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探索

2017-03-27檀钊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一体化建设专业群实训基地

檀钊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意义,提出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标准包括人才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一体化成效标准,建设的主体包括高职院校、政府、合作办学单位,建设的方式包括立交桥方式、“三合三共”、教学工厂。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群 实训基地 一体化建设 标准 主体 方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C-0180-03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探索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要明确建设的意义、确定建设的标准、界定好建设主体,还要采取适当的方式。

一、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然举措。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专业群纵向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实训基地建设是加强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和创新的重要载体,通过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可以及时督促学生修正所学之不足,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专业群建设的意义总体上说主要体现为促进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促进教师技能水平提升、提高职业院校办学能力、促进合作单位的发展,最关键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标准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标准是系列标准。

(一)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标准最终体现为毕业生的质量,所以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需要遵循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标准,换言之,高质量毕业生的标准就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

人才培养标准可以分解为三大子标准,即素质能力标准、职业资格标准和就业指标标准。

1.素质能力标准。素质能力标准主要考察的指标包括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否具有适应就业和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以及是否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2.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具有多证性的特点,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是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除学历证书之外,学生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即为职业资格标准考察的指标。

3.就业指标标准。就业指标标准集中体现为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专业课程标准。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是专业建设,而专业建设的核心则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考量专业建设的标准,首先要看的是专业课程标准。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准职业人与课程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必须反映课程对准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要求。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过程中,课程目标可以概括为:形成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技能的职业素质为主,兼顾养成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集中体现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企业认证的教学标准、教材、课件、实训方案与指导、评价考核体系等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包。

3.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必须吸纳企事业单位专家和行业专家参与职业教育教材编写。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主要指如何教学,采用何種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实施主要的着眼点应是实践与实训安排和实施。

(三)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训基地,其建设均要坚持一定的标准。

实训基地要符合专业总体要求,符合课程设置和实践实训要求。不可选置落后或将要淘汰的设备或设施,也不必过分追求设备的高、精、尖。适用性有个度的把握问题,此为适用性标准。实训的内容设置、实训方法、实训场所安排、实训设备设施购置等都要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此为先进性标准。实训基地既能满足当下学生专业实践实训的需求,也能及时增补或更新设备和设施,此为可拓展性标准。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坚持仿真或全真之标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全真的实训效果,此为仿真与全真标准。实训基地不仅为本专业学生服务,也要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实训;不仅可以为本校的学生提供实践实训,也要尽可能为企事业单位员工提供实践和实训,此为共享标准。

(四)一体化成效标准。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具有明确的成效要求,在建设成效上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1.全方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体化建设既要达到学生学习和巩固理论知识的要求,也要达到运用知识指导实践、体验工作过程、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要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能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拓展学生的就业面。

2.推动教学改革。一体化建设在单纯教学层面上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教学改革。通过一体化建设既要充实学生必要的理论知识储备,更要实现通过实践实训强化职业技能的目标。一体化建设要成为检验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求、是否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试金石。

3.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在促进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的同时,还必须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职业教育注重“双师型”师资,一体化建设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更高,通过一体化建设,高职院校原本注重理论教学的教师可以有机会深入企事业单位补修实践技能,企事业单位的实训人员也能有便捷的途径到合作的高职院校提升理论水平。

4.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从职业教育的目的、合作单位的要求以及众多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视野看,能否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也是评判一体化成效的重要标准。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主体

高职院校本位模式下是无法真正全面开展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工作的。基于高职院校资源、师资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完全依靠院校内部实训基地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无法较好地保障教学质量,因此,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成为高职院校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必然途径。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主体不可能是高职院校单一主体,而应当是多元主体,包括政府和合作办学的企事业单位,甚至包括其他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

(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当然主体,也是核心主体,离开高职院校就无从探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问题。高职院校是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担纲者,是一体化建设的发起者,在所有主体中,高职院校是最积极和主动的,其活动渗透进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这点是其他任何主体无法比拟的。

(二)政府。政府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其与职业院校的关系上,一是政府和公办职业院校的关系,二是政府与民办职业院校的关系。政府是公办职业院校的举办者,同时也是投资者,还通过政策与法规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公办职业院校有绝对的权威性、主导性的影响。对于民办职业院校而言,政府虽不投资,但仍可以通过法规与政策的作用,主导民办院校的发展。因此,不论是公办职业院校还是民办职业院校,政府的主导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三)合作办学单位。合作单位包括四种类型,即合作办学的单位、合作育人的单位、合作就业的单位和合作发展的单位。在所有的合作办学单位中,与高职院校存在深度合作关系、建立实训基地的单位参加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最大,对专群业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方式

(一)立交桥方式。立交桥方式主要是技术层面的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方式。具体包括:专业课程与企事业生产经营业务融通的立交桥、师生学校身份与企事业单位身份转换的立交桥两种情形。

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理论色彩较浓,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生产经营业务是配合课堂教学的教学项目。生产经营业务作为教学项目,无缝统合了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架构的搭建,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是对知识的检验与运用的最佳途径。企事业单位的职业岗位说明就是职业要求与规范。专业课程与企事业生产经营业务通过不拘一格的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多途径融通,搭建起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立交桥。

教师与学生在学校是专业教与学的主体,在校内实训环境中分属不同的社团,这些社团由教师或企事业单位的实训人员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进行指导,也可以分属不同的工作室。在企事业单位中教师与学生则分属不同的生产经营团队,直接参与实务运营,在顶刚实习实训的情形下,师生的身份转换为企事业单位员工或準员工的身份。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就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构建教师既是教学人员又是企事业单位运营的管理者、学生既是在校生又是企业的学徒或员工的灵活身份转换机制,通过这种多途径的立交桥方式,实现专业群与实训基地的一体化建设。

(二)“三合三共”。“三合三共”主要是宏观层面的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方式。

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依托的是校企合作,进行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必须坚持“三合三共”。

“三合”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三共”则是指在工学交替的运行基础上与企业共建、共管、共评。“三合三共”既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种模式,也是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必然方式。“三合三共”的一体化方式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标准对应,也与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主体要求对应。

“三合三共”充分调动了高职院校和合作单位的积极性,更好地配置了合作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各方的需求与责任。“三合三共”在将来的职业教育改革中只能更加强化,绝不能弱化。在现今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大力依靠“三合三共”方式,以确保一体化建设符合各项标准,取得应有的成效。

(三)教学工厂。“教学工厂”是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平台。“教学工厂”理念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提出的,主要做法是将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并将二者融合。在“教学工厂”平台,学生能将所知所学充分应用于工作中。与其他绝大多数校企合作方式不太一样的是,“教学工厂”是以高职院校为本位,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基础上设立的面向学生,采用全程项目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教学工厂”与目前国内很多的“校中厂”有一定的相似性,当然更多的是差异。“教学工厂”是一种教学组织模式,包括多种校企合作项目,最终以提供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毕业生为目的。就国内现状而言,“教学工厂”尚为一种全新的平台,现有的“校中厂”平台在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中已经逐渐暴露出各类不足。因此,学习“教学工厂”,对其进行本土化的改良,是高职院校专业群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内容与方法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2]曹峥.浅议艺术设计专业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相互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2014(8)

[3]陈建新.高职专业建设的“五个一”标准[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曹建平.创建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5]陈保国,史维琴,姜泽东.高职焊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以常州市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0(22)

[6]陈超华.生产性实训基地如何满足多专业综合实训需求——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珍曲商贸有限公司为例[J].广西教育,2014(27)

[7]魏丽君,吴海波.高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育模式探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与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之比较[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4)

【基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广西沿海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研究”(20154302);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立项项目“产教深度融合理念下高职院校专业与实训基地一体化建设研究”(20154301)

【作者简介】檀 钊(1971— ),男,安徽望江人,北海职业学院文化与传媒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一体化建设专业群实训基地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过渡研究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