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2018-06-08吴明宇陈曦阎宇慧

科技视界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学课程活动设计幼儿园

吴明宇 陈曦 阎宇慧

【摘 要】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科学领域列为学前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科学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是实现科学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科学课程的核心环节和实质性阶段。幼儿是科学课程活动设计的主体,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激发幼儿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自主性、探究性、创造性等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课程;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8-0098-002

Kindergarten science curriculum activity design and guidance

WU Ming-yu CHEN Xi YAN Yu-hui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Liaoning,China)

【Abstract】In July 200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mulgated the "Guidelines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rial)", which listed the scientific field as one of the five major field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science curriculum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activity design of kindergarten science courses is the basic way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and is the core and substantive stage of the science curriculum. Children are the main body of science curriculum activity design. Starting from the interest and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they stimulate children's interest in science classes, so that children's autonomy, inquiry, and creativity are well developed while acquiring knowledge.

【Key words】Kindergarten;Science curriculum;Activity design

幼兒园科学课程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领下,用自身的活动感知周围的物质世界。并通过观察、操作来发现问题,并对科学进行探索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发挥多种感官参与的作用,自己主动探究建构和理解科学的概念,获得知识经验,感觉周围的世界,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促进了幼儿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操作的愿望,引起再探索的内部动机。学习科学课程是发展智力的过程,也是发展好奇心,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萌生进一步学习科学的想法,是幼儿自主构筑科学观(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和世界观的必要前提。

1 科学课程活动设计的含义

幼儿园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幼儿科学课程应从幼儿最初的基础水平出发,尊重每名幼儿的不同,了解各个幼儿的性格差异,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设定适合的课程,安排合理的教学活动,必须让幼儿在其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的提高。二是指幼儿科学课程的目标应注重整体,在活动中细化每个步骤,做到全面发展。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必须以幼儿心理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不同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在课程中,还要针对实际问题,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纲要》中也间接指出:“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工作的过程”认为教师是课程实施中重要的一环,赋予了幼儿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2 科学课程活动设计与指导

2.1 设计合理目标,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2.1.1 课程流程设计

2.1.2 指导建议

对于幼儿科学课程的设计,首先需要明确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幼儿科学课程不仅需要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也要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因此,幼儿科学课程的设计也要符合简单和趣味性的特点,能够让幼儿感兴趣,并且能够让幼儿很容易了解课程的内容。根据这种课程的设计目标,幼儿科学课程设计可以利用足够的图画或漫画形式给出科学知识,而对于动手能力的培养,科学课程设计也可以以动漫的形式展示实验的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完成课程内容。

因此,科学课程的设计目标应该是为幼儿群体设计的,教师应首先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然后再对科学活动中的目标进行合理的制定。这样,在科学课程设计方面,一定要做到针对性特点,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要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实验方案。幼儿科学课程设计可以按照3-4岁、4-5岁、5-6岁三个阶段分别设计,这样设计的科学课程更容易被幼儿接受,能够符合他们的智力和身体特点,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科学课程的质量。如,在制定大班“空气”课程的科学目标时,教师就是根据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目标,让幼儿有挑战难度的同时又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目标。

2.2 设计丰富课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2.1 课程流程设计

2.2.2 指导建议

幼儿科学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快乐的成长环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科学课程的内容应该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丰富他们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学习积极性才是科学课程开展的基础,也是其最主要的目标。因此,科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多样化,也要具有更多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作为科学课程开展的主导者,教师就应在科学課程教学的内容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也要不断地丰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性。

在科学课程内容方面,教师要选择一些生动形象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幼儿能够通过视觉和触觉感受到的自然规律。科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也要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材料的选择方面也要与内容密切相关并符合幼儿“玩中学”的特点。幼儿主动探究的动力来源于好奇心,它能使幼儿主动从事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才会更好的引导他们去学习,去感知自然世界的规律。

2.3 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围绕幼儿开展活动

2.3.1 课程流程设计

2.3.2 指导建议

除了教学内容之外,教学方式是决定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的自主能力弱,其活动和学习都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因此,教师也需要在教学方法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围绕幼儿开展活动,重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幼儿参与、主动建构,科学知识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也方便教师为幼儿科学课程的开展提供更好的方法。

2.4 设计文化建设,提高教师科学素质

2.4.1 方法流程设计

2.4.2 重要意义

作为幼儿科学课程的主导者和设计者,教师的科学素质是决定科学课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包括正确的科学价值观、一定的科学知识及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科学信息的获取、利用与设计指导科学教育活动的能力、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幼儿的耐心。因此,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好的科学课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就需要通过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提高教师的科学素质。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教学方法,要勇敢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与同伴的合作与沟通意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用自身的科学素养引导孩子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学校而言,也要在学校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加大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他们与幼儿沟通交流的技巧。学校也要建立一定的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对能力优秀,教学质量好,教学评价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学校也要积极引入优秀的教学人才,尤其是适合幼儿教学的教师,以提高学校幼儿科学课程的教师队伍的质量。

总之,幼儿园科学课程活动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任务的实施和幼儿的全面发展。科学课程的活动设计可以使幼儿园的科学课程真正的运转起来,帮助幼儿逐步建立起科学地看待周围世界的方法和态度,使幼儿在“做”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积极探究,在探究中促进幼儿认知、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贵民.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37-46.

[2]陆兰,杭梅.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15-24,48-60.

猜你喜欢

科学课程活动设计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对《科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
初中科学课程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探究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