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校园“裸贷”现象引发的思考

2018-05-30杨羽童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校园对策学生

杨羽童

摘要:网络时代校园“裸贷”现象的出现,是互联网金融异化发展的结果。校园“裸贷”暴力催收,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巨额偿款酿成极端家庭悲剧、低俗宣传腐蚀学生的思想。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校园“裸贷”对学生的危害以及学生迷陷校园“裸贷”的成因,提出了预防和纠正学生校园“裸贷”的对策,以加强高中生对网络时代校园“裸贷”这一现象的认识,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

关键词:校园“裸贷”;学生;对策

一、校园“裸贷”对学生的危害

在当今社会,学生是被卷入校园“裸贷”的核心群体。从社会层面上分析,学生缺乏社会经验,而且没有固定的收入,所以导致他们在面对不良借贷平台的诱惑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陷进校园“裸贷”的泥潭,受到来自物质和精神上的折磨。具体来说,校园“裸贷”对学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采取暴力催收的方式,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所谓的暴力催收指的是,网络借贷平台针对那些不能按期还款的学生,通过恐吓、威胁的方式催债。通常,它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电话要挟、短信威胁、街头暴力等。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情况下,还有可能产生恶性事件,危害到社会秩序。

第二,巨额偿款酿成极端家庭悲剧。从本质上分析,校园“裸贷”其实是属于高利贷范畴的。导致学生巨额还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不良网贷平台宣称“零利息”、“低利息”,向学生收取高额的管理费和服务费,使得学生的借款成本增加,调查发现,某些借贷机构的借款成本,达到了年利率的36%以上;二是前面所提及的暴力催收,使得部分学生只能向其它的借贷平台求助,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其实是不可取的,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使得债务越滚越大,最终导致难以偿还巨款,有的学生选择了跳楼自杀,酿成了家庭惨剧。

第三,低俗宣传腐蚀学生的思想。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不良的校园网贷平台甚至采取恶俗的宣传策略。有的校园墙角、厕所,都张贴着低俗的小广告:“撩妹资金,选择××贷”、“‘裸条贷款”等,诱惑学生入坑。这些小广告从一定程度上丑化了社会现实,向学生传递了不健康的思想,引导学生走入了歧途。

二、学生迷陷校园“裸贷”的成因

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金融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前面已经提到过,校园“裸贷”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市场异化的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存空间隐秘化。相较于传统的银行借贷业务,校园“裸贷”的生存空间具有很强的隐秘性。除了现实生活中隐蔽的小广告外,鲜见校园贷的大规模的宣传广告,给人以校园贷“不存在”的虚像,而事实上,网络空间内的不良校园贷正在潜滋暗长,其线上活跃程度高且分散性强,形成一条看不见的利益链。对于“活在网络一代”的学生来说,只需在贴吧、QQ群平台搜索就可以获取大量校园网贷信息。

第二,话语宣传碎片化。许多的校园“裸贷”在进行宣传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微语言”的方式,宣传话语简单、简短。有的甚至是一种不规则的书写,采用碎片化的粘贴,让人一眼就能看出重点。比如“月息1%”“零利息”等微语言,通过弹窗、各种社交平台,向学生传递信息。他们迅速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吸引住他们的眼球,最后引诱他们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第三,操作技术便捷化。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校园“裸贷”的便捷化操作提供了科技支撑,尤其是智能手机APP的运用,使得校园“裸贷”克服时空局限,随时随地可以“刷屏”。对于成长在网络时代的学生而言,他们不容易辨别这类信息,经常误点进去。一旦他们点进去,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程序,如“注册验证信息一借款申请一获取额度完善资料一视频签约”等步骤,就可以轻易地在1小时内贷到最高5万元的贷款。许多学生往往因为一时的冲动,酿成了无法挽救的悲剧。

三、預防和纠正学生校园“裸贷”的对策

(1)学校应加强管理,防止校园“裸贷”侵入

校园“裸贷”的治理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系统化的工程。对学校来说,一方面校级领导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学校工作队伍的建设,提升学生的自身辨别能力,这就包括学校宣传、资助、网络、后勤等职能部门以及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在内。积极推进这些要素和资源的整合,建立综合防控的联动机制。

(2)网络借贷平台应树立行业自律与道德自觉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网贷企业带来技术和利益的同时,也给网贷企业提出了更高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要求。网络借贷平台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树立行业自律意识是维护校园贷健康发展和成长的决定性力量。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提高企业的道德素质。网贷企业的道德自觉更多地体现为社会公德。社会公德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其在无形中影响了企业,让企业自觉地认识到在社会公共区域,企业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作为网络借贷平台,不能单纯地为了营利,将魔爪深入未成熟的学生。比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向学生采用暴力催款等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举动,这些都危害了公共的社会秩序。

第二,树立行业的自律意识。一般来说,企业的自律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网络借贷平台整体应该加强交流和与合作,建立起一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规则和制度,互相监督和约束;二是网络借贷平台的个体,应加强自律意识,应通过制定风控标准、明确借贷用途、提高借贷门槛等措施,自我进行管制。

四、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裸贷”现象的产生,反映了学生金融知识的缺乏。一些学生卷入校园“裸贷”,主要是因为他们只看了贷款带来的好处,忽视了校园“裸贷”背后的高成本,进而导致各种悲剧上演。作为高中生,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时代校园“裸贷”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还应在学习之余,多了解金融方面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作者单位:长沙市周南中学)

猜你喜欢

校园对策学生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赶不走的学生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