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凤山与王派快板

2018-06-06高文超

曲艺 2018年3期
关键词:快板凤山唱法

高文超

快板是中国重要的曲艺形式之一,其在一段时间内的风靡度,几乎可以与时兴的流行音乐相比。而说到当代的快板名家,则当首推王凤山、高凤山、李润杰三位。提到王凤山,大家更多的可能是知道他是马老的最后一位搭档,为老先生量哏十余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影像资料。其实他的快板艺术也自成一家,有着独具一格的理论基础和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一、王派快板的形成过程

王凤山出生在北京朝阳门外的一个贫苦家庭,满族人。8岁开始与一个叫霍三的玩伴学唱竹板,两人半乞半艺、半师半友,主要是给商铺买卖家唱朝街词。1932年拜在海凤先生门下,开始学唱数来宝,学了许多的曲目。拜“大面包”朱阔泉为师学习相声,与李宝麒、侯宝林成为了当时相声火档“麒麟山”三兄弟,可以说名噪一时。这也为他后来为马三立捧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王凤山受师父朱阔泉提倡文明相声的影响,开始对数来宝进行改革,被当时北京的一家报纸誉为“文明数来宝状元”。

王凤山对数来宝最大的改革在于他对关顺贵、关顺鹏竹板书的选择性学习和创造性发展。当时关氏兄弟的竹板书火爆,观众人数最多,表演时间也最长。好学的天性驱使王凤山多次向关氏兄弟讨教其中缘由。了解到由于大小板的板起板落,限制了自己的吸气方式,使得自身唱法不够灵活。王凤山学习了关氏兄弟横握节子垫着板的“黑红板”的唱法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数来宝表演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王凤山四五十年代辗转于济南、南京、武汉、北京、天津各地,学习吸收当地艺术的特色融入自己的数来宝中,逐渐将数来宝改革成现在的形式。此时王凤山的快板已经开始具备鲜明的个人特点。后来随着演唱曲目越来越多,自身艺术特点越来突出,王凤山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快板表演理论体系。1974年由王凤山口述、弟子郑文昆整理的关于演唱快板的理论正式提出,也标志着王派快板的正式成型。

二、王派快板艺术基础

王派快板是以半说半唱为基础的,要在说中唱、唱中说,灵活把握,是一种“黑红板”。唱黑板时都在板前开口,那么这个字就用说的方式。如“数九寒天冷风嗖,年年春打六九头。”“数”“年”必须用力,弱拍强唱就需要去说。王派快板的自由变化是以心板为根基,主要是跟随心里的感觉和节奏去说唱,这是对数来宝还有其他形式快板的一个突破,也是王派快板独有的建树。同时还需要气口的灵活多样,要有足够的气力将字送出去,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

王派快板讲究的是垫着板唱,不同于其他的立板打法,讲究的是横板打法。需要横握节子,食指插入节子第四、五扇间,左手持小板,手心向上,手背向下,拇指放在节子头部。这种横握拿法产生的一打四板的基本点叫做“垫点”。产生的是一字一拍的节奏,这样的唱法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的句子结构,使字句能够永远打在板上。

垫着板唱决定了王派快板的打法和唱法,它共有五种点子打法和五种板式演唱。这五种点子打法是垫点、联点、逛点、撮点、掐点。垫点是王派快板最基本的伴奏点,一字一响,强调重拍、重音字,起到烘托陪衬的作用。联点是眼起板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逛点要节奏圆满,起到“快打慢唱”的烘托作用。撮点是用于由快转慢,分清段落,演员换气的时候使用。掐点是节子不响,演员用心板控制节奏起伏,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让观众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还有五种板式唱法是闪板、赶板、跺板、切板、扔板。闪板句子紧凑,起伏跳跃,说唱起来俏皮优美。赶板节奏迅速,一气呵成,首尾相接,形成“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劲头。跺板一字一板顶着板唱,气势如虹,形成不断增强的效果。切板是戛然而止的状态,把词句和节奏切断,但是慢而不断,切而不乱,精神仍然是贯通的。扔板是指在演唱中故意将几个字唱到板外,看似掉板其实仍落在板上,新颖别致。正是这种特殊的理论和技巧使得王凤山可以自成一派,与众不同。

三、王派快板的艺术特色

著名曲艺理论家薛宝琨先生用四个字来评价王派快板:“散淡自由”,与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表演艺术注重心板的养成,表演既在节奏当中又对节奏有所突破,善于演唱长短句等句式多变的节目,将数、唱、说、摆有机结合,节奏强烈、轻巧明快,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缓而不散,绵密处举重若轻,疏朗处扣人心弦,风格潇洒自然,从容大方。完美的诠释了艺术审美的八个字“轻、重、缓、急、迟、积、顿、挫”,在一气呵成中带出的“俏”劲往往让观众大感过瘾。

王派快板的表演追求“四入”。第一是入耳。要字字入耳,送的出去,快板艺术、说唱艺术必须送的出去,能“揪住”观众的耳朵让他听得真。如果吐字不真,那就如同钝刀杀鸡,让观众听起来非常难受。第二是入画。要能营造出一种画面,通过你的描述演唱观众眼前可以呈现出一副画面。第三是入境。营造出一副画面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要能把观众带进画面里去,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快板大家必然喜欢。第四是入心。讲究所唱的内容能感染人,不是一阵热闹之后什么也没有。比如王凤山表演《一块银元》,台下观众跟着一起落泪,就是实现了入心的效果。

王凤山在快板艺术上的每一个创造都是前所未有的,后人的实践证明王凤山创造的技巧与理论丰富而具指导性。虽然老先生已故去多年,但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素养,是曲艺苗圃中一朵长盛不败的奇葩,也是后辈曲艺人学习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梁厚民口述、张文娟整理:《岁月板声——走进快板书大师梁厚民》,北京出版社,2015,230页—284页

[2]《李少杰、李润杰作品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681页-695页

[3]连阔如:《江湖丛谈》,中华书局,2017,26页-29页

猜你喜欢

快板凤山唱法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为快板艺术正名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王凤山:三分“严”+七分“慈”=十分“爱”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落凤山四景
Ho Feng—Shan何凤山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
凤山的弥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