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推进研究

2018-05-30相雷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家庭

相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工作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件大事,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最直接、最切身的利益。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新特质,决定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不能简单“借用”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必须在理念与方法论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性和创新性要求。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当前,上海高校招收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生源学生比例逐年升高。该学生群体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二重性”矛盾日益突显,表现为物质消费上面临着合理需求与现实窘迫的矛盾、价值追求上凸显出崇尚理想与流于世俗的矛盾、心理行为上流露出自尊独立与自卑敏感的矛盾、学业态度上存在着追求卓越与缺乏动力的矛盾、生涯实践中表现为志向远大与能力有限的矛盾。因此,针对深入分析新资助体系下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题,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单一。作为教育方法中最经常采用的激励教育法,期望能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懂得“自强不息”、“自食其力”等道理。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激励教育并不能够像理论预期那样取得良好效果,这种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效果的外在表现并不明显,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甚至出现言行不一、虚伪掩饰等问题。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效l生差。家庭经济较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与公众期望效果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群体在思想、心理及行为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加强。比如,公众希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能够与其他学生群体一样,能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与其他学生群体一起进行无明显差异的共同教育。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针对l生不强。对于家庭经济较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体现在生活关心、学习帮扶与理论教育。真正能够体现教育差异性的心理帮扶和以素质技能教育为代表的其他教育相对较少,这也客观反映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主体缺乏。目前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体,除高校和部分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外,其主体的参与力度和积极性有待提高。其中,家庭教育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部分,作用发挥并不明显,这需要起引导作用的高校及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

三、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对策

(1)以经济资助为基础,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困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是当务之急。为资助工作努力创设优越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推动工作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创设优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形成大家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家参与资助工作的文化氛围,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安心的学习,更全面的发展。

(2)创新资助理念,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的渠道管理。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应以“服务人才培养,促进教育公平”为目标,着力构建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奖助学金等多项措施并举的资助模式,实现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的渠道优化,全面推进资助与育人的结合。

(3)以精神援助为重点,牢固树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支柱。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励志教育。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座谈会,对大家在学习以及生活上取得的成绩和心得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加强感恩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将内心的感恩意识向报恩或施恩的实际行动进行转化,渐渐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4)以心理扶助为支撑,精心营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阳光心态。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援助体系。除了某些专业人员以外,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也必须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有效方法,能够独立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还必须将心理咨询工作纳入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教学辅导体系之中,开展完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系统的心理咨询课程以及讲座。

(5)以学习辅助为手段,扎实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能力。要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德育为先的功能,建立特殊群体导师制。要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尤其是利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先进典型现身说法,这样更容易被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接受。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

(6)以就业帮助为依托,着力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持续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大、特征性强,同时其面临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相比较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其暴露的就业观念问题、就业经济问题、就业能力问题等更为明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针对性地生涯教育以及“一对一”有效的辅导才是最终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方法。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属于青年弱势群体,这一群体的物质与精神的状况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的未来,影响现实社会的稳定状况,也直接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和希望。因此,不断加强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