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18-05-30李贝贝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新闻传播新媒体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的媒介与源头已经相比于传统媒体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巨大,各类新媒体相互交叉融合,对新闻传播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新媒体凭借其速度快、效率高、门槛低等特点在舆论引导方面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本文在分析新媒体融合态势下对舆论引导产生的作用,以此探究新媒体形势下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对策,为在新形势下舆论引导能够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一点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舆论引导;新闻传播

新世纪以来数字技术与网络发展迅猛,互联网生态催生的新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发展如火如荼,其凭借传播速度快、传播效率高、传播门槛低等特点,对舆论引导的格局变化影响深远。因此,如何把握新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运用其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传递积极舆论引导,是政府部门现阶段必须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形势下舆论引导的变化

(1)舆论引导成多元化发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领域中,舆论引导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的传播影响力与权威性,舆论引导往往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来进行传播。一个事件从产生、传播、发酵到消失,政府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就可以收获的不用程度的舆论影响,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只有政府控制住新闻传播源,就基本上掌握了舆论传播的导向。而新媒体下,大数据媒体呈喷发式增长,自媒体形势下的媒介相互交叉融合,舆论引导同样随媒介变化越来越难以控制,民众能可以轻松通过手机终端、互联网、社交平台等各类新媒体了解当前的舆论导向与具体情况,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的权威性就打了折扣。

(2)舆论引导传播速度快

大数据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等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形成,造成了信息技术的传播突飞猛进,依靠着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巨大开放性与自主性,舆论引导更像是一张铺满全球的交互交织的网。一旦某一点发生了重大事件,通过这张铺满地球的王,可以瞬间通过多线路、多路径进行传播。任何人都可以仅仅通过一部移动终端便可以瞬间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新闻传播。传播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介,信息的形成与传播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而这时间不长的延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闻本身的时效性与及时陛,而新媒体的舆论引导速度远非传統媒体可以比拟。

(3)舆论引导门槛低

传统媒体的新闻源一般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舆论引导门槛极高,政府也紧紧把握着舆论的动向与发展。而新媒体时代,借助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点,任何一位公民都可以零门槛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借助“一对多”的舆论传播机制,可以说,每一位持有观点者都是一名媒体源。

二、新媒体形势下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生态逐渐完善,公众的互联网意识稳步提升,同时,新媒体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则变得更加难以把握,面临的挑战增多,形势越加严峻。

(1)新老媒体融合传播,舆论引导难以控制

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上,一个事件未被处理好,就会瞬间产生舆论漩涡,会引发大规模的负面影响与评论。而如今,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传统媒体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时代保持同步,均不同程度地与新媒体会相互涉猎与影响,新老媒体融合传播,一方面,具备了老媒体的权威性与官方性;另一方面,又兼有新媒体的舆论传播新特点。两者交织在一块,会造成巨大的舆论引导潮,加之新老媒体不断在事件中互动评论,强大的交互性与连接性,不断推动事件本身的发展与进程,舆论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大,无论对于政府还是民众,控制舆论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2)网络影响现实,舆论引导存在隐患

新媒体形势下,巨大的网络平台点击量与转发量,会催生一个个新闻热点。当新闻热点传播到一定程度,借助网络的开放性与便捷性,就会造成不可控的局面产生。而新媒体的种种事件表明,当网络事件发酵到一定程度时,便不再仅仅为一桩虚拟事件,而是会演化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中,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与舆论压力。近些年来,网络影响现实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常见的“人肉搜索”,当事人的隐私与安全暴露无遗,产生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参与人,舆论引导都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3)新媒体语言暴力泛滥,舆论引导缺乏监督

新媒体新闻传播自身具有的特点,造成了新媒体平台上公众素质良莠不齐,情绪化表达严重,各类事件并未得到证实与证明,仅凭个人情绪化态度就将事件按照自我想象进行虚假信息补充,各种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无用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大肆泛滥,严重影响了舆论引导的信度与效度。而从今年来的标志性事件分析来看,网络舆论有时候并不能真正代表公众的真实意图。匿名性将公众的表达意识无限放大,缺乏制度约束的舆论表达越来越偏离真相与事实,对舆论引导本身造成的危害极大。

三、新媒体下发挥积极舆论引导的对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与阐述,新媒体下的舆论宣传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同时,在互联网生态催生下,其自身面临的挑战也愈加清晰。可以说,新媒体对舆论引导既有其促进的一面,又有其摧毁的一面。因此,把握新媒体特点,结合具体事件,理论联系实践,有针对性地将网络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积极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才是重中之重。

(1)政府在舆论引导中做好监督工作

相比于政府对传统舆论引导中的主导作用,新媒体下政府在整个舆论引导环节中产生的影响日渐式微。但政府把控舆论引导,发挥积极作用的原则不会变,因此,政府在舆论引导监管方面的责任更重了。一方面,政府要根据新媒体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对信息进行及时地监督与反馈,及时对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消息进行删除;另一方面,政府要采用大数据分析、在线监控系统、数据挖掘等新型的信息技术来对舆论进行预测、分析与引导,遇到不正确的引论,要及时进行积极引导,防患于未然。

(2)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理性表达

现阶段,公众的思想与境界相比于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舆论引导方面,政府要更加注重于“疏”而不在于“堵”。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公众进行理性表达,加强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建设,让理性思考盖过情绪化表达。针对公众受教育背程度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等复杂情形,政府叙有针对、有类别地对舆论进行积极引导。

(3)不断创新舆论引导手段,改变舆论引导观念

新媒体形势下舆论引导的传播源、传播途径与传播工具均与传统媒体有很大区别,因此,再使用传统媒体的管控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舆论引导的特点,产生的效果与意义不大。政府需要再把控住大的思想路线方针正确的前提下,大胆对舆论引导的方法手段、传播理念,投入收益进行革新,不断使用当前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与时代保持一致。不断创新,树立正确的舆论引导导向,从公众的利益出发,对观点不正确、事件不充分、语言不合理的舆论进行甄别与引导,必要时与当事人进行及时沟通,发挥新媒体的开放性与互动性,防止不良事件的进一步扩大。

(4)提高媒体人职业素质,控制舆论引导源

自媒体时代,虽然说每个人都是事件的“中心点”,但在具体的新闻传播中,一些“网络大v”、职业媒体人等人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普通民众。可以说,媒体人才是舆论宣传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当媒体人对事件的本末有清晰的认识并发表积极言论时,舆论引导自然会向积极的一面偏向;相反,一个不具有基本职业素养的媒体人往往会把舆论引导王不好的方面发展。在新媒体时代,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质,倡导健康的价值观,才能控制好舆论引导源,达到积极引导的作用。

政府部门必须要结合新时代新媒体的特点,思路清晰,把握舆论引导的脉络,才能应对新媒体下舆论引导的挑战,同时采取相应的策略,激发积极引导,发挥积极舆论引导作用。

作者简介:

李贝贝(1994.07-);性别:女,籍贯:安徽省阜阳市,学历:本科,毕业于(或者在读与)安徽财经大学;现有职称:学生;研究方向:新媒体广告。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广告学)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新闻传播新媒体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法制节目策划的再创新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