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型汽车零件冲压后工序的步骤设计

2018-06-05钟岚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4期
关键词:整形修边冲孔

钟岚

摘 要: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各个方面性能要求的提高,汽车生产商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需要快速地开发出高性能的新车型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本文针对某型汽车零件冲压后工序的步骤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从而改善其成形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和效率。

关键词:后工序 冲孔 修边 整形

中图分类号:U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a)-0086-03

在传统的冲压模具开发过程中,工作人员都是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在金属塑性成形理论的基础上将冲压件构想为简化的力学模型并通过对金属内部应力应变状态的分析来建立平衡方程,进而来设计模具。但在实际生产的时候,受到试验条件、实际环境以及理论分析偏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很难对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准确有效的判断。因此当模具实际被开发出来后,如果实际结果与预期存在偏差,只能在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环节不断地调整工艺参数和成形方式或者靠经验不断地试模和修模,以这种方式开发模具既耗时又费力,还增加了生产成本,显然传统的模具开发技术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的高效益、高效率的模具工业中。

随着有限元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有限元技术的发展要比国内更早、更系统、更完善,在国外早已开发出了一些用于板料成形数值模拟的专用软件。汽车覆盖件与结构件冲压仿真技术已从实验阶段走向工业阶段。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各大汽车公司,都把冲压成形仿真作为新车型冲压件开发中的一个必要的分析工具。

沖压成形仿真的第一序为拉延成形。在拉延之后,要得到完整的零件,还需要经过冲孔、修边、整形等后工序,后工序的排布顺序也影响着产品的成形质量,因此对后工序的排布顺序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性能要求往往也影响着冲孔、修边、整形等工序的排布。总的来说,后工序的排布顺序与零件的结构形状及性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 后工序排布的具体设计

拉延后3D数模如图1所示。

零件材料为B250P1,属于高强度冷轧钢,在成形后回弹会较大。同时零件法兰面处的成形角度较大,在拉延成形后会存在回弹现象,故法兰面需要设计整形工序。拉延后数模最大长度约为770mm,最大宽度约为285mm;修边时,一般所修边废料尺寸应小于600mm,所以在长度需要采用多次修边或者设计废料切刀,宽度方向仅需一副修边刀块;为了减少后工序数,将冲孔与修边安排在同一工序,由于数模结构尺寸决定不宜采用一次修边,故将修边冲孔工序安排为两序;由于A、B两侧的成形角度与高度尺寸都较大,同时F与G两处存在凸起部分,在A、B两侧与F、G两处修完边后,会因为材料内部应力的释放从而引起法兰面处较大的回弹,故整形工序应安排在A、B两侧与F、G两处修边之后,同时这样也能使整形的效果提高,另外图1中E处所标示的孔的边界距圆角边界仅1.7466mm,为了防止该孔在整形后变形,故该孔应在整形前冲出。为了修C、D两侧的边,需要采用多副修边刀快,在设计时为了减少废料刀的使用,因此可在C侧、D侧的中间部分设计修边刀块,先将这两部分切除,最后再将C侧、D侧剩余的废料切除。

综上所述:

(1)将第二序设计为修A侧,B侧,C、D侧中间的废料加上冲定位孔。

(2)将第三序设计为整形法兰面。

(3)将第四序设计为修C侧与D侧余下的废料与冲余下的孔。

2 第二序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2.1 修边、冲孔位置的确定

第二序修边冲孔如图2所示。

(1)D所标示处为定位孔用于后工序的精定位,选用此处两孔为定位孔,主要是由于此处两孔位于零件较中间位置且对称,采用此处两孔定位,零件不易变形,且定位效果较好。

(2)A、C两处修边安排在第二序是由于该两处的成形角度及高度较大,修边后会因材料内部应力的释放造成法兰面较大的回弹,同时F、G两处存在凸起结构,在拉延成形后存在比较大的内部应力,因此A、C、F、G四处修边应先于整形工序。为了防止废料卡住不能顺利滑出,因此在图2所标识处设计废料切刀。

(3)B、E两处修边是由于拉延数模在长度方向的最大长度约为:770mm,不满足单次所修边废料尺寸小于600mm的要求,所以应采取多处修边或者采用废料切刀的方式,由于一般设计应尽量减少废料切刀的使用,故在B、E两处设计修边以满足修边废料尺寸满足小于600mm的要求。

(4)由于定位孔需要用于后工序的精定位,因此基准孔需要在第二序冲出;又第三序为整形,为了保证其余孔不因整形而变形,故将其余孔设计在第四序冲出。

2.2 修边线的设计

首次修边修边线应延长超出产品收缩线20mm,修边线应与数模表面重合。由于板料厚度为12.mm<3mm属于薄板,故修边刀块交刀方式如图3所示。

3 第三序整形工艺设计

3.1 整形分模线位置的确定

此序整形为带废料整形,整形部位为零件法兰面处如图4所示。

从整形模的压料器和整形刀块的结构方面考虑,所以采用图4所示的整形分模线位置,既满足压料器与整形刀块结构上的要求又满足压料器对强度的要求。

3.2 整形分模线的设计

整形分模线应延长并超出产品20mm,同时分模线应与数模表面重合。

3.3 整形到底标记的设计

整形到底标记作用:用于检测整形是否到位。由于零件的法兰面处在成形后以及第二序修边之后都会存在回弹现象,故法兰面处需要整形;为了检测整形是否到位,需要在法兰面处设计到底标记。到底标记采用直径为φ16的圆表示,故将φ16的圆的3/4设计在产品区域内部以表示整形到底标记,如图5所示。

4 第四序修边冲孔工艺设计

4.1 修边、冲孔位置的确定

第四序修边冲孔如图6所示。图中白色线条所表示的为第四序修边冲孔位置,工作内容为第二序修边冲孔后剩余内容。

4.2 修边线的设计

修边线应与数模表面重合。由于板料厚度为12.mm<3mm属于薄板,修边刀块交刀方式如图7所示。

参考文献

[1] 李路.典型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 郑超.基于Autoform的汽车结构件成形数值模拟及回弹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 李英,焦洪宇,牛曙光.基于AutoForm-sigma的汽车顶盖后横梁冲压工艺参数优化[J].锻压技术,2015,40(9):16-20.

[4] 吴玉娟.基于Autoform的冷冲压成形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 杨云凌.基于CAE技术的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整形修边冲孔
水中栈桥搭设及平台冲孔灌注技术探讨
O形橡胶密封圈冷冻修边模具的结构优化
侧围外板顶边梁正修边结构与工艺浅析
后门铰链下支撑的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新刘塘一号隧道上跨段施工技术方案对比分析
芙蓉李整形修剪技术重点分析
落料冲孔复合模刃口尺寸计算
浪形保持架整形和冲孔模具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