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环境下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2018-05-30董香丽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双创

董香丽

摘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高校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实现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室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统一,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创新创业;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扩招,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加,但与之相对应的是,许多企业出现了“用工荒”,毕业生难就业与企业难招聘之间的矛盾让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自身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高校物聯网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

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基础

原有的高校教学模式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课程经常会占用体育课等非专业课程,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此外,过于重视理论知识学习,忽略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压缩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农业等对实践性要求较强的领域,将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转换为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单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是在保障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熟练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2、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物联网专业区别于其他的专业,专业范围更广,应用性、综合性更强,涉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要求比较高。在本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与专业实际应用领域的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制定教学模式以及课程构架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区域优势,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树立学校的形象,培养出让家长、社会、企业都满意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市场的联系,通过市场调研、企业走访等形式了解市场发展动态,预测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时地调整教学方向,坚持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安排,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升高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理论知识,对应着不同的实践教学目标,因而,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特点打造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在课堂理论知识方面,高校可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想要了解的领域,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框架,开阔学生的眼界。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把生动形象的PPT、实验模型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奥难懂的知识,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大多数的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实验室,老师可以增加开放性的实验项目,让学生独立完成,不仅可以检测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到公司实习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校校企合作,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参加公司内部的专业培训,积极向公司的优秀员工学习经验,发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形成一种紧迫感,在以后的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高校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操作各种现代化机械设备,将理论知识实践化,积累实践经验。高校可以组织不同形式的比赛,比如创新创业大赛、设计大赛等等,让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摇篮。

三、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1、加强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实践课程体系中,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必要的联系,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体系,因而,推动实践课程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弥补各个专业课程联系性差的不足,从整体出发,加强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完善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以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难题的时候,会习惯性的向老师寻求帮助,老师直接告诉学生解决方法,这在无形之中会让学生产生学习惰性,增加对老师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试卷考试是学生考核的主要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重理论轻实验的错误认知。即使有的学校进行实验操作考试,但缺少正规化的考试评分标准,大多数是根据学生考勤、实验报告来进行打分,主观性比较强,不利于学生实验的规范操作。学校应根据专业的特色选择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制定实验室考试标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校企合作模式

企业直接与市场对接,因而对市场的了解更加全面和准确,加强高校校企合作,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毕业指导老师,向学生传授经验,总结教训,让学生在以后工作或者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同时,高校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创建定点定向人才培养班,根据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加强学生与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结束语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也应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快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步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地域优势,坚持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实践课程体系的一体化以及实践化进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该行业领域的深入研究,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协和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双新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