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期马铃薯复种西葫芦的夏季高产栽培管理*

2018-06-06尚文艳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承德0670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结瓜西葫芦承德

●尚文艳(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李云峰(隆化县农牧局 河北 承德 068100)

●许志兴(承德市农牧局 河北 承德 067000)

●张永生(隆化县农牧局 河北 承德 068100)

●崔 旭(承德市农牧局 河北 承德 067000)

●计博学(河北旅游职业学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李明芳 姚洪亮(承德市农牧局 河北 承德 067000)

承德地区为典型的一年一熟种植制度,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复种指数,近几年在无霜期160天、10℃积温超过3000℃的区域进行早春错期马铃薯复种西葫芦种植试验,其中错期马铃薯通过选用极早熟品种、播前催芽、地膜覆盖等措施,在6月底至7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种植一茬生育期较短的蔬菜。而西葫芦栽培简单,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价位适中,并含有丰富的糖、淀粉、VA和VC,是人们喜欢的果菜之一,因此,错期马铃薯复种西葫芦种植模式深受广大消费者与种植户欢迎。现将错期马铃薯复种西葫芦的夏季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旨在为承德中部以南区域推广马铃薯茬西葫芦栽培提供种植依据。

1 土壤选择

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耕性好、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通透性强、近2年未种植茄科及葫芦科作物的沙壤土或壤土地块种植。

2 前茬马铃薯选择

马铃薯应选择生育期(从出苗到收获)60天左右的“荷兰15”或“鲁马铃薯1号”、“东农303”等高产、质优、极早熟品种,以保证在6月底至7月上旬收获。播前种薯切块,用草木灰拌种,并进行催芽,当幼芽长到0.5~1cm时,捡出炼芽,待幼芽转绿时即可播种。

3 西葫芦夏季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应选择耐低温、耐热、早熟、结瓜能力强、坐果率高、膨果速度快、瓜条顺直、粗细均匀、品质佳、抗病毒性强及商品性好的品种,如“珍玉17”“珍玉369”“珍玉358”“高抗珍玉9号”和“高抗珍玉35”等全能型西葫芦品种。

3.2 培育壮苗

承德中南部马铃薯茬的夏季露地西葫芦,对于无霜期160天的区域,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但对于无霜期160天以上的区域,马铃薯收获后,也可采用直播的方式。

3.2.1 浸种催芽 不论直播还是育苗,播前均需浸种催芽。催芽前,先将购买的种子放到阳光下晾晒3~4小时,再放入清水中,清除漂浮于水面上的瘪粒种子,捞出饱满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浸种,不断搅拌,10分钟后加入凉白开水,使水温达到25~28℃,再次浸泡4~5小时,捞出控净水,用湿纱布或毛巾包起,放在25~30℃的条件下催芽,待种子破嘴露白时即可播种;也可不催芽,直接点播干籽。

3.2.2 育苗基质配制 育苗基质可选用近3~4年未种过瓜类蔬菜的无病园田土和优质腐熟的土杂肥,一般以3:7或4:6的比例混合,加入100g根腐灵,混合均匀,过筛,装入10cm×10cm的常规营养钵或自制纸杯(≥10cm)中,然后浇入掺有适量辛硫磷的水,预防苗期地下害虫,待水渗下后再向杯土表面喷施“绿亨1号”3000倍液,以防治苗期病害。

3.2.3 播种 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初(马铃薯收获前10~12天)育苗,在每个营养钵或纸杯中平放已露白的种子1粒,播后覆盖2cm厚的湿细土,并覆盖地膜及防虫网,直到出苗。

3.2.4 育苗管理

3.2.4.1 温度管理 夏季育苗要保持高温,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18~20℃,适宜地温在22~24℃之间,相对湿度在80%~90%,一般3~4天即可出苗。出苗后适当降低温度,每天上午10点前及下午5点后,及时撤去遮阳网,使白天温度维持在21~25℃,夜间温度保持在13~14℃。从第1片真叶展开到定植前进行降温炼苗,白天温度可再次降到15~25℃,夜间温度保持在10~12℃。

3.2.4.2 水分管理 在播前浇足底水的情况下,一般不再浇水,秉承“宁干勿湿”的原则。当基质确实干旱时,可适当喷水,在6月底至7月上旬马铃薯收获完毕、7月上中旬当西葫芦苗具有2~3叶苗龄达12~13天时,即可移栽定植。移栽前1天,将营养钵或纸杯喷透水,以免伤根,影响缓苗,同时,喷施阿克泰溶液,可防治蚜虫和白粉虱。

3.3 移栽定植

3.3.1 整地与施肥 前茬马铃薯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农膜、残株及杂草,耙细整平。按每亩施肥量,将优质腐熟有机粪肥3000~4000kg、磷酸二铵80kg、尿素15kg、硝酸钾颗粒状复合肥50kg、过磷酸钙50kg、1.5~2.5kg微量元素混合均匀,将60%~70%的基肥铺施于准备起垄的地面上,深翻25~30cm,剩余的30%~40%的基肥在地块整平后,按计划的行距开沟施入。在土壤中害虫严重的地块,还要掺些杀虫剂或杀菌剂,以便减少病虫危害。

3.3.2 起垄覆膜 基肥铺施完毕后,作成垄宽60cm、沟宽40cm、垄高10cm的高垄深沟,在垄面中间开沟,施入剩余30%~40%的基肥,整平垄面和沟底。若条件允许,可在垄面中部一侧10cm处铺设滴灌管,然后覆盖黑色除草膜,可以降低田间湿度,又可保持土壤墒情,减少病虫害发生。

3.3.3 幼苗栽培 选择晴天下午或阴天,及时移栽具有2~3片真叶的健壮幼苗。移栽时,在垄面中间按株距45~50cm挖穴。西葫芦苗去掉营养钵或纸杯,带土坨放入穴中,扶正瓜秧,用细土封严,打开滴灌管,浇透高垄,以利于缓苗。移栽密度为1200~1300株/亩。若未铺设滴灌管,采用坐水移栽,待水渗下后,扶正瓜秧,用细土盖穴压实。缓苗后,及时喷洒0.02%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早结瓜、多结瓜。

若种植面积较大,无霜期条件又能满足,也可直接在垄面上按上述移栽的穴距,挖穴播下露白的种子。播种后,及时浇水,保证墒情,提早出苗。

3.4 移栽后管理

3.4.1 前期管理 移栽时,因气温高、昼夜温差小,为促进花芽分化、早结瓜,可在移栽第2天喷施0.05%的乙烯利溶液。从移栽到结瓜前20~25天,以控水、促根、发秧、防徒长为主。此时气温高,苗小,应根据土壤墒情,在傍晚适当浇水;同时根据幼苗长势,随水施入复合肥10~15千克/亩,以达到促秧的目的。

3.4.2 后期管理 移栽20~25天后,植株进入结瓜期,应加强肥水管理。一般自根瓜长出时,及时摘除,避免长成畸形瓜,影响商品性。根瓜摘除后,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复合肥25~20千克/亩。进入盛果期,一般每隔3~5天浇水1次,每隔6~10天结合浇水,追施1次复合肥20~25kg。夏季栽培西葫芦,因前期温度高,不利于坐瓜,一般每隔3~5天叶面喷施1次300倍木酢液,促进坐瓜。同时,由于露地栽培,枝蔓无序生长,及时将枝蔓在田间向同一方向牵引,使枝蔓排列有序,利于通风透光;若雄花开放少,坐果困难,可适当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增加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害的发生。当植株长势弱时,适当疏果,防止化瓜,避免畸形瓜,提高商品性。

3.5 病虫害防治

马铃薯茬西葫芦夏季栽培,因生育期短,病虫害发生较少,偶有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蚜虫、红蜘蛛、白粉虱及烟粉虱发生。

3.5.1 病害防治 发病初期,剪除病残叶,严重的整株拔除,并带出田外销毁。药剂防治时,白粉病可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霜霉病可用72%的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的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可用 20%的毒克星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0.5%的抗毒剂1号水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3.5.2 虫害防治 蚜虫可用2.5%的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红蜘蛛可用0.9%的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叶背面喷雾防治;白粉虱、烟粉虱可用3%的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值得注意的是,施药应避开采收期,遵循“先采收后喷药”的原则。

3.6 采摘

西葫芦为主蔓连续结瓜,为不影响上部的幼瓜生长,以采摘嫩瓜为主。一般移栽30天或直播后40天左右,当单瓜重0.5~1.0kg时开始采摘。采摘时,既要轻拿轻放,避免碰伤而影响商品性,又不能漏摘嫩瓜及损坏瓜秧,以免影响产量。

猜你喜欢

结瓜西葫芦承德
结瓜盛期“歇茬” 恢复长势有“方”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基于NSPSO算法涔天河灌区长藤结瓜灌溉系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画藤”与“结瓜”——做人不做“卖瓮人”,也不可学“中州蜗”
首次春节诗词晚会由承德电视台播出
有毛刺的西葫芦,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