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的应用

2018-06-07张晓娟卢玉彬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人文教学模式

张晓娟,卢玉彬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近年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相应提高,护士不仅要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还要满足其心理、社会等精神需求[1]。但相关调查显示,78%的护士对人文精神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91%的护士未参加过有关人文科学的讲座或学习过相关课程[2];80.3%的护士希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接受人文教育[3]。以上数据表明,在职护士人文素质的总体水平偏低且接受的相关教育较少。为全面提高护士人文素质,促进护生就业,笔者立足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指把教师白天在教室讲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结构颠倒安排,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将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通过答疑解惑、合作讨论等促进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4]。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国外培训机构提出,是指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通过面对面教学弥补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不足[5]。本研究将混合式学习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将其运用于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教学,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2015级五年制护理专业4个班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将8班和2班共96人设为试验组,6班和7班共91人设为对照组。两组护生在专业、人数、年龄、入学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授课教师相同,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秦东华主编的《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均为68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践46学时。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教学法,以教师理论讲授和操作示范为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系统讲授各知识点,课后布置作业。

1.2.2 试验组(1)课前准备。教师利用假期研究教材,深入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资源,制定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微课、课件、典型案例及相关网络资源。开学后教师以班为单位建立QQ群,作为师生交流的平台。将护生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班分成6组,方便护生课外讨论并完成学习任务。

(2)教学实施。教师课前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课件及教学任务上传到QQ群,护生提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练习,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与同学或教师在线交流,也可在课堂讨论时解决。教师课上听取护生汇报(采取小讲课、角色扮演等形式),并与其他组成员点评,最后教师进一步总结和拓展。对于表现较差的小组,教师课后利用网络平台单独辅导。教师在QQ群及时反馈每组成绩,督促护生线下学习。

1.3 效果评价

1.3.1 课程考试成绩 课程考试成绩由理论成绩(40%)、实践成绩(40%)和态度成绩(20%)3部分组成。满分100分,≥60分为合格。学期末两组采用相同试卷进行理论考试,满分100分,按权重计入考试成绩。两组采用相同操作评分标准,进行4次阶段性考核,满分100分,按权重计入考试成绩。态度成绩包括线上(上传作业、下载学习任务)和线下(课堂活动、出勤情况)两部分,满分100分,按权重计入考试成绩。

1.3.2 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教师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问卷。问卷包括6个条目,从“完全同意”到“不太同意”。以班为单位发放,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回收。发放问卷96份,有效回收率10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1。两组成绩分布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1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s,分)

n t值P值组别 理论成绩68.06±10.44 62.71±12.21试验组对照组96 91 3.2200.002

表2 两组理论成绩分布[n(%)]

2.2 两组实践成绩比较

试验组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此外,两组成绩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3 两组实践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实践成绩比较(±s,分)

n t值P值组别 实践成绩71.61±4.60 69.49±5.02试验组对照组96 91 3.0220.003

表4 两组实践成绩分布情况[n(%)]

2.3 护生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

试验组超过90%的护生认可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见表5)。

3 讨论

3.1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能促进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改革

表5 试验组对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n(%)]

调查显示,试验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2),绝大部分护生认可该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7.9%)、激发学习兴趣(95.9%)方面(见表5)。应用该教学模式,使护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突出护生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与邱铄等[6~8]的研究结果一致。所以,可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专业其他人文课程,整体提高护理人文课程教学质量和护生人文素质。

3.2 反思

3.2.1 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教师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理念,把控课堂教学时间、维持教学秩序,提出具有探索价值的问题[9]。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3.2.2 提供校园无线网络环境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是一种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护生若要完成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线上学习(下载任务、在线观看教学视频),需要良好的校园无线网络环境支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校园网络不完善,护生只能用手机流量完成线上学习。所以,学校应从软、硬件方面为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保证。

4 结语

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中应用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突出护生主体地位,促使护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值得推广。但是,如何更好地应用该模式以提高人文课程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

[1]罗军飞,廖小利,汪迪.论我国护理学科社会科学属性的现状及其发展[J].护理学杂志,2015,30(6):100-102.

[2]李慧玲,杨小芳,张妍.专业护士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0):766-767.

[3]刘淑珍,李奇志,周益民,等.护理队伍人文素质亟待提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6):35-36.

[4]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2013(1):79-85.

[5]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6]邱铄.混合式教学在护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7,39(4):312-314.

[7]王庆华,王凤.混合式学习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3):53-54.

[8]吕岩岩,李铮.基于Moodle的混合式学习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7):123-124.

[9]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3.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人文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人文绍兴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人文社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