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漫谈

2018-05-30白士荣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白士荣

摘要:语文学科较为丰富,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在理解较为抽象的语文知识时,显得非常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运用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的形式和语文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故事教学法相关的理论,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期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故事教学法

前言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是教学的重难点,这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引入故事教学法,即将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相关的故事联系起来,这些故事有的是现有的,有的是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改编的,有的是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知识的理解自己编的。总之故事教学法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在快乐的有趣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知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趣的导入能够将学生快速带入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重视导入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教学,通过有趣的故事导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开展知识的学习,学生会在求知欲的推动下积极思考。

如,在教学《静夜思》这一首诗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们讲述一个故事,叫做《游子思乡》:有一位诗人,离开家独自在外地,某一个夜晚,他躺在床上,夜很寂静,可是他却迟迟不能入睡,这是为什么呢?月亮很白很亮,月光洒在床前就好像一片银霜一样,他是为了欣赏这美丽的夜景所以没有入睡吗?不,他没有心思欣赏这明月,也没有心情欣赏这洁白的月光,他是为什么无法入睡,我们带着故事,来学习这首诗吧。

学生们听完这个故事会想,这位诗人是谁呢?他为什么晚上不睡觉?他既然不是欣赏美景,那么他是有什么心事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们进入课文的朗读,很快就发现,这位诗人叫李白,他是一位游子,在外漂泊,远离家乡,夜晚的寂静让他思绪万千,不禁勾起了思想的情绪,故乡的亲人们不知是否平安幸福,自己好想念亲人,好想回到亲人身旁,而正是这一轮明月,此时也照耀着自己的故乡,诗人越想越难以克制自己的感情,因此陷入沉思,无法入睡。有了这个故事作为导入,学生在学习后就会恍然大悟,一方面更好地感受诗人的心情,另一方面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用故事,破解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些重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一些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越学越不会,甚至是对语文学习产生极为厌恶的情绪,因此,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的需要,运用故事教学法,而且要巧妙地运用故事教学法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重难点,并且能够有效運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研究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这一阶段的教材内容是按照逻辑顺序编排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总能够找到这些内容之间固有的联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出这些联系,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例如,有一次语文考试当中,出现了这样一篇阅读理解试题,文章里讲述的是爸爸和儿子一起荷包蛋面条,儿子想吃上面有荷包蛋的一碗,父亲告诉他“孔融让梨,你要让蛋”,儿子不停,吃下去以后,发现父亲的碗底有两个荷包蛋,父亲以此来教育儿子“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后来,在第二次、第三次吃面的时候,父亲又让儿子明白了“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以及“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你吃亏”的道理,通过这篇阅读练习,很多同学会受到启示,认识到“不要占便宜”的道理。从“儿子让蛋”的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发出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们能够在分析理解故事情节的同时,理解这一难点知识,通过形象化的表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知识,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可以编《小偷和衣服》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贪婪,快要过年了,他买了一块非常好的布料,想给自己做一件漂亮的衣服,他高兴地到了裁缝店,突然觉得,这么大的布料,只是做一件衣服,真是太可惜了,他问裁缝:“我的布料可以做两件衣服吗?”裁缝说:“可以”。这个人眼珠子咕噜一转,想,裁缝回答的这么利落,肯定是从中间赚取了好处了。于是就又问裁缝:“这块布料可以做3件衣服吗?”裁缝依旧爽快地说:“可以”。这个贪婪的人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不过我这么好的布料可不能让裁缝占我的便宜,于是便说:“我的布料可以做10件衣服吗?”这个时候,裁缝笑笑说:“当然可以”。这个时候此人终于放心了。心想,这块布料真的是物超所值,暗自庆幸,觉得自己真聪明。过了几天,这个贪婪的家伙兴高采烈地去取自己的衣服,结果发现,自己的衣服只能够穿在自己的手指上。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哈哈大笑。这个时候教师就进行总结说,这就是由于他想占小便宜,过于贪婪导致的,做人不可有贪心,否则生活会让自己吃亏。

三、自己演绎,理解知识

认真研究语文教材可以发现,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图片,这些插图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能够让学生理解这些图片中蕴含的语文信息;其次是能够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语文,找到语文与生活的连接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意义;最后,通过图画编故事,通过故事的编排,将语文知识融进故事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体会。如,在学习《赠汪伦》这一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对这节课以及课本插图的理解,自己编写出李白和汪伦的友情故事,不同的学生会编出不同的故事,这一教学方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研究语文知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故事教学,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体会,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度记忆。

结语

总之,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相关的故事有趣地开展实际教学,使得学生通过故事教学的学习既能够理解教学的重难点,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红阳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故事教学法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探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刍议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