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促进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2018-05-30万冲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探究性意义

万冲

摘要:新的教育体制倡导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是基础教学方式的延伸和补充,活动开展的依据则是幼儿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以便幼儿更好的实现自主学习、思考和探索的目的。虽然各幼教机构通过区域活动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对该项活动还欠缺一定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区域活动;探究性;意义;现状及问题分析;策略

一、引言

幼儿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给未来更高级的教育打下了基础,也是人类开始成长的外在表现。伴随之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教育部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出台和实施,强化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明确了幼儿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幼儿个性发展的观念,区域活动则成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教学方式,通过提供开放且丰富多样的外在环境,实现幼儿自我学习和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1)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阶段,它是着重培养幼儿的各种能力、树立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奠基时期,上接婴儿教育,下连初等教育的特殊阶段,因此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开展区域活动,能够将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活动程序以及教育策略进行了有效的结合,从而对集中教育进行延伸和补充,为幼儿提供直接操作和自主学习、认知、探索、感悟的机会,实现幼儿的教育目标。

(2)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教育要因人而异,开展区域活动,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条件,不仅会让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以及自身特点,制定不同的、针对性的、目的性的、计划性的指导和教育计划,也拉近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感情和信任;另外幼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活动机会和内容,探索、求知、交往、合作,形成健康的人格。

(3)利于良好学习环境的形成,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区域活动为幼儿模拟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幼儿可以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认识不同的交往方式,体会出不同的社会情感,懂得了尊重、分享、谦让等,进而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群体意识,通过游戏使精神得到了愉悦,培养了幼儿的社会性,为以后参与教育和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正确认识。受到传统教育体制和观念的制约,幼师并没有对区域活动进行透彻的理解,仅仅是把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补充形式,或者也只是按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在整个幼儿园内集中地进行区域活动,从而完成既定的目标,脱离了幼儿的实际情况,影响了幼儿心智的开发和对事物以及自身的肯定观念。

(2)缺乏有效引导。幼儿刚刚脱离了家庭,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对新鲜事物和行为都充满了好奇和不解,这个时期的幼儿记忆和模仿能力都超乎想象,更需要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导。在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幼教要么对幼儿完全放任,在将活动的内容、方式以及操作方法告诉或示范给幼儿后,就让其自己观察、探究和学习,重视了幼儿的自主陛,但是幼儿毕竟在身心智力各方面还未成熟,容易导致区域活动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幼教要么就是过渡的干预,只注重活动的结果,忽视了活动过程,从而导致幼儿在操作时一出现失误就立马帮助其改正或自行代替幼儿去做,容易引发幼儿的不满,不利于幼儿手脑的开发。

(3)缺乏新颖的活动内容和载体。通常一所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所需的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都存在缺陷,要么就是教育设备少,要么就是设备的更新速度缓慢,无法带给幼儿新鲜感,削减了幼儿的吸引力。不仅体现在设备的配置和摆放位置上都超出了幼儿的想法,也体现在区域活动内容和资源的创新性上,重量不重质,造成活动内容的匮乏和活动载体的重复利用,削减了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综合来看产生原因源于两方面:客观上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教育部门以及幼教机构对教育模式的不重视;主观上则是幼教人员的素质问题,影响了现代幼教理念的深入。

四、促进幼儿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因材施教。幼儿教育要因人而异的,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和不同幼儿的自身能力,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因材施教。大班、中班和小班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样,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感受也不同,所以幼教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他们的选择往往是适合自己的,在此基础上幼教在遇见幼儿操作失误或不理解时,要适度的引导,并让他们自主完成,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而非代替幼儿去操作。

(2)拓展资源。教学资源的设置要符合幼儿的特点,适宜他们想象、创造和探究,幼儿园可以通过分解整体资源让幼儿去整合完整,促进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可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角色扮演,将活动资源想象成生活中的实用物品,让幼儿自己去想该物品的名称和作用;为了赋予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和可探究性,活动资源要能够充分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不同材料或是分散的材料组合成一种新的物品,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

(3)转变思想。现代教育倡导的是以人文本的教育发展原则,主体是学生而非老师,因此幼教应该转变思想,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但要对专业知识加以强化,也要正确领悟教育方针和大纲的内容。在活动区域的布置、摆放等要与幼儿进行商议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幼师也要加入到参与的行列,以此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增强其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区域活动不仅是对共同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满足幼儿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新的教育體制的环境下,幼儿园应该正确的面对出现的问题,积极的改进和完善,从而真正意义上落实幼儿的全面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南昌县莲塘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探究性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生之意义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诗里有你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