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障碍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2018-06-14朱晓玲常文丽吕丽红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机制

朱晓玲 常文丽 吕丽红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睡眠障碍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睡眠障碍并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设为对照组;通过胃电图记录仪和多导睡眠仪密切监测,分析比较两组受检者的睡眠参数情况,并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和快眼动睡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快眼动睡眠频次和睡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S和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到胃运动功能,其机制与生长抑素水平和血浆胃动素存在密切联系。

【关键词】 睡眠障碍; 胃运动功能; 机制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171-02

有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提到,功能性消化不良几乎会并发睡眠障碍和睡眠质量降低;而关于睡眠障碍对胃运动功能影响方面的研究却极为少见,以及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也鲜有报道[1]。为研究分析睡眠障碍对胃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笔者所在医院对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60例健康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睡眠障碍并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设为研究组,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与睡眠障碍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标准相吻合,并排除心肺功能不全者、神经功能障碍者、运动功能障碍者、重度昏迷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1~64岁,平均(43.1±9.8)岁。选取同时期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6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22~66岁,平均(43.7±9.6)岁;健康者入选标准:(1)无睡眠障碍和消化道症状;(2)无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3)在近期无服药史。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承诺书,本研究已获笔者所在医院批准。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和试剂

本次研究主要仪器为美国REM公司提供的多导睡眠记录仪和美国NIBUS公司提供的3CPM胃电图仪,主要相关试剂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免所提供的MTL、SS放免试剂盒和由国营二六二厂提供的γ计数仪。

1.3 方法

1.3.1 多导睡眠检测 两组受检者在试验前一个星期内禁止使用胃动力、催眠、兴奋和抑酸剂等药品;两组受检者均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环节,睡眠室需为隔音、遮光和合理温湿度的单人屏蔽睡眠室和单独描记间。相应负责人员告知检查者在晚上9:00准时到达睡眠实验室,熟悉和了解睡眠监测环境,并为其讲解检查的方法、步骤和目的,尽可能减轻检查者的紧张心理;合理安置电极后实施整夜8 h的PSG描记。

1.3.2 胃电检测 选择合理的Ag/AgCl电极准确记录胃电流信号,将电极分别放于左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2 cm处和剑突与脐连线中点上,并在右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2 cm处放置参考电极。与多导睡眠记录仪同步记录胃电图仪,起始时间为晚上10:00,直至次日患者清醒。告知检查者在进行胃电记录途中禁止深呼吸、咳嗽和肢体移动。

1.3.3 生长抑素(SS)和胃动素(MTL)测定 收集检查者4 ml清晨空腹静脉血液,将其分别保存在两个4℃的预冷试管中,一个试管保存2 ml,两个试管中均包含40 μl的抑肽酶和濃度为7.5%的EDTANa2。将其均匀混合后在4℃的条件下完成半个小时的离心运动,将分离血浆保存在-70℃的条件下。测定时将血浆复溶,均匀混合后在4℃的条件下完成半个小时的离心运动,收集上清液,测定环节严格根据试剂的相关说明书完成。

1.4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受检者的各项睡眠参数:总记录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深睡眠时间、深睡眠百分率、快眼动睡眠频次、快眼动睡眠时间、快眼动睡眠百分率及睡眠效率。比较两组受检者的SS和MTL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的各项睡眠参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和快眼动睡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快眼动睡眠频次和睡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受检者的SS和MTL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SS和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通常会存在心理性应激反应和情绪变化;如今,关于该疾病发病原因的研究已不止局限于胃肠道自身,关于中枢神经系统在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机制中的影响也逐渐引起医学界重视[2]。同时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属于消化系统症候群,临床上的发生率在30%左右,在消化专科门诊中的比例大约为40%;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上腹疼痛、饱胀不适、上腹灼烧感和早饱等[3]。如今,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因素与四个方面有关:(1)精神心理方面;(2)上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3)胃及十二指肠高敏感;(4)幽门螺杆菌感染[4]。睡眠障碍对胃动力功能的影响但目前为止仍不明确,有研究认为睡眠障碍扮演应激角色来干扰胃肠动力[5-6]。国外有学者的临床实践证明,睡眠损伤极易刺激应激系统,促进胃肌电活动,最终损伤胃运动功能[7]。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应激在下丘脑室旁核的条件下释放促激素释放激素,激活与应激相关的行为[8];(2)应激中枢反应利用自主神经来改变胃运动[9-10];(3)利用抑制胃肠激素的分泌起到影响胃肠动力的作用[11]。在笔者所在医院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深睡眠时间和快眼动睡眠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快眼动睡眠频次和睡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长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S和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睡眠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有明显影响,而影响胃运动功能的机制中包括生长抑素和胃动素的分泌变化。

综上所述,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到胃运动功能,其机制与生长抑素水平和血浆胃动素存在密切联系。

参考文献

[1]张超,王景杰,卢王,等.睡眠障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运动功能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0):895-898.

[2]王景杰,黄裕新,秦明,等.睡眠剥夺对大鼠胃运动及相关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30(2):124-126.

[3]王锐安,罗二平,王景杰,等.睡眠剥夺对大鼠胃酸分泌和胃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5,15(4):353-355.

[4]罗海鸥,李绍旦,杨明会,等.和胃安神汤对失眠症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6):18-20.

[5]黄晓燕.消食和胃法治疗婴幼儿睡眠障碍浅析[J].医学信息,2012,25(12):413-414.

[6]龙海.半夏和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75-77.

[7] Salord N,Mayos M,Miralda R,et al.Respiratory sleep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astric bypass surgery and their relation to metabolic syndrome.[J].Obes Surg,2009,19(1):74-79.

[8]曲玥,叶京英,郑莉,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1):899-903.

[9] Futagami S,Yamawaki H,Izumi N,et al.Impact of sleep disorders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FD):Nizatidine improves clinical symptoms, gastric emptying and sleep disorders in FD patient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3,28(8):1314-1320.

[10]李绍旦,杨明会.和胃安神法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睡眠结构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4):4379-4380,4383.

[11]叶愛香,张君华,卲于飞,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72-73.

(收稿日期:2017-06-21)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机制
基于目前班级阅读下幼儿多元表达内在机制的创建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浅谈基于Java的异常处理机制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