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动画短片的视听语言特点

2018-06-19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色彩

华 蕾

动画短片作为微电影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一般放映时长为5-15分钟,由个人导演或动画工作室创作,专门播放在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上,适合用短时休闲观看,具有完整策划、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和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短片。[1]现今,微电影领域热闹非凡,动画短片也从早期的动画独立短片逐渐完善成熟,由小众文化和儿童文化演变为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大众文化。本文试图联系动画短片的自身特点来阐述这种艺术形式的性质,研究动画短片中语言的叙述方法,以及创作者怎样利用这种方法,使观众获得愉悦身心的视听享受。

一、动画短片的特征

动画短片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皮克斯公司相继推出了《安德列与威利的冒险》(The Adventures of Andre & Wally B,1984,见图1)、《顽皮跳跳灯》(Luxo Jr,1986,见图2)、《独轮车的梦想》(Red's Dream,1987,见图3)等口碑载道的动画短片。早期作品已具备制作系统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剧情题材上以适合于儿童的趣味故事为主,而播放平台上则是以动画电影附赠短片及电影节参展作品出现。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通信便利、资讯发达,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成为微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温床”。微电影“碎片化”信息满足观众娱乐需求适应快节奏,WIFI/4G技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运用满足获取信息低成本和更便捷,广阔的互联网播放平台满足不同受众的口味。[2]动画短片借助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网站等新媒体进行传播,通过“转发”或“分享”等形式,在极短时间内让大众所熟知,影响力也从小众文化实现了几何数级的递增。“短、快、广”的传播方式成为动画短片创作者不断创新的动力,所涉及的内容有发人深思的哲理故事,幽默搞怪的爆笑喜剧,想象丰富的奇特经历等方面,形成了独特视听语言的叙述方法。

在对动画短片的缘起、传播方式和故事内容等特征进行简单分析后,笔者要探讨动画短片视听语言特性,视听语言形式中的场面调度、镜头运用、画面构成、电影声音和电影剪辑等影响作品视听感受的技巧方式,全面分析其特征,这也是动画短片艺术形式的独特所在。

二、动画短片影像语言运用特点

1.平面场面调度多,纵深场面调度精

动画短片在规模上不比院线电影,因此一些复杂镜头的创作相对于院线动画电影来说要少。平面场面调度通过角色移动来不断转换观众的视觉焦点。一方面,在二维动画制作中角色做无透视平面移动,只需创作角色侧面行走或奔跑的循环动作,然后将背景向后移动制作角色前进的感觉。另一方面,角色需要有足够的大小,才能让观众所看清楚,平面场面调度常常横移拍摄,角色没有大小尺寸的变化,所以多用于动画短片的制作中。有时动画短片导演为了弥补平面场面调度的乏味,通过对角线位移的方式,增强影片的空间感。在获得全世界102项奖的二维动画短片《雇工人生》(el Empleo,2008,见图4)中,男主角上班的过程,人物不断地从左侧入画然后从右侧出画,背景也从家里-马路上-办公楼-更衣间-老板门口的切换。主要采用平面场面调度来完成。

纵深场面调度所形成的透视感和由此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在一个镜头内产生不同景别变化,点睛之笔的纵深场面调度成为动画短片导演耍宝的一种方式。在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美味盛宴》(Feast,2014,见图5)中,小狗“温斯顿”不顾主人阻挠,叼着香料叶去挽回主人所失去的女朋友时,(3分37秒-3分56秒),从主人家跑到餐厅的一系列纵深场面调度,不仅是整个剧情的重要转折点,而且使画面有速度感,增强影片的节奏,这不得不说是导演的精心安排。

图2 顽皮跳跳灯

图3 独轮车的梦想

图4 雇工人生

2.善用短镜头和运动镜头

动画短片的基本创作方法跟传统电影是一脉相承的,其特点表现在:一是动画短片缩短了影片播放的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需要比影院电影呈现更大的信息量;二是动画短片善用短镜头表现,其优势在于强调细节刻画,确定角色性格,突出矛盾焦点,控制故事节奏。表现抒情、内心活动、缓慢生活状态的长镜头,会较少地用于微电影的镜头中,除非导演有出于其他目的的考虑。[3]在粘土定格动画短片《病床13号》(Ward.13,2003)中,开篇以耗时10秒的四个连续镜头:被车撞倒在马路上的人7秒、膝关节X光片1秒、侧面胸部X光片1秒、正面胸部X光片1秒,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整个故事发生的背景:某人遇到车祸,被送到医院,且多处骨折。三维动画短片《野人》(In the Rough,2004),描述男性野人被赶出家后的一系列带有搞笑情节的悲惨遭遇时(1分35秒—1分50秒),短短15秒的时间,连续运用了13个短镜头,使观众看到男主角滑稽而可怜的经历,同时带动了影片的节奏。

动画短片要讲述清楚故事情节,就需要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信息,运动镜头用不断运动的画面来体现时间的演变、空间的转换,完全同客观的时空变换相吻合,是扩展视野、增强画面动感和空间感,丰富画面的造型形式。在《雇工人生》中,全片长度为5分钟,使用了21个镜头,其中7个镜头为运动镜头,特别是开篇运用了拉镜头、移镜头、跟镜头的多个运动镜头组合,综合交代了整个影片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背景信息。第88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熊的故事》(Bear story,2014)1分34秒—1分47秒中,熊爸爸在推开小熊房间门之后,用了连续5个运动镜头,向左移镜头书架上的玩具,向左移镜头墙壁上的涂鸦,推镜头床上的小熊玩偶,推镜头一家三口的合影,向左移镜头小熊儿时的照片,瞬间将观众引入了对小熊的回忆,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3.构图突出主体,色彩烘托情节

其一,构图。与院线电影的播放平台不同,小屏幕影片吸引人的第一步,就是对于视频清晰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电影里表现出大场景的气势恢宏,在小尺寸的终端屏幕里就很难表现出大场景的气势,也没有了视觉震撼的奇观效果,而大场景中很多细节信息损失,由于太小无法让观众看清楚。而中近景、近景、特写等景别的运用,再画面中包含的主要信息较少且突出,角色在画面的比例大,不会产生因信息过多所造成的视觉负担。同时,这样的景别使用,更有利于表现演员的肢体语言与情感表演。[4]动画短片多用中心构图,戏剧化的平衡感,容易突出被摄主体,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动画的画面是创作出来的,较实拍电影更容易省略于故事情节无关的部分,不但主题突出,而且更能直接表达导演的想法。

迪斯尼制作的《美味盛宴》和皮克斯制作的《鹬》(Piper,2016,见图6),两部约为5分30秒的影片,中心构图的使用量达所有镜头的60%以上。《美味盛宴》中,吃货小狗食物的变化,绿色香料的感情寄托;《鹬》中,海滩上小海鸟的面部表情,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神,加之善用浅景深的“拍摄方法”,令角色从跳脱背景,加强主题的表达,易于领会导演意图。

其二,色彩。动画短片用富于想象力的色彩来叙述剧情,在视觉上吸引观众,它饱含情感的象征,渗透了电影导演的主观意念。影像中的色彩就像是给观众的一个解谜题目,随着剧情的明朗化,渐渐让你领悟导演的想法,体会角色的情感,这种设置是一种传达信息的方式。色彩的对比是要在观众的生理和心理形成一种高反差,对于展现角色的心理变化、场景时空转换、时间流逝是十分奏效的手法。特别是当剧情开始走向转折和高潮时,特定的色彩对比会传达导演的主观思想和感受。

由中国传媒大学制作的动画短片《再见雨天》(The Song of Rain,2012,见图7),利用蓝灰与黄橙两种色彩的反差,向观众展示了两个全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世界。影片刚开始,阴郁的天空给人逼仄,压抑的感觉,而后来金黄的色彩则让人心情放松,愉悦。导演巧妙地用两种对比色彩,将现实的压抑城市和想象的完美时空分开。又如三维动画短片《丘比特》(Cupldon,2006)里,男主人公由正常-自恋-疯狂的心理描写,也是以色彩的变化区分。在现实的世界,色彩多偏暗属于灰冷色调,透露出男主角内心的冷静。在自恋的世界,色彩变得明亮、多变、艳丽,使影片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色彩的变化成为剧情的重要转折点,男主角的想象与现实呈现平行发展。

图5 美味盛宴

图6 皮克斯动画《鹬》

图7 再见雨天

三、动画短片声音语言运用特点

1.背景配乐为主,对话与旁白少

目前外接音箱与耳机的配置为立体声2.0,左右双声道;而在影院里,音响设备的配置至少为7.1声道,一般有6~8个环绕音箱,来反映画面中声源在不同位置发出的声音,还有一个声道是综合声道,提供主要的剧情声。在声音制作的投入、设备的架设和播放的硬件方面,微电影远远落后于院线电影。

影院电影《海洋奇缘》(Moana,2016)歌舞音乐与附带音乐多达40首,将声音处理的细致、丰富。而对于动画短片来说,由于制作经费、周期以及播放终端的限制,在声音的构成上很难使用过于庞大复杂的声音构成。动画短片《熊的故事》讲述了一段家庭温情的故事,以节奏舒缓与主题相扣的八音盒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慢节奏的音乐分3段,分别用于不同情节,一段是幻想,一段是现实,一段是温情。整部影片没有任何对话与旁白,通过音乐定下影片的声音基调,让人回忆那段家庭的温情,又渲染出熊爸爸对家人无限的爱,将整个故事主题升华。这部片子音乐简约,但不粗躁,对于微电影的播放终端而言,能够简单明了地传递情感信息。

背景配乐在动画短片中的使用非常巧妙:同一部影片,当观众在安静的环境下观看时,恰到好处的音乐会引人入胜;而当观众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下观看时,听不清音乐可能会带入感不强烈,但影像内容足以清晰地表达整个影片的故事情节。因此,对话和旁白不会成为理解剧情的重要方式,较少地运用在动画短片的声音部分。背景配乐主要起到烘托气氛和抒情的作用,加入音乐,更容易调动观众的情绪,没有音乐,也不影响影片的叙事,从而节约制作成本。

2.声音拓展画面

动画短片是当今社会快节奏的产物,一部动画短片放映时长为5-15分钟,观众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而一部电影的放映时长在90-120分钟,观众要有整段的时间坐下来专注地欣赏。声画关系通常有三种效果:声画同步、声画对立与声画分立,而声画对立和声画分立是声音对画面的一种拓展的方式。

“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明显的声画不同步。一是,将画面外的声音声效引用,运用声音来讲述画面外的故事,增加观众的联想空间;二是,动画短片容量有限,在极短的时间讲述故事,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动画短片《雇工人生》的,影片1分58秒处,镜头为固定在厨房门外的场景,男主人公在厨房里的杯子碰撞声、倒水冲咖啡声和勺子搅拌声效的使用,令观众能真切的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同时省去了动画部分的制作。

动画短片为了适应快节奏、快生活和碎片化时间,为了在短时间内准确地表情达意,就需要用精简的镜头快速带入主题,快速吸引观众眼球,快速让情节出乎意料,让声音吸引注意力。精炼的镜头叙事镜头,让整个剧情紧凑;运用恰当的声音,让艺术感染力更强。每个镜头里富有生命力的人物表演,令人有趣而激动的故事,独特效果的声音效果,都能快速抓住观众的眼睛和耳朵。

四、结论

综上所述,动画短片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也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其故事内容和视听形式上的发展还有更多的探索空间。通过对动画短片的诞生背景、传播方式和故事内容等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影像方面多用平面场面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善用短镜头和运动镜头增强信息量和节奏感,构图突出表现主体利于小屏幕观赏,色彩烘托情节渗透导演主观思想等方面的独特运用方式。在声音方面以背景配乐为主较快带入情节气氛,较少使用对话与旁白降低制作成本,声音拓展讲述画面外的故事等方面的运用技巧。

对动画短片的视听语言运用特点的梳理与总结,不仅有利于厘清动画短片创作的思路,而且对动画短片视听语言特点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进一步扩充。但随着技术的更新、资金的投入、创意的拓展,其视听语言表达上也会不断探索。

[1]百度百科. [EB/OL]. [2017-08-28]. https://baike.baidu.com/item/微电影/2317949?fr=aladdin.

[2]李科. 试论微电影的兴起与发展[J]. 电影评介,2012,(4):42—44.

[3]孙载斌. 微电影视听语言特点[J]. 电影文学,2012,(20):33-34.

[4]孙立. 动画视听语言[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10:113-116.

猜你喜欢

色彩
自然的色彩——黄(下)
自然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色彩与构成
秋天的色彩
缤纷夏日
我喜欢的色彩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