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研糖化血红蛋白床旁检测分析仪的性能评估*

2018-05-29李新华马凯惠张宪党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精密度分析仪糖化

李新华,赵 珂,魏 芳,马凯惠,张宪党△

(1.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济南 250062;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济南 250000)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机体血液中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两者结合呈不可逆,其结合速率与平均120 d寿命的红细胞糖化量呈正相关,临床HbA1c水平可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作为糖尿病筛查、诊断、长期血糖控制、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1-3]。本课题组研发一款HbA1c床旁检测分析仪,基本原理是采用显色型亲和层析法,在3~5 min内实现HbA1c定量检测,更加方便、快捷、准确[4]。本研究对自研HbA1c床旁检测分析系统进行方法学评价,与美国Bio-Rad公司D10型HbA1c分析仪进行对比分析,为该仪器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及社区糖尿病筛查患者82例,年龄35~75岁。健康对照组为104例健康体检者,男56例,女48例,年龄22~66岁。所有研究对象分别抽取2 mL静脉血,置于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试管中,充分混匀,2~8 ℃保存。同一标本分别由2种仪器检测1次,1周内完成。

1.2仪器与试剂 D10型HbA1c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试剂批号R1:AA50235,R2:20236)、质控品(批号:33910,L1:5.4%;L2:9.9%)、校准样品(低值样品(level 1,批号AA50119,标定值为5.4%)、高值样品(level 2,批号AA50120,标定值为10.1%),中值样品(level 3,低值和高值等量混合,标定值为7.75%)。自研HbA1c床旁检测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试剂批号160318)和质控品(Bio-Rad批号:33910,L1:5.4%;L2:9.9%)[4]。

1.3方法

1.3.2相关性试验 选取82例新鲜抗凝全血分别在2种仪器上检测HbA1c并进行比较。以自研仪器检测结果(Y)对Bio-Rad D10检测结果(X)的直线回归方程:Y=bX+a,b可接受范围为0.095~1.05,相关系数R2>0.95,偏差符合率大于或等于90%(允许偏差:±3.5%)。

1.3.3参考值范围试验 选取10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血糖、血脂、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均正常;心电图、胸透、彩超无异常;排除标准:6个月内手术史、4个月内输血/献血史、妊娠者。采用自研仪器检测健康者HbA1c水平。

1.3.4干扰试验 每组取3例全血标本,分别收集高中低3个水平的果糖胺、葡萄糖、维生素C、总胆红素、血红蛋白F(HbF)、三酰甘油进行检测。干扰物质分别为:(1)果糖胺:20、10、5 mmol/L。(2)葡萄糖:100、50、25 mmol/L。(3)维生素C:40、20、10 mg/dL。(4)总胆红素:120、60、30 μmol/L。(5)HbF:20、10、5 mg/dL。(6)三酰甘油:20、10、5 mmol/L。

1.3.5校准品试验 全部校准品分装后于4 ℃保存,各水平标本每天取1管,检测之前充分混匀。仪器校准、质控测定,结果在控后进行常规操作。依照EP10-A文件[5],各标本每天按照中、高、低、中、中、低、低、高、高、中的顺序进行检测,检测5 d。第1个中值为检测起始用,不作统计,其余9个数据中的任何1个不合格都会使该批标本的全部数据作废,须重新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及实验室专业评价软件1.82版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位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离群点分析 横坐标为靶值浓度,纵坐标为测定值与靶值浓度偏差,每天校准品的测定值均标于图上,进行离群点观察,精密度初评。结果显示:无离群点、精密度良好。见图1。

图1 HbA1c离群散点图

2.2线性评价 横坐标(X)为靶值,纵坐标(Y)为测定值,将低、中、高3个校准品靶值以X=Y绘制参考线,低、中、高3个校准品连续检测5 d的结果均值绘制测定线,与参考线比较,对线性、偏差进行初评。结果显示:线性良好、偏差小。见图2。

2.3偏差分析 偏差以校准品各浓度连续检测5 d的结果均值与其对应靶值之差计算,均未超过设定的范围,判断临床均可以接受。结果显示:高、中、低3个浓度校准品的绝对偏差分别为―0.05%、―0.03%、―0.01%,远低于允许偏差,均可接受。见表1。

2.4多元回归分析 根据5 d所有数据计算截距、斜率、非线性、漂移,作回归分析和t检验。HbA1c测定截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靶值有恒定误差(t>4.6,P<0.01);斜率、非线性、漂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0.05)。见表2。

图2 HbA1c线性图

表1 偏差分析(%)

表2 HbA1c多元回归分析

注:与靶值回归分析截距比较,*P<0.01

2.5总不精密度分析 HbA1c低、中、高3个校准品的总不精密度(CV)分别为1.298%、0.906%、1.014%,远小于美国糖尿病协会规定的5%允许误差范围,临床均可接受。见表3。

表3 HbA1c总不精密度分析

2.6精密度试验 自研仪器检测高值与低值全血标本和质控品,批内与批间不精密度均可接受。见表4。

表4 精密度试验结果

2.7相关性试验 2种仪器检测HbA1c的结果高度相关。自研仪器(Y)对Bio-Rad D10(X)的直线回归方程:Y=1.004 9X―0.041 1(R2=0.998 2,P<0.001),预期偏倚0.06,相对偏倚0.83%,偏差符合率100%,自研仪器与Bio-Rad D10的对比试验达可接受范围。见图3。

图3 2种仪器检测HbA1c结果的相关性

2.8参考值范围 自研仪器检测104例健康体检者,HbA1c平均值为5.3%(95%CI:4.7%~6.3%),检测范围3%~18%。健康体检者以每10岁为年龄段分为5组,即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各组HbA1c平均值分别为5.1%、5.2%、5.3%、5.4%、5.4%。见表5。

表5 自研仪器检测健康体检者的HbA1c值

2.9干扰试验 分别在全血标本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果糖胺、葡萄糖、维生素C、总胆红素、HbF、三酰甘油进行检测,各干扰物对HbA1c的变异系数分别为:果糖胺小于或等于1.60%、葡萄糖小于或等于0.90%、维生素C小于或等于0.40%、总胆红素小于或等于1.50%、HbF小于或等于1.80%、三酰甘油小于或等于1.10%。见表6。

表6 不同干扰物对 HbA1c检测的结果或%)

3 讨 论

自研糖化血红蛋白床旁检测分析仪采用显色型亲和层析法,检测总HbA1c和总的非HbA1c,经过系统校正后获得HbA1c检测结果,不受血红蛋白变异体影响[6]。该方法是目前检测HbA1c的常用方法之一,曾经应用于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7]。

本研究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颁布的部分文件,对自研HbA1c床旁检测系统进行性能评估[2,5,8-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研仪器检测HbA1c的高值、中值、低值偏差与总不精密度均在允许范围,多元回归分析中斜率、非线性、漂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该仪器检测HbA1c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而截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与靶值有恒定误差(t>4.6,P<0.01)。精密度试验显示自研仪器检测HbA1c批内与批间不精密度均可接受(均CV<1.50%),重复性较好,结果稳定。相关性试验证实2种仪器检测 HbA1c的结果显著相关(R2=0.998 2,P<0.01),预期偏倚0.06,相对偏倚0.83%,偏差符合率100%,处于可接受范围。果糖胺、葡萄糖、维生素C、总胆红素、HbF、三酰甘油等常见干扰物对检测结果影响小(均CV<1.80%)。HbA1c水平主要与血糖相关,但也受年龄、性别、药物、异常血红蛋白、贫血、红细胞增多等因素的影响[11]。该仪器参考值范围验证在选取健康体检者时也考虑上述影响因素,HbA1c参考值范围为4.7%~6.3%。

综上所述,自研糖化血红蛋白床旁检测分析仪检测HbA1c的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等各项指标性能均符合临床要求。同时该仪器操作方便、准确度高、重复性好,且每例标本可独立操作,不产生携带污染,适合于急诊及床旁检测。

参考文献

[1]于秀娟,欧超伟.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930-4933.

[2]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8):673-678.

[3]ADA.Executive summary: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3[J].Diabetes Care,2013,36(Suppl 1):S4-S10.

[4]李新华,赵珂,魏芳,等.显色型亲和层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建立及性能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6,24(10):882-886.

[5]National Committee for Laboratory Standards.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clinical laboratory methods:EP10-A[S].Wayne,PA,USA:NCCLS,1998.

[6]宋智心,徐国宾,马怀安,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标准化现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497-500.

[7]JOHN W G.Haemoglobin a(1c):analysis and standardisation[J].Clin Chem Lab Med,2003,41(9):1199-1212.

[8]National Committee for Laboratory Standards.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method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EP5-A2[S].Wayne,PA,USA:NCCLSI,2004.

[9]National Committee for Laboratory Standards.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EP9-A2[S].Wayne,PA,USA,NCCLSI,2002.

[10]National Committee for Laboratory Standards.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a statistical approach;approved guideline:EP6-A[S].Wayne,PA,USA:NCCLSI,2003.

[11]费小蔷,蒋伏松,陆志强.糖化血红蛋白的基础与临床应用[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9):5966-5969.

猜你喜欢

精密度分析仪糖化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副波长对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清蛋白精密度的影响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Phosphatidylinositol-3,4,5-trisphosphate dependent Rac exchange factor 1 i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绝经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冠状动脉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关于重复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商榷
应用NCCLS EP5-A2文件对AU5811全自动生化仪进行精密度性能评价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