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课堂,走进实践

2018-06-11王义萍

商情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评价课程活动

王义萍

目前,常规学校知识类课程比较丰富,实践类课程相对不足:单一学科课程较多,综合学科课程相对不足:逻辑思维训练比较充分,动手体验相对不足:认知能力的培养方式多样,创新能力的培养载体不足。我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的10年中,经常听教师们说,学生社会经历缺乏,也常听家长们说,孩子生活经验不足;还有不少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太少。这些都与没有真正有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很大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与其他学科并列而不是从属或依附的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常规学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很多学校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的正确认识,导致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随意性和没有系统性。有的学校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考试科目而不开设;有的学校虽然将综合实践活动列入教学计划,但更多是为了应付而设:实施中多是安排学生在课外撰写调查报告,实践活动成了名副其实的课外活动;没有全员参与,也没有实际参与,失去了这类国家课程的设置意义。

许多地方和学校都在加强学生活动方面做着种种尝试,但很多时候,综合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构建完善的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缺乏组织领导体系、程序不规范。基地建设不稳定、考评体系不科学等;二是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上升到课程层面,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少,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实施、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评价和课程标准更少;三是社会实践活动载体单一,资源开发利用局限于学校内部资源或者教育内部资源的利用,没有打开校门出去或者请进来,没有盘活社会优质资源。

要改变这种有规定无效果的局面,就必须构建规范的综合实践活动运行机制。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考量,统筹安排调度区域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机制规范完整,考核评价科学完善,经费充盈,配置到位;并通过制定适合本区域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统一培训,为综合实践活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做好长远规划。同时,还应当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引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实践活动。可以实施“将综合素质纳入录取标准”的中考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根据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采取有效评价方式形成一定学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中考录取,权重与语数外3门学科等值,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得到社会和家长的支持。

要做到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有意义、有效果、有保障,必须将其提升到课程层面。一是要尊重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的严肃性,作为与其他学科并列的一门课程,要确保开足课时和内容,不能再时间和内容上做减法,规定有多少内容就得有多少内容,规定有多少课时就得有多少课时。二是要准确确定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基于实践、面向学生完整生活领域的基本理念。要有科学的课程目标,要有规范的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实践活动的开发、实施、评价、管理等各环节都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学科知识融合,并作为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应用,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丰富学生体验。三是要有一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指向、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学科存在明显差别,而成熟可借鉴的经验还有待探索,而课程本身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要具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理论基础,擅长课程开发实施,能根据课程实施的评价反馈不断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同时要具有创造性,要成为探究者,参与到实践中。教师队伍建设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化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所以要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成长机制,在教師调配、培训、评价等方面有相应的政策,可以设置优秀综合实践活动项目评选和成果展评,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纳入课题领域,可以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和教学能手评选,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

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载体建设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往往面临资源不足的困境。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它要面向社会、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它的价值指向在于知识世界向生活领域的回归,它的课程资源主要来自学校以外,来自社会。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一是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可以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建设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实施完善的实践活动课程、生活教育课程和研究探究课题,区域内学生轮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为普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服务和示范。二是盘活社会资源。学校要敢于开门办学,不仅要走出去,挖掘地方市政、场馆、企业等资源,开发社会职业体验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验。同时要请进来,引进并盘活教育外部资源,为我所用。我校近几年先后争取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市交警支队、市地震局、市消防局及企业等为学校建设气象观测站、交通安全教育园地、地震体验馆等场馆,惠及中小学生。三是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

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发校内外义工、志愿者岗位,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卫生、环保、帮老、助残、文化、娱乐、科普等社区服务,增加社会阅历,丰富精神世界。四是要开展以“小课题”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人人有课题,特别要注意挖掘传统节日及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载体建设,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更多的“第一次”,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感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健康成长。

这几年,我们学校一直在做着这些方面的尝试,并且在尝试的过程中更加体会到了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学校2001年成立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乘数的教学模式,没有专业任课教师,学校依据国家《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潍坊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课程建设指导意见》,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地域文化、生活实际、生命教育、现代科技、学科知识和人生规划相结合,以社会自然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活动创新为核心,通过和谐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自我3种关系,已经开发实施了7大类200个实践活动项目、100多个研究探究课题和4大类20多门生活德育课程。这些课程以动手实践、感悟体验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积极获取为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以学科知识的整合、迁移、应用为途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建设,让学生走进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评价课程活动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