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思维导图带入初中化学教学中

2018-05-30贾林立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导图知识点思维

贾林立

摘要:初中化学知识教学面临着概念多、知识繁杂、点多面广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将思维导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使之成为一种有效教与学的策略,不仅能提供有效的思考框架,而且能记录和引导思维过程,还可以通过图形和色彩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最初我经常会听到学生这样和我说:“老师,为什么你上课时我总能听懂,课下作业我也完成得很好,考试前复习也觉得什么都会,可是真正到了考试的时候,我却总觉得这个答案也不确定,那个知识点好像又不记得了。”而我身边的许多教师则感叹,为什么我讲得越来越多,并且课上我都反复强调了好几遍,可学生到考试时还是错,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越来越难教呢?……所有这些都暴露出的问题都是与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着紧密的关系。化学这门课程初三才开设,一年内既要完成新课教学又要进行高效地中考复习,学生有多门学科的繁重任务,若还是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填鸭式”,只能使大批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严重地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较好地构建知识框架,结合前后知识点形成知识的网络,使得各个概念公式处于零星状态。并且学习过程中只重视模仿性地做题,而对化学中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解,对化学问题的分析缺乏正确的方法,所以在知识提取时表现出较大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就不仅要“授之与鱼”,而且更要“授之与渔”。引入思维导图,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制作与教学优势

1.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所创。“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按照发散性思考的特征,把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次级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并且末端开放。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发散结构。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思维导图的教学优势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化学现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酸碱盐的性质等等太多太琐碎,像一堆乱麻,初三化学学习时间短、内容多,要求学生能较快从入门到熟练掌握,这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还有些学生听课时不善做笔记,课下不及时复习,往往几节课后就把之前所学的知识就都忘了。

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而快樂。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去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使得各个知识点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思维导图没有绝对的对错,不同的学生可以画出不同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获得成就感。

三、思维导图在教与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中的运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环节。初三毕业班的学生时间紧、学习内容多、难度大,单完成每天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已经花去了不少时间,能留下预习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才能让学生们短时间内的预习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呢?可尝试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在预习新课内容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知识,这个时候,思维导图就能清晰地展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学习心理学指出,中学生能持续集中精神听课的时间约20min。因此,听课过程中学生走神是很正常的现象。为避免学生走神和减少因学生走神而听遗漏的知识点,很多教师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转变教学模式等。除了运用上述方法外,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听课。在学生预习的思维导图的基础上,学生听课时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补充和完善该思维导图。例如,在原来的思维导图上不断补充不断拓展,还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重难点。

3.思维导图在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运用

单元复习课是让学生将学过的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找出相关的部分形成新的认识结构,使之获得系统提高的一种课型。它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一般是把有关联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从“横”“纵”角度将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加以分类、合并,使之形成知识网络。几年来我总感觉学生复习常常是“事倍功半”,花了大量的时间,结果考试时碰到时却还是不会。因此让学生学会有效的复习方法,运用思维导图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迫在眉睫。

在复习时,学生可以先画出整个单元的大体框架,之后再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的周围写下关键词,有些知识还可以使用图像来代替这样不仅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画图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实验的过程。思维导图在理论上讲对任何应用它的人都有好处,其应用的领域也几乎可以是无限的。希望通过我们不断地前行,最终使得思维导图的方法成为我学生终身的一种学习习惯和一种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柳州市第八中学)

猜你喜欢

导图知识点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