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

2018-06-09吴婷婷

东方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

吴婷婷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网络计算机技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网络媒体的起源则是在二十世纪,并被人们称之为继广播、报纸。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它的产生与发展给传统新闻传播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对传统新闻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冲击。基于此,本文对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深入探究了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并提出了相应的见解,以期为网络新闻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传统新闻;编辑理念

网络新闻继承了传统新闻的优点,并对其加以改良,有效提高了新闻接受者阅览新闻的参与度,加强了新闻接受者与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扩大了新闻传播的范围与传播效果。当前,人们常提到的网络新闻多指报社、杂志社、电视、广播等新闻内容发布主体在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同时也包括政府机构、企业、商业网站、个人在网络上发布的新闻。另外,网络新闻与传统新闻在文字、版面、插图等内容上的编辑均有这较大的差异。

一、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点

(一)网络新闻编辑概念与传统新闻编辑概念的异同点

从广义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编辑概念,可以发现其所强调的是新闻主体的差异化、广泛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新闻编辑发布者的数量与日俱增,导致网络新闻内容的审核工作也不同于传统新闻编辑。同时,网络的开放性提高了网络新闻把关的难度。传统媒体新闻与网络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新闻媒体所发布的每一个新闻都是由其自主完成的,或是与其他媒体合作完成某一新闻编辑环节,受外界干扰较少。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媒体则完全不同,网络新闻发布网站所发布的新闻信息既有可能是网络新闻公司自我收集编采的内容,也有来自于网络内其他用户、新闻编辑、新闻接受者的投递内容,可以说新闻内容来源的途径是非常之多[1]。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编辑的概念,可以发现其具有与传统新闻媒体同样的需求,都需要从事新闻编辑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也就是说,需要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具备与新闻发布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网络新闻传播细节与传统新闻传播细节的异同点

首先比较两种新闻传播方式对于新闻版面的设计,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更注重新闻版面的设计,考虑新闻首页的整体性,注重新文版面的美观性与网络特性。而传统新闻媒体的版面则是长期沿用同一版面,不易改动。其次是文字编辑,网络新闻媒体对于新闻内容文字的组织,更注重易读性,讲究的是文字内容的平实与信息的体现且文章段落、篇幅不会较长,便于新闻接受者获取新闻内容。最后是新闻插图的编辑,无论是传统新闻媒体还是网络新闻媒体骑在新闻中设置新闻插图的目的都在于使新闻内容更加形象、生动以及美化版面[2]。通常情况下,网络新闻媒体都会对带有图片的新闻内容设置标记,以此来提示新闻接受者该内容含有图片需要较多的流量费用与吸引新闻接受者的眼球。另外,还有一种文本编辑,超文本编辑即是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多种不同的空间文字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网状文本。将超文本应用于网络新闻内容中吗,大大扩充编辑的工作。

(三)网络新闻编辑手段与传统新闻编辑手段的异同点

传统新闻媒体是线性编辑的最典型代表,该编辑模式具有变通不灵活、各个关系固定等问题,进而造成在对完成版面内某一新闻内容进行修改时,将影响到整个版面变动现象的产生。而网络新闻编辑手段实现了由线性编辑向非线性编辑的转变,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超文本语言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文本语言间单一、没有固定指向的网状结构,弥补了线性编辑手段的缺陷。

二、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突破

(一)传播技术技能的突破

网络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其自身独特的技术性,对此,网络新闻编辑应该认知到网络新闻技术的重要性,并应用在新闻内容展示方法的创新中,使新闻接受者能够更加自由的阅览新闻内容。过去“网上冲浪、点击之间阅遍天下”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主要宣传口号,时至今日该口号仍然适用,网络新闻媒体的超链接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新闻接受者的阅览偏好,引导其逐步点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内容或是特别关注的新闻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新闻的传播领域应用过程中,其不但渗透到了新闻内容质量的深度挖掘,而且还参与到了新闻信息内容的“包装”[3]。由此可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工作人员不可能不了解网络新闻工作的规律,而从事网络新闻编辑传播的工作人员也不可能不适用网络计算机技术。

(二)传播者与接受者界限的突破

当前,新闻的传播播已经进入到了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之间的界限也愈发清晰,与大众传媒发布的大量新闻信息相比,新闻接受者对于新闻内容的反馈就显得相对匮乏。然而,网络新闻传播所强调的确实个性化的传播,希望打破传统新闻传播中新闻接受者的被动局面,建立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的平等关系,真正意义的實现施拉姆提出的循环传播模式,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之间关系到变化可以说是具有革命性、划时代的意义[4]。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新闻传播事业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更是对新闻接受者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深远影响。回过头来梳理传播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轻松了解到,新闻传播者与新闻接受者的关系有过多次的变化,而当前这一次转变就是最为重要的一次。

(三)信息准入特权的突破

由上文得知,网络新闻传播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传播新闻传播方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模糊、减弱了“受”与“传”之间的界限,改变了以往新闻发布者主导新闻接受者的现象,使新闻发布者与新闻接受者成为了处于相对平等的地位,而且使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另外,网络新闻媒体与新闻接受者之间的互动除了通过聊天室、在线调查、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互动,参与到网络新闻内容的编采之中,由网络新闻内容的接受者转变为网络新闻发布的参与者。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人在在接入互联网后都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新闻发布空间,这打破了以往新闻发布公司垄断新闻发布权的问题,使新闻接受者真正拥有了接近权[5]。接近权指的是“社会大众均有利用、接近媒介发表意见的自由权利”,网络新闻媒体的发展,突破了传统新闻媒介的信息准入特权,开拓出了一条新的新闻信息发布渠道,使新闻信息接受者的个人意见可以被抒发与传播,而且制约、监督了新闻媒介的权利。

(四)新闻信息量的突破

在存储技术与压缩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网络新闻媒体拥有了无限的信息储存空间,而传统新闻则显得较为局限,同时网络新闻媒体所产生的新闻信息量也是传统新闻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新闻也突破了束缚报纸、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已久的时间、内容量、版面等问题,网络新闻内容几乎可以包含世界各地的新闻信息,且这些新闻信息均被储存在网络新闻的数据库中,用户可通过搜索引擎直接检索查找任意时间的新闻。就此种种,都是传统新闻媒体无法匹敌的[6]。另外,新闻信息发布渠道的增加,导致网络新闻信息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对此网络新闻媒体的工作者应该了解新闻接受者的信息,筛选编辑有效、高质量的新闻信息。例如:《人民日报》建立的“外交部发言人”数据库、《检察日报》建立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数据库等,都涵盖了大量的历史新闻信息。

网络新闻媒体的工作者要注意网络信息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的特点,对某一突发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收集,提高某一新闻信息资料的储备,建立新闻数据库,保障新闻信息的可追溯性,为新闻接受者提供全面、准确、系统的新闻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7]。

(五)新闻传播方式的突破

每一个人对于新闻信息内容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且较为立体,他们想了解不同信息来院、不同媒体都某一新闻信息的不同看法,他们渴望更为立体的新闻信息,这就要求网络新闻媒体应该更具包容度,可以实现“不同信息源、同样声音、异样表现”的呈现。传统新闻媒体虽然各具优势,但是其都受到了同一个问题的限制,就是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例如:电视传播方式局限于文字、图像、声音;报纸、刊物传播局限于图片、文字;广播局限于声音等等[8]。而网络新闻穿哦则实现了图像、声音、文字的有机结合,使新闻接受者在阅读新闻时体验到了与电视广播、报纸相同的乐趣。即便是只使用文字表述的新闻事件,网络媒体也可以通过多种文字形式的表现提高新闻的可读性,例如:滚动文字、变体文字、山东文字等。另外,网络媒体还可以将新闻的传播手段进行整合,将一个新闻事件采用图片、音频、影响、山东文字等方式进行表述,可以有效提升新闻事件对于用户的吸引力。

(六)新闻发布时间界限的突破

网络新闻媒体可以在任意时间发布新闻信息,或者是按照不同的时间规律发布新闻信息,也就是将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共存于同一个新闻载体中。新闻事件产生后,新闻信息发布的速度将直接影响新闻的新闻性,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低越小。因此,新闻学应该将新闻发布时间定义为新闻报道的要素与重要特征。相比于传统新闻媒体,网路新闻媒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这一要素与特征,网络新闻编辑这将新闻信息在网络上公布以后,用户只需接入互联网便可第一时间了解该新闻内容。传统刊物、报纸的发布时间界限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逐渐淡化、消失[9]。另外,网络新闻信息在发布后,编辑者可以随时纠正错误的新闻内容,而传统新闻媒体则无法做到这一点。正是如此,网络新闻传播时间具有较大弹性与新闻内容组成的灵活性。此种“非线性”优势可是使网络编辑“提取任意文版,将任意文本、图像、声音编入任意一个主新闻内容中,并可以根据新闻内容任意调整各文本的占用空间”

(七)新闻传播区域界限的突破

新闻价值指的是新闻事件自身具有的、能够引起新闻接受者关注的因素,其中地理位置就是一项关键的因股市。通常情况下,一条内容平平的新闻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往往不会产生较大的反应价值。而将其放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地区,则可能会引起该地区内大部分新闻接受者的广泛关注,产生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某一新闻事实在不同地区发布所产生的新闻价值也是不同的,许多的新闻也都是具有地域性的。对此,就产生了一个较为矛盾的问题,网络新闻工作者是应该注重地区性新闻价值的体現,还是有应该提高普遍性的新闻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新闻信息一经发布,其新闻信息便具有了全球性,可以将个人新闻事件推向全世界的新闻媒介前,能够实现个人的世界化与世界的个人化,人与人之间的地理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所以,网络新闻工作者在发布新闻时应注重普遍性新闻价值的提高[10]。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编辑理念突破的本质特征就是网络新闻传播方式的突破,实际体现的也就是网络新闻的自由性、开放性、海量性、交互性、小众性、多元性等诸多特点。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公信力的形成,绝不都是因为网络新闻的开放自由以及滥用等特点而进行的无节制式界限突破。而是应该在体现、发挥网络媒体优势的同时,依靠网络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尊重新闻接受者的利益所取得的社会公信力。由此可见,网络新闻媒体应遵循“以人为本,开放、自由”的核心理念,满足不同特征、不同层次新闻接受者的需求,杜绝虚假、色情、泄密、暴力等新闻信息的发布。

参考文献:

[1]孙晓阳.网络新闻编辑和传统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5):135.

[2]谢珊珊.浅析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的异同[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100-102.

[3]邱鹤亭.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7(2):147.

[4]仪名浩.网络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编辑理念的影响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23):92.

[5]艾尼瓦江·依明.网络新闻传播与传统新闻编辑之间的关系刍议[J].魅力中国,2017(z1):353.

[6]张渝.新媒体环境下我国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再定位[J].新闻爱好者,2017(10):75-77.

[7]安洁.网络新闻编辑和传统纸质媒体新闻编辑的异同[J].新媒体研究,2017(3):104-105.

[8]王云松.网络新闻传播视阈下传统新闻编辑工作的突破[J].新媒体研究,2015(5):75-76.

[9]于迎春.传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运用网络新闻资源突破传播理念[J].西部广播电视,2017(6):160-161.

[10]李玉平.网络新闻传播的优势及传统新闻编辑的应对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7(13):126.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传播
浅议网络新闻传播的实现途径
新时期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编辑工作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如何做好网络新闻的深度报道
网络新闻失真的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