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定远县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运行成效

2018-05-30孙学崇

中文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定远县

孙学崇

摘 要: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是安徽省文化厅为解决农民群众文化阅读需求进行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2013年试点,2015年在全省铺开。2015年定远县建成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经过两年的建设运行实践,目前已形成一套运行体系。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公共图书服务建设成果、分析运行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等方面提出思考。

关键词:定远县 公共图书服务 一体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01

2015年,定远县被列为安徽省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县。从2015年5月起,到12月底止,共建成了以县图书馆为总馆,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3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金山新村、岳庄新村、岱山新村)和1个蒋集作家书屋为分馆,共26个图书分馆;279个农家书屋(社区书屋)为服务点的县乡村三级图书流通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体系。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体系的建成,实现了全县80万册图书(每个乡镇分馆3000册,每个村、社区农家书屋2000册,总馆13.6万册,蒋集作家书屋分馆8万册)资源的共建共享,极大的丰富了群众图书文献资源供给量。

一、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成实现的目标

1.加强了总分馆特色资源建设,优化全县文献资源布局,实现文献资源统一采购和配送,做到全县文献资源一盘棋。

2.在总馆建立联合编目、配送中心,实现文献统一编目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办馆效益。

3.提高了图书馆一体化配套服务效能和服务覆盖率,实行书刊借阅“一卡通”,实现县域范围内图书“通借通还”和定期更新流转。

4.共建、共享了各类型数字资源,激活我县现有文化资源存量,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优化组合与共享。

5.实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免费注册、免费上网、免费查询、免费借阅。

二、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运行方式

1.规范管理。县图书馆为总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室统一加挂“定远县图书馆XX(乡、镇)分馆”牌子,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加挂“定远县图书馆XX村服务点”牌子,蒋集作家书屋加挂“定远县图书馆蒋集作家书屋图书分馆”牌子。总馆、分馆和服务点是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图书馆网络,其图书业务管理集中于总馆,通过管理平台督促分馆、服务点组织开展全县图书借阅、阅读推广等活动。

2.分级运行。县总馆负责全县图书文献的采购、编目、分类、加工并配送新增图书到各分馆,同时指导和协调读者服务工作;各乡镇分馆负责辖区内村、社区农家书屋服务点图书文献的交换流转,并做好分馆日常维护和读者借阅、文献服务工作;村、社区农家书屋负责做好书屋的日常管理维护、读者借阅服务工作。

3.定期流动。每年县级总馆通过流动服务车配送到每个乡镇分馆的图书不少于500册,其中新书不少于50%。每个乡镇分馆配送到服务点的图书应不少于100册,其中新书不少于 50%。

三、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搭建网络平台。对县级总馆和乡镇分馆所需软、硬件实施了招标采购,其中对县级图书总馆的机房进行了升级改造,搭建搭通 “通借通还”的网络平台。

2.进行安装培训。在机房升级的基础上,对相关硬件、软件进行安装调试、并对全县图书分馆和服务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

3.采购设备。补充采购了分馆书架、报刊架、成人阅览桌椅、少儿阅览桌椅、电脑等。

4.充实图书资源。在原有图书资源的基础上,2015-2017年年均采购图书20万元,净增4万册图书。

5.提升数字化服务。图书总馆、分馆内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各乡镇在建设图书馆分馆时,同时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提供公共电子阅览服务,每周提供免费上网服务的时间不少于42小时。

四、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文广新局,人员从县文广新局、县图书馆等单位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实行集中办公。各乡(镇)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抓好本乡(镇)图书分馆、村(社区)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

2.加强经费保障。在总分馆建设中一次性投入资金40.05万元。结合公共图书馆建设四项指标和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指标要求,将公共图书馆开展的服务活动、人员培训、图书购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运行经费和必要的设备添置费等纳入公共圖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经常性支出预算中,保证公共财政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保障我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一体化建设顺利进行。

3.加强队伍建设。在现有人员编制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县图书馆的人员,补齐镇文化站缺编人员。22个分馆配备专职管理人员1名,由文广站人员兼任。3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图书分馆、蒋集镇作家书屋图书分馆各配备图书管理员1名,其余服务点各配备兼职管理员1名,负责图书借阅、读者咨询,业务统计、活动开展。县总馆要加强对分馆、服务点管理员业务培训,提升公共图书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业务娴熟、服务高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人才队伍。

4.加强目标考评。建立实施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考核评估制度。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县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管理、服务、质量、效益等开展考评,并将其纳入对乡镇政府工作的考核内容。同时,县文广新局要加强监管,县图书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参与的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建设管理体系。

五、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运行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顺。县图书总馆隶属于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属于事业单位,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各乡镇图书分馆隶属于各乡镇政府综合文化站,无机构无编制无人员;乡镇综合文化站实行“条块”双重领导,“三权”归乡镇政府,以乡镇领导为主,人财物属于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体制不顺。

2.人财保障不到位。“文广站长兼任图书分馆馆长”理论上行得通,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乡镇文广站是“光杆司令”,既是站长又是站员。“文广站长”又归乡镇领导,身兼数职,无暇顾及图书分馆工作。出现“文化人不干文化事”现象。乡镇综合文化站站所也有被乡镇挪占他用现象,能用于图书分馆的面积少至又少。

3.图书流转不及时。2017年定远县财政预算图书总分馆运行经费只有3万元,且图书流动服务车没有建设到位,导致图书流转配送运行存在实际困难。

4.分馆运行不正常。由于乡镇图书分馆无人员编制,没有正式管理员,“兼职”管理员事务多,分身无术。乡镇图书分馆无法像县级图书总馆一样正常开放。

六、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应对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垂直领导,将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三权”划归县文广新局,实现“文化人做文化事”。

2.设立乡镇图书分馆。县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乡镇图书分馆,作为县图书总馆的派出机构,增加图书馆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每10000人配备1名图书管理员。

3.增加总分运行经费。按照每个分馆每年1万元标准预算图书总分馆运行经费。

4.配置图书流动服务车。图书服务流动车几乎成为各地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的标配,但是我县目前没有图书流动服务车。

5.完善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法人治理结构,将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保障资金纳入图书总馆年度财政预算,资金在理事会和主管部门共同监督下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 安徽省文化厅 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开展农村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2]安徽省文化厅关于开展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通知

[3]定远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施方案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定远县
刍议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互联网+花众取宠”项目扶贫方案探析
Mother's hands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探索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
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定远县行政区划优化调整研究
安徽省定远县工程地质条件分区及初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