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度”与“效”

2018-06-16侯曦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科举制度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侯曦

高中历史课堂的“度”与“效”是高中历史课堂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度”是指教学策略使用的合适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使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课本内容。教学策略分为教学步骤、教学计划、教学手段等多个部分,教师应该针对这些方面不断研究探索,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效”是指高中历史三维目标的达成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作为高中教师,应该在实现学生的三维目标方面做出努力。

一、营造轻松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对历史学习无法产生兴趣。高中学生面临高考,压力非常大。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等,但是使用最多的依然是讲授法。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大多数时间跟着教师的思维学习,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想要课堂实现“度”的飞跃,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新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辛亥革命发生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被气氛感染,从而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由于影视片断的真实度不一,教师需要认真选择影视片段,挑选贴近历史的片段让同学们观看。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辛亥革命发生前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同学们观看完后,会对辛亥革命有更多的认识。多媒体的合理使用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注重教学中的“度”。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老套的问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有些教师与学生认为历史只需要死记硬背,不需要理解,这种观念非常明显是错误的。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教师要在引导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不仅降低了学生的背诵难度,也让记忆更加长久。因此,教师除了在课上采用讲授的方法外,还可以让同学们参与到討论的过程中,或者让同学们自主组织活动,比如,进行辩论赛或者写历史小论文等,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历史课堂不再枯燥无味。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中的科举制度时,很多同学认为高考制度同科举制度一样,只会培养“会考试的机器”。针对这种看法,教师可以让同学们组织辩论赛,名字就叫作“论科举制度的利与弊”。在历史课堂上举办辩论赛让学生觉得很新鲜,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好胜心。同学们积极查找资料,寻找证据。在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观点,比如,有同学说科举制度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

三、重视历史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知识广度

开设历史课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借鉴古人的经验,从历史事件中学会如何更好地处理当今的问题。因此,除了讲授课本知识外,教师也需要拓展课外知识,让同学们不仅记住历史内容,同时掌握评价历史的方法,养成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的良好习惯。

例如,参观博物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南京大屠杀》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领同学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受日军侵华时的暴行,提醒同学们要永远记住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除了参观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他们利用各种方式了解历史课外的其他内容,使其对历史有系统、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能够让同学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历史的魅力,从而愿意投入到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去。

读史可以明鉴,从而影响未来。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讲,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教学的“度”与“效”,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学生的知识广度。

猜你喜欢

科举制度高中历史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科举制度的起始与结束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唐朝科举制度对当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