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下成都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2018-06-11侯青青王明敏严成红颜茹玉

商情 2018年19期
关键词: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成都市

侯青青 王明敏 严成红 颜茹玉

【摘要】通过对成都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成都市产业结构失衡,呈现出产业服务水准不高、人才技术应用少、产业结构背离就业结构、产业间互动性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成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此,文章对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成都市 创新驱动 产业结构 产业转型

产业结构变革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而变革中,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则是最基本、最关键的指导方针,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入改革。在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今天,研究创新驱动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课题。产业结构转型通常指的是出现了外力作用或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产业内部比重失衡,制约了产业化的前进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两者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会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经济的进步势必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一、成都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第一,地区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增速放缓。其中第一、二产业比重在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在上升。白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一直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2008年-2016年成都市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发展迅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近卜年间有升有降,涨跌幅度维持在3%左右: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2010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突破50%,是成都市产业结构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产业结构由“二三一”转型为“三二一”,之后几年维持不变。可见,第三产业的经济地位提升明显,成为现在成都经济发展的主力。第二是产业升级换代,净出口额下降。由于成都市正在大力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进口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金运用有增无减,在未形成一体化的产业生产时,产业的升级换代,导致净出口额持续下降。净出口的减少,将导致外资引进能力不足。第三是新兴产业初步发展,经济能力还未显现。成都市从原来的推动传统产业发展转向创新驱动产业体系,已经有初步雏形,并且具有新兴产业技术的生产基础。但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代表的软件业务为例,新兴产业对成都市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二、成都市产业结构失衡的成因

首先是地区产业不平衡。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各地区差距较大。第二,成都市各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出明显的高低之分。第三,成都市各地区产业之间缺乏关联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都市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是新兴的第三产业无法持续发展。成都市产业结构中传统的第三产业比重过大。其中,零售批发、餐饮娱乐等产业占比大,金融、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占比小,导致新兴的第三产业无法持续发展,没有后劲支撑。成都市三大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各类产品及服务同东部地区城市相比,普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有:产品和服务性能差,产品和服务成本高,产品和服务类别少。

最后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符。首先,第一产业产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6%,而就业的劳动人数却占全部劳动人数的16%。其次,成都市沿海发达城市相比,难以吸引外来人才长期就业,高校博士生毕业后愿意留在成都工作的人数太少,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第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首先要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并且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其经营管理制度,把控风险,建立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其次要针对性多策略的引进高新技术,针对局势的变化,企业应该丰富自己的技术引进渠道,加强和跨国公司的合作,逐渐融入到世界一流技术体系中。在技術引进的同时引进高新技术。提升自己的运营和管理环境,创建出-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高新技术,为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与力度。广开筹资渠道,增强高新技术引进的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拨款的主导作用、风险投资的催化作用。再者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为社会和市场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可以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税收优惠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推行税收间接优惠方式,把握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时机,针对企业研发初期的巨大风险性,多为企业提供项目开发之前的财政优惠,通过部分税金减免和提高资产折旧率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的开展科研活动,刺激企业产生更多的积极性,加大对高技术含量设备的采购。其次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包含和覆盖的范围要有清晰的划分,针对政府为技术型企业所提供的加计扣除的扶植政策,要明确扣除费用允许的范围。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并且在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下必然是高精尖和能源环保性型,在这类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给予不同方面的政策支持。

第三完善成都市贸易结构,发展与改善对外贸易促进成都市产业结构升级。首先继续巩固传统的优势项目,利用传统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加强服务行业的发展,加大对项目承包的规模发展。成都市除了要保持和发展过去的优势产业,同时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拥有高附加值的行业中,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数字媒体等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性的支持,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往新模式和新业态方向发展。其次依据区位优势,发挥中心城市集聚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推动整个四川省和西部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然后要积极的走向国际市场,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成都市必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进一步提高成都市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是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成都市应该继续保持原有的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加强出口。成都市必须要加强培养拥有国际性竞争力的产业,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生产出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加快科技创新,注重成套的电子、通讯、机械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在生产和研发过程中,要注重对产品深度和精度的提升,提高产品整体竞争力。

如今,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必须不断改革发展。成都市作为四川省会城市,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运用国家政策,加强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推动成都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王钰.圈层经济视角下成都市产业结构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产业转型创新驱动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铜川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