做练习时也跟着做了,我就用鼓励的眼神看了她一眼。下课后,我领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出去玩,很自然地叫上她……我告诉她,这就是你应该做到的,只不过比别人晚了一点点而已;班级其他同学也从没有歧视和讨厌她,这让她更快更好地融入了集体。只有平等地爱每一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用爱激发他们上进的动力,让他们努力学习,展示自我。二是家长和孩子要平等相处。当学习变成了孩子的一种障碍,却得不到父母及时的帮助时,孩子成绩就会跟不上;当学习变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父母却没有帮孩子减压,厌学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家长迫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不正确,出现各种拔苗助长的情况,于是一些孩子尝到了辱骂和拳头的滋味,尝到了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童年的生活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暗淡无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不断和家长沟通,通过群发家庭教育知识链接、个别家长谈话、家长委员会帮教等形式,让家长们明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告诉孩子“你太好了,你真棒”很容易,在阴雨绵绵的日子做到这一点很难,但却尤为重要,任何时候都让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太好了”,不管是顺利还是不顺利,都要让孩子明白“你真棒”,自己能够更好地战胜一切,家长一定要从钦佩、赞赏的角度去处理,使孩子坚定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进取的愿望。家长不仅要注重平等对待孩子,还要树立溺爱有度、和风细雨的家庭教育理念。三是让孩子充满自信。自信心强的孩子总能相信自己“我能行”,而那些缺少自信心的孩子,如果老师和家长不给他自信的天空,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为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就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和强化,孩子才能自己相信“我能行”。

总之,班主任想要当好班级的核心人物,管理好班级,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争取能够获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完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思忠,曹江涛.纠正孩子缺点的有效方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2]窦桂梅.玫瑰与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