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武汉市城市旅游满意度因素研究

2018-05-30叶思诗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游客满意度武汉市

摘要: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于城市旅游研究的经验,分析了武汉市在城市旅游建设上中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交通优势。提出了限制武汉城市旅游满意度的基础设施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知名度因素等。并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策略和完善方法。得出了武汉市需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文化保护以及加大城市旅游宣传力度的结论。

关键词:城市旅游;武汉市;游客满意度

一、引言

城市旅游满意度是评价城市旅游建设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据研究,城市经济水平、环境保护程度、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游客是否主动到访等因素均会影响城市旅游的满意度。从供给方来看,提升城市旅游满意度,完善城市旅游建设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尤其是武汉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需要以新的驱动力来推动城市复兴。

二、武汉市城市旅游建设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

武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4个国家4A级景区。其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中下游,汉水与长江在武汉境内交汇,水系发达,湖泊和山峦众多。武汉市还拥有众多历史景观,如明楚王墓、钟子期墓等墓葬类景观;以及古琴台、晴川阁、宝通寺等古建筑。凭借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武汉还留存了许多民国时期建筑群以及红色史迹旧址。综上所述,武汉拥有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可以用于开发各种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

(2)经济发展基础

2017年,武汉市生产总值为13410.34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九。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武汉市钢铁、汽车、纺织、光电子等产业发展较为完善,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3)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全国交通的重要枢纽。武汉天河机场是中部地区首个4F机场,市内公路和高速公路网完善,全国至为重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京九线等在武汉市内交汇,为客源地的消费者出行提供了便利。

三、限制武汉市城市旅游满意度因素

(1)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因素

尽管武汉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塞,但市区内的交通建设却落后于北京、上海等地。截止到2017年12月,武汉轨道交通的运营线路共有7条,而上海已达14条。在本文的前期调查中,进行了昙华林——江汉路旅游路线实地考察,经历了公交车、地铁、轮渡这三种交通工具的换乘。这条线路覆盖的旅游产品丰富,能够满足消费者多种需求,但所需要的步行时间较长,换乘次数较多。

(2)城市生态环境因素

由于武汉市是重要工业基地,钢铁,汽车等产业的生产活动对武汉市内的大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2017年武汉市空气质量排名在74个重点城市仅位于第48名。武汉市内湖泊资源丰富,但由于围湖开发,围湖垦田等现象的产生,近几十年来湖泊面积缩减了百余平方公里,湖泊水质下降,严重影响了武汉自然旅游资源及多个城市公园景点的景观美感。

(3)城市文化底蕴因素

武汉是座历史悠久,充满人文韵味的城市。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开发过程中对文化保护的忽视,武汉市内的原生文化底蕴正在渐渐衰落。如闻名天下的黄鹤楼,内部早已变成了小商品市场,失去了“江山天下第一楼”的人文内涵,徒有建筑的外壳。加上排队等候时间长,门票性价比低等因素,不论是游客还是本地人对黄鹤楼的评价普遍不高。武汉最为著名的小吃聚集街道户部巷,许多传统汉味早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鲷鱼烧,毛血旺等外地热门小吃。而户部巷景区虽然有着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两侧却多为卡拉ok以及小鱼足浴的门店,平时也少有本地人涉足,成为了名存实亡的武汉标志景点。

四、满意度提升策略

(1)加大对旅游设施重视

在城市內交通建设的基础上,旅游开发商应当注重景区内的交通建设,将景区视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而不是简单景观节点的陈列。政府及旅游局也应当注意到旅游基础设施对于武汉市城市旅游所产生的短板效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或级别认定,促进武汉市内各旅游景区的交通、食宿、集散地等基础设施升级,以满足更新升级的消费者需求。

(2)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武汉已经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才能展现出城市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应当抓住武汉市入选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机遇,通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的手段,循序渐进地提高武汉市内空气和水源质量,利用武汉本有的城市公园和自然风景区,让武汉这座老旧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

(3)保护城市文化

对于武汉的遗产类景点,应当保持其纯净的文化体验,避免周边过度商业化。可以通过引进文化创意产业,相比较小商品市场而言既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又能强化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而对于特色街道类景点,它们是凝聚武汉生活气息之处,应当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保护,如举办活动展览,对老武汉的城市形象进行重新设计等等。要通过对城市文化的强调,使武汉虽地处四通八达的中部地区,却依然能保持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

(4)加大宣传力度

武汉市内优质旅游资源丰富,在升级旅游产品供给的基础上,也应当做好宣传工作。目前旅游市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武汉市也应当发挥自身的异质性优势,不再依赖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市场,而是对武汉市现有的多样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分类,让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推广到各类目标人群中。

五、结论与启示

武汉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人才、资金、政策等多方面都占有优势。应当抓住城市化的机遇,整合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时机整改城市环境,净化城市面貌;在发展过程中融合新兴文化产业强化城市形象;借助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力量增强城市知名度,从而提升武汉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作者简介

叶思诗(1995.08-)女,汉族,湖北武汉人,酒店管理本科17届毕业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作者单位:武汉商学院)

猜你喜欢

游客满意度武汉市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探讨
基于游客视角的石河子军垦游客满意度评价
游客对梵净山旅游景区满意度量表分析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旅游公共服务研究
上海松江区游客满意度调查和提升建议
基于游客满意的广东中医药养生旅游开发研究
武汉市汉南拟投646亿元建99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