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伤寒论》中看干姜与生姜的不同运用

2018-06-15安天宇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干姜伤寒论用药规律

安天宇

【摘要】生姜和干姜虽是同一种植物,但其功效和使用有非常大的不同。仲景一向以善用姜而著称,本文以《伤寒论》所栽方剂为例,从药性、用量、配伍和加减运用四个方面分析干姜与生姜的不同运用特点,并总结其不同的使用规律。

【关键词】干姜;生姜;伤寒论;用药规律

姜是姜科植物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根茎,它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本草纲目》中记载姜“可蔬,可和,可果,可药”,非常精辟的描述了姜的妙用。汉代医圣张仲景非常重视对姜对运用,尤其善长使用生姜和干姜两种姜类药物。在《伤寒论》所载112方中,涉及到姜的有59方,占到全书的52.7%,其中使用生姜的有39方,其中两次分别在理中丸和通脉四逆汤的加减法中出现,使用干姜的有25方,其中三次在小柴胡汤、真武汤和四逆散的加减法中出现,同时用到生姜和干姜的方子有四个,分别为生姜泻心汤、通脉四逆汤(加减)、真武汤(加减)、理中丸(加减)。下面本文就其不同的运用特点进行分析。

1 药性分析

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通过特殊的培育和加工方式后,分化出生姜和干姜两种不同的中药种类。[1]他们虽然同出一源,但药性却并不相同。在现存的本草学专著中,第一次出现干姜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经》(下称《本经》)中,认为干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但并没有单独列出生姜的条目,只是认为“生者尤良”,可见在当时,干姜和生姜并没有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药物。第一次将干姜和生姜分别单列的本草著作是《名医别录》(下称《别录》),其中记载生姜“味辛,微温”而干姜“大热”;生姜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并能“止呕吐,除风寒邪热”,干姜主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并能“止唾血”。目前认为《本经》的成书时间早于《伤寒论》,而《别录》的成书时间稍晚于《伤寒论》。《本经》中只载干姜,不載生姜,到了《别录》中分别记载二者,说明这是医学界对姜类药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比《本经》和《别录》的变化可以看出《本经》中“干姜”的功效在《别录》中被拆分为两部分,“生姜”和“干姜”的功效各有侧重。生姜和干姜均有温热之性,生姜偏重解表、散寒、止呕,而干姜偏重温中、健脾、止血。故而清代医家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总结生姜“气味辛窜,走而不守”,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

2 用量分析

按照伤寒论方中每次服用的量来统计,生姜用量最多为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用生姜半斤,分三次服用,取汉代一两约为15.6g[2],每次41.6g,其次为栀子生姜豉汤,用生姜五两,分二次服用,约为每次39g:用量最小为桂枝麻黄各半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其次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用量一两半,分四次服,约为每次5.9g。干姜用量最多为通脉四逆汤,用干姜三两,分二次服,约为每次23.4g,其次为理中丸等方,用干姜三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5.6g;用量最小为麻黄升麻汤,用干姜六铢,分三次服,约为每次1.3g,其次为桃花汤,用量一两,分三次服,约为每次5.2g。根据上文可以看出,生姜的最大用量比干姜的最大用量多出近一倍,生姜的最小用量稍多于干姜。

但同时还需要注意一点,生姜在临床使用时,是采摘后直接使用,而干姜在采摘后还须经过干燥处理才能使用。经过调查,100克干姜约含水14.90g,100克生姜约含水分87.00g,生姜含水量约为干姜的六倍。在实际的加工过程中,大概是3.5-4千克鲜姜可以制成1千克左右的干姜饮片。也就是说,23.4g的干姜估计需要用80g左右的鲜姜来炮制,相比生姜的最大用量41.6g,超过将近一倍。从上文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同等重量的药材饮片,干姜需要更多的鲜姜进行炮制,故而在临床使用上,生姜的使用量大于生姜也是较为合理的。

3 配伍分析

《伤寒论》中生姜与大枣配伍次数最多,共有34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味辛能散凝滞之气机,大枣味甘补中焦之不足,生姜得大枣则发散有度,大枣得生姜则补而不滞,二者配合,一散一收,不仅能调和营卫之气,还能助中焦运行,使津液得以四布,元气化生有源,仲景多于解表散邪方中用之,以顾护中焦,辅助药力,如桂枝汤、大青龙汤、小柴胡汤等。成无己云.“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生姜与桂枝配伍次数次之,共有25方使用这一配伍,生姜辛温发散,可助桂枝解表散寒,温通太阳经络之功,又能增强桂枝降逆之力,二药协同,可通达内外,运转太阳,使邪无所留,正气得复。与除此之外,生姜与半夏也是很常见的配伍,书中共有10方,二者均有温热之性,生姜能散凝滞,化浊邪,半夏能开气闭、燥痰湿,凡症见心下痞硬或噫气,多用以二者相配以散痞化痰,行气化饮。成无己云“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中用生姜最多,借生姜辛散之力与半夏、厚朴同用,以辛开苦降,散腹中之胀气。以上诸多配伍中皆借重生姜辛散走窜之力。例

干姜与甘草配伍次数最多,共15方使用这一配伍,干姜大辛大热,能补五脏之虚寒,甘草味甘而最能入脾胃,二者相配伍,可辛甘和化阳气,使火土合德,大补中焦阳气,回复脾胃运化,理中汤、四逆汤中多用此法。干姜与附子配伍共10方,二者均为大热之药,干姜力速可入中焦,附子力缓可专入下焦,补命门之火,二者同用,可同补中下二焦之阳,使脾胃中阳生化有根,肾阳化生有源,人体一生之阳得以回复,四末自然温暖,故有“附子无干姜不热”之说,同时干姜也可以减低附子的毒性,故多用于四逆诸方中。干姜与半夏配伍共有5方,半夏辛温而燥,配干姜辛热之性,能化寒痰、散气结,能入肺胃。小青龙汤中干姜与细辛、半夏同用以温肺化饮、散寒止咳。在半夏泻心汤中,干姜与半夏共用以辛散寒结,温中化痞。以上配伍中,皆借重干姜温中散寒之力。[3]

4 加减规律分析

在《伤寒论》所载诸方的加减中,对干姜和生姜的使用有非常明确的规律,有呕症多加生姜,有咳则多加干姜,条理分明,少有例外。

例如通脉四逆汤原方中已使用干姜三两,但若有呕吐症状,则仍需加生姜二两。其方中干姜本为温散寒邪,回阳救逆之用,其呕吐症状多因中焦寒饮不化而胃气上逆所致,仅用干姜恐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故加生姜以宣散水饮,和胃降逆。在理中丸原方中有干姜三两,如果呕吐剧烈,则要去原方中的白术,加用生姜三两。理中丸是治疗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失常的方剂,若呕吐剧烈则说明气机上逆,因白术有升浮之性[4],恐加重呕吐症状,故去白术加生姜三两,以行气降逆,温散寒饮。

小柴胡汤原方中有生姜三两,如果有咳嗽症状,需去人参、大枣、生姜,增减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小柴胡汤主治邪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间,方中人参大枣味甘能补,配合生姜宣散,可调中益胃,除烦止呕,而咳嗽症状多为寒邪犯肺,宣降失常,故需用干姜五味子相配,温肺散寒,敛肺止咳。真武汤原方中本有生姜三两,若出现呕吐症状,需去附子,增加生姜至半斤;若有咳嗽症状,需另加干姜一两,配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真武汤本为治疗膀胱气化失常,水饮不能运化的代表方,呕吐症状多因水饮不化,蓄积中焦导致胃气上逆,需重用生姜以增強和胃降逆,宣散水饮之力。而咳者则为寒邪犯肺之征,仅用生姜,宣散之力有余而温热之力不足,须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散寒,止咳化痰。

清代医家邹澍认为仲景在治疗呕吐症状时大多使用生姜,在少数情况下会用干姜,而在治疗咳嗽症状时则只用干姜,从来不用生姜。故有干姜可代生姜,生姜不可代干姜之说。其原因在于咳嗽是肺脏疾病,肺在五行属金,主收敛之意,而生姜辛散之力强于干姜,故治疗咳嗽症状须用干姜,不可用生姜。清代医家周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发认为,生姜是秋季采摘,感受夏天发散之力多,更偏重横散的特点,干姜是冬季采摘,感受秋天收敛之力多,更偏重温热的特点。生姜与干姜均可入中焦,作用于六经的阳明太阴二经,阳明太阴互为表里,生姜性偏辛散,可宣阳明之阳,干姜性偏温中,温太阴之阴。脾与肺均属太阴,肺寒之咳嗽,脾寒之下利都可用干姜治疗,如理中丸,小青龙汤等。胃与大肠均属阳明,胃气不利之呕吐、腹胀,大肠失司之肠鸣泄泻都可用生姜治疗,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生姜泻心汤等。

5 讨论

干姜与生姜虽为同类植物,因其性味功效不同,具有了不同的运用特点。从《伤寒论》中对二者对运用可以看出,生姜较干姜药性更偏于辛散,一般用量比干姜大,配解表药可增强解表之力,配补益药可调和营卫、增强中焦化源之力,配理气药可条理气机、宣散浊气,其降逆止呕之力尤强,为呕家圣药。干姜较生姜药性更偏于温中,一般用量较生姜小,配补益药可复健中焦阳气,配温热药能增强回阳之功,配理气药则能温散寒邪、温化水饮,其散肺中寒凝之力尤强,为治寒邪咳嗽之常用之品。生姜性偏于表,多用于解表剂中,而干姜性偏于里,多用于调中剂中,故临床上常有“新感用生姜,久羁用干姜”的说法。

参考文献

[1]方文韬,詹志来,彭华胜,黄璐琦.干姜、生姜、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09:1641—1645.

[2]全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甄仲,常柏,董柳.《伤寒论》药物剂量考[J].中医杂志,2009,5004:368-372.

[3]温小鹏,杨颖婷.生姜、干姜临床应用规律浅析[J].光明中医,2011,2612:2566-2568.

[4]蔡永壮.从理中丸加减法识白术药性[J].河北中医,2005(09):677—678.

猜你喜欢

干姜伤寒论用药规律
干姜:温中暖胃的主帅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基于数据挖掘的龙华医院风湿科治疗干燥综合征用药规律与特色分析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关系之辨析
中医药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辨证及用药规律分析
生姜与干姜的区别是什么?
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
姜有干鲜,不可混淆使用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
《伤寒论》重言词医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