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8-06-09张立宏

教师·中 2018年2期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识字是小学语文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教学需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从音、形、义三方面落实识字写字教学的重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中图分类号:G623.2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0-16

作者简介:张立宏,女,河北省承德县第二小学教师,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这一学段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从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出发,识字教学的方法必然是以生动、直观、形象的教学为主,帮助学生建立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应做到识字阅读同步,听说读写并重,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在识字过程中促进语文素养的共同发展。

教学分三步走:

第一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每一句话读通顺,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字音。学生自学字音和读课文后要进行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朗读课文,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按要求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能否正确读准字音。二是认读生字,可以按句子—词语—字的顺序,逐步缩小语言单位来检查。这样的教学符合低年级的认知规律,也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第二步:阅读课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过程中了解字义。在这个过程中,不要串讲内容,不要讲故事,重点放在字义的理解上,尽量联系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不要脱离课文讲字词的引申义,也不要进行孤立的训练。字义的学习要采用多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画一画、看相关图片、表演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在准确、直观、形象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一步学习中,学生的无意注意是字音和字形,有意注意是字义。经过这样的学习完成了音形义第二回合的学习。

第三步:学习字形,指导书写。课文学完后,再把所有会写的字集中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分析间架结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随着学生的学习积累,要逐步采用抓重点、归类等方式记忆字形,同时开展组词造句等练习。教材中提供了较好的“看一、描一、写二”的练习,要切实用好。首先要指导学生仔细看,做到看好;其次要指导学生认真描字,在描的过程中学习笔顺笔画、间架结构的写法,最后在学生独立写字时要鼓励学生一气呵成把字写出来,不要一笔一画地模仿。这一步学生有意注意的重点是字形,无意注意的学习是字音和字义。就这样完成了识字教学的第三回合学习。

教师引领学生经历了这三个回合的学习,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了汉字的音、形、义,落实了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教学重点。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此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抽象的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简单的概括、分析能力初步形成。他们初步掌握笔顺、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等识字基本方法,识字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因此,在中年段,要以培养发展学生识字能力为重点,突出重点进行识字教学。

一要继续引导学生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识字。凡是能用直观手段让学生感受理解字词,就一定让学生直观理解。

二要倡导独立识字,锻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生字,就要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掌握。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多种识字方法,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

三要加强识字方法的交流,鼓励学生创造新颖、有效的方法学习生字,在生生互动中受到启迪,掌握方法。

四要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巩固识字的成果,不断认识新字,增加识字量,同时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此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逐步发展,成为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这时的识字教学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检查指导为辅。可以提出识字要求、进行检查等方式落实识字教学任务。

一要加强两项训练:一是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训练,二是解读工具书的能力训练。熟练使用工具书,主要训练查字典的速度及能力,可以规定查字典的时间等。解读工具书主要培养学生据词选义的能力和读懂工具书的能力。

二要继续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巩固学习生字,学习语言。

三要把纠正错别字作为重要的识字教学任务。学生的识字量越大,出错率就越高,因此在高年级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字义的理解、字形的对比、联系具体的語言环境等方面纠正错别字。

总之,识字教学贯穿着整个小学阶段,在教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提高识字效率。

参考文献:

[1]秦 敏.关于小学生写字教学的几点尝试[J].新课程(上旬刊) ,2016(34):72 .

[2]赵蓉蓉.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识字教学小学语文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