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工作的施行效果及满意度评价

2018-05-29蒋立昀苏芬菊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内镜风险管理消毒

蒋立昀,苏芬菊

(1.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吉林 132013;2.贵阳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贵阳 550025)

近年来,各种内镜操作在临床应用更加广泛。由于内镜诊疗技术属于侵袭性的操作,整个诊疗过程存在感染风险,若出现内镜消毒不严格,可能诱发医院感染风险,因此,应用一定的管理措施促进内镜室管理质量提升,也可保障医护人员、患者生命安全与健康[1-2]。为明确风险管理的施行对内镜室感染控制工作的影响及满意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该院内镜室诊断、治疗的患者150例,将风险管理前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5例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5.12±5.21)岁;体质量51~76 kg,平均体质量(61.28±3.42)kg;将风险管理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75例作为观察组,男41例,女34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5.28±5.19)岁;体质量52~77 kg,平均体质量(61.34±3.51)kg。排除精神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及临床依从性差者。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对照组患者资料进行内镜室感染风险评估,找出致使内镜室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合临床经验及相关文献对危险因素筛选评价:医疗废物处理缺乏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不足,内镜2次污染等。针对总结分析危险因素,观察组患者施行风险管理干预:(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担任监督员,另选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任小组成员,每周跟随一岗位实地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与护士长沟通,加强对易错环节的督导、管理,将操作程序、检查标准列出,便于各工作人员的实施。(2)对内镜室布局进行规范,严格划分清洗消毒区、诊疗区、无菌储镜柜等,并配置流动式内镜清洗消毒装置。(3)加强对内镜室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并强化其风险意识与责任感,介绍内镜室常见的风险事件,如内镜清洗消毒不规范或二次污染、诊疗人员的职业暴露等,指导其正确识别与防范,保障医疗护理安全。(4)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通过分析潜在或显在的风险事件引发因素,制定出相应感染控制规范措施,对工作流程进行改进与细化,确保内镜及附件消毒清洗质量,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步骤。(5)加强诊疗工作人员自我防护的意识,指导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如戴帽子、口罩、手套等,每次操作前后均应严格进行手卫生消毒。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3]观察风险管理前后内镜监测合格情况,包括水槽、内镜腔、内镜表面及附件;比较管理前后患者感染率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其中职业暴露包括锐器伤、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对比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对内镜室管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技术等内容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2 结 果

2.12组内镜监测合格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水槽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内镜监测合格率的比较[n(%)]

2.22组感染率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结果比较 观察组感染率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感染率及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结果[n(%)]

2.3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内镜室管理、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等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满意度结果比较分)

3 讨 论

内镜室感染控制工作具有动态性、连续性、直接性等,若出现医院感染情况将致使患者之间或者与医护人员之间产生交叉感染,造成医院严重经济损失,威胁患者与医务人员健康及安全[4]。内镜室属于向临床科室提供诊断、治疗的一个科室,其管理质量高低将对医院临床医疗护理质量产生影响。为确保患者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内镜室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目的在于对医院感染风险进行有效规避,并建立长效管理控制机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从而保障诊疗工作者与患者的安全[5-6]。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内镜监测合格率均较对照组高,且水槽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感染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也显著降低,且生物性、化学性污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阮彩琴[7]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风险管理应用之后,可有效提高内镜生物监测的合格率,患者感染风险降低,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率下降,患者临床满意度升高。近年来,人们维权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服务要求逐渐提升,护患纠纷发生率也逐年升高,对医院的整体形象、治疗与护理工作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医疗单位需在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即潜在的风险予以识别、评估,之后采取相应措施干预,从而促使医护人员工作时风险发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使患者安全、稳定感升高[8-9]。内镜室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常面临的问题:(1)清洗或消毒内镜附件、内腔、表面等操作不合格。(2)由于轻视消毒、清洗造成内镜设备二次污染。(3)缺乏系统化风险管理制度。(4)清洗消毒流程欠缺规范质量监管机制。(5)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缺乏,手卫生执行力度弱,职业暴露情况出现等[10-11]。

通过对内镜室的医院感染风险、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感染控制风险管理方法,目的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诊疗质量,保障患者、医务人员健康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之一是促进内镜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医院管理者可定期对内镜室工作者施行专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培训,促进医务人员操作技能的提升,诊疗安全性增加;培训结束后对掌握程度考核,使考核成绩同绩效挂钩,提高工作人员重视度[12-13]。其次,组织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学习,促进风险防范意识的提高,从而使医务人员认知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4-15]。此外,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建立监察机制与自查报告奖励制度,促进医务人员自查风险隐患意识的提升,相互监督意识增强,降低医疗风险的发生率,保障诊疗质量[16-17]。风险管理措施之二是完善相应内镜清洗消毒制度。按照《内镜清洗消毒规范》相关规定重新布局内镜室,配备专门内镜存储与清洗消毒室,设置专业清洗消毒设备,并设立专门管理人员对消毒液、酶液、口垫等相关耗材进行感染控制管理,降低内镜及附件的二次污染率[18]。风险管理措施之三是建立健全诊疗操作管理机制。内镜诊疗过程严格要求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操作,并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手卫生,避免出现职业暴露[19]。其次,诊疗操作过程医务人员需严格坚持无菌原则,依据规章制度按流程进行操作,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20]。由于风险管理措施的进行,有效地降低了内镜室医院感染率,从而促进患者临床满意度,医院整体竞争力也得以提高。本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对管理效果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应用于内镜室进行感染控制,可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控制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莲芬.加强内镜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8(5):3-4.

[2]朱遂美.临床护理路径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99-3301.

[3]王新华.护理质量管理用于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150-151.

[4]蔡晓美,任艳蕊,左绪艳,等.消化内镜室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与预防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0):2396-2397.

[5]胡银清,李花林,贺诗荃.消化内镜护理风险评估及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14):1292-1294.

[6]郭桂珍,魏嫦,桌雅云.集约化管理在内镜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7):117-118.

[7]阮彩琴.规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14(3):262-263.

[8]明细爱.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101-102.

[9]亢媛,黄福秀,亢君.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87-2189.

[10]杨嫦娥,席宏,刘变英,等.五常法管理模式在消化内镜中心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366-367.

[11]叶卫红,王一茜,张云琴.护理风险管理在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0):133-134.

[12]成昕晔.规范化管理对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状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6,8(5):275-277.

[13]张莉.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内镜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1(13):94-95.

[14]尚晓辉.内镜室开展控制患者医院感染风险评估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1):25-27.

[15]常桂芝.内镜室感染因素探讨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6):283-284.

[16]钟晓,汪东篱.风险管理在ICU 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22):4205-4207.

[17]曹莉,宋林生.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J].当代医学,2015,21(10):12-13.

[18]康炜骠,罗育新.耳鼻喉门诊内镜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剖析及干预措施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8):2831-2832.

[19]孙宏.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内镜室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0(26):172-174.

[20]肖喜云,陈莲,梁莹.风险评估在内镜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5):248-249.

猜你喜欢

内镜风险管理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