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丽来 渐变真实的自我

2018-05-22唐依敏

北京青年周刊 2018年19期
关键词:宝丽来机型摄影

唐依敏

@欢岛:一次成像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数码摄影风潮的今天,一次成像除了是一种摄影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什么让你愿意一直坚持使用一次成像技术来记录生活?”

“直接,性感,不可替代。”

这三个词是摄影师欢岛对于一次成像技术的描述,如同她热衷于用宝丽来拍摄各色的人物一般,呈现“真实,有趣,性感的自我”,这也是那一张薄薄的相纸带给她的怦然心动。对于欢岛来说“摄影就是当下潜意识的一种正面的占有欲,占有时间,占有美,占有对面某个人的某种情绪,因为它们都终会消逝。一次成像的方式让这种记录在瞬间呈现,这种通常来说数码摄影才具备的特质在胶片上呈现,往往很惊喜,更有存在感和影像的深邃度。”

当摄影师占有了美,相纸占有了光影,回首那些凝固于胶片上的瞬间,或许也会成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瞬间。

欢岛

专业摄影师

2015年1月开始使用宝丽来拍摄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欢岛

Q: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宝丽来或者说是一次成像技术的?

A:有一次拍摄商业工作的时候朋友带了一个宝丽来相机和胶片记录现场,我尝试给模特拍摄了几张,发现很有趣,当时的感觉是非常快速,非常贴近我最初喜欢摄影简单直接的感觉,从那开始就一直在用宝丽来拍摄了。

Q:目前在使用的机型是什么?

A:One600 Job Pro和Polaroid Original新款OneStep2。

Q:等待显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会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做什么吗?

A:不会特别做什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过了一会再看,咦,这是我们刚才拍的吗?好惊喜。

Q:有没有你自己的关于一次成像的趣事?

A:有时候我会把相机给模特,自己扮演“被拍”的角色,这样的“角色互换”让拍摄对撞更有趣。

Q:目前有没有几张你用一次成像技术拍摄的照片是让你自己印象很深刻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A:一位很有哥特风格的造型师女孩和她的朋友还有两个孩子,我在一个秀场外面看到他们,立即邀请他们拍摄,这画面又发生在北京很有穿越感也很超现实。

Q:你会经常翻看自己拍的照片吗?有什么样的感觉?

A:我会把照片放在一个相册里,既是记录,也可以说是一本作品集。感觉就是“不知不觉竟然拍了这么多”。

Q:你觉得一次成像技术在摄影史或者说历史上担任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A:个人觉得是不可替代的,一次成像把传统摄影需要冲洗的过程变为当下显影,这个时间周期使得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在当下即看到成果,改变了人们对摄影的认识,更成就了一种经典的流行文化。像Andy Warhol等艺术家的一次成像作品具有的强烈娱乐气质也迅速引领了时尚风潮。

@我是某某君:宝丽来是一种分享的途径

我把宝丽来当成一种分享自己想法、心情和所看到的人事物的一种途径吧。

对于生活在科技时代的人们,用手机互传电子的照片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但是宝丽来的复兴,给了我们一种更加温柔也更富有温度的照片传递方式。

對于@我是某某君来说,宝丽来已经成为了一种分享的途径,“我的理解里面一次成像是一种立刻得到一张可以分享的照片,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分享的物体,并不只是像手机拍摄之后大家互传照片一样,而是可以实实在在把照片送给身边的人,拉近身边的人的距离。一次成像还有个特点是所见即所得,每一张都不一样,并且不可更改。无论拍得好看与否,你得到的照片就是摄影者按下快门那一瞬间在取景器里所看到的景象,然后变成实体与他人分享。”

而这样将瞬息化为永恒的魔法,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它独特的存在意义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温度。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我是某某君

Q: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宝丽来或者说是一次成像技术的?

A:在微博上看到有博主推送了宝丽来的相关资讯。

Q:你自己亲自用宝丽来开始记录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契机,怎么开始的?

A当时看到相关资讯以后详细了解了一下,觉得很神奇,自己也可以拍拍看。一开始只是比较感兴趣,现在可以说是兴趣爱好了吧。

Q:能想起来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用一次成像相机的吗?觉得自己目前拍了有多少张照片?

A:2017年1月份开始使用宝丽来相机的。目前大概拍了有1000多张左右的宝丽来照片吧?没有太详细统计过,但是应该有。

Q:目前在使用的机型是什么?或者说都使用过什么机型?能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它们的特点吗?

A:目前正在使用的机型是Polaroid SX-70 ALPHA,Polaroid 670-S,Polaroid 690,使用过的也是这几台。这三台机器都是可以折叠的型号,并且都是单反结构。

Q:你觉得它跟现在这种电子的拍摄技术有什么区别?

A:最大的区别当然是实体和非实体的区别了。即使把数码照片打印出来,也没有那种能够立刻把所见的东西变成实体拿在手上的惊喜感吧。

Q:还记得你第一次用宝丽来或者一次成像技术拍摄下来的照片是什么樣子的吗?

A:我的第一张宝丽来是一张吉他的照片。有点手抖,对焦也不是对得很清晰。

Q:你觉得接触宝丽来之后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吗?

A:最大的改变就是穷了很多(笑)。现在看到什么好看的或者有趣的,只要是有意思的就会拍。

Q:目前有没有几张你用一次成像技术拍摄的照片是让你自己印象很深刻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A:不是比较好看的,但是应该是比较有印象的一张了。这张照片是我某次回到儿时住的机关大院附近闲逛时拍的。那天闲逛,走到了一处老年干部离退休活动中心,里面有个老爷爷在整理活动室,然后聊起来发现老爷子以前居然认得我们家长辈,还跟我说了一些趣闻轶事。最后我给他拍了一张照片,送给他。送给他的照片是相机里的最后一张,于是走了以后换了一盒新的。结果新的那一盒相纸的试机黑卡写的是“tell me a story”,觉得非常应景,就拍了下来。

Q:你觉得一次成像技术在摄影史或者说历史上担任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A:一次成像技术在拍摄后仍然需要冲洗胶卷才能得到影像的年代可以说是黑科技一样的存在吧。在那个拍照还要洗晒好几天胶卷的年代,即影即有马上得到照片,在当时应该是非常便利的一种技术。由于它可以马上得到一张可以分享的照片,极大方便了人们记录身边的事物。无论是需要即时取证,还是医学、工业用途,或者是在社交场合交换照片,甚至只是捕捉身边的点点滴滴。这些一次成像技术都可以做到。而这是在数码摄影技术登上历史舞台并且成熟之前无法被取代的。即使在今天,这样的技术也足够神奇,并且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是某某君

学生

2017年1月份开始使用宝丽来拍摄

@Alice_Field:宝丽来不能逆转,就像时光

我不管拍了什么,都是我生命最真实的映像。

不可控,很多人是因为那等待的几分钟爱上宝丽来的,又或者说是爱上等待之后未知的未来。“宝丽来其实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比如显影温度,夏天温度过高会泛红,冬天显影温度过低会泛绿、很多火焰纹甚至冻结。你没办法以固定参数来拍摄,全部靠经验和环境化学作用,显影结束可能是你的预期,惊喜或失落。”

那人们又为什么会依赖这样不可控的空气,温度和药剂间的奇妙化学反应?大概就像Alice_Field说的那样吧,“宝丽来不能逆转,就像时光。”

Alice_Field

自由职业

2017年4月份开始使用宝丽来拍摄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Alice Field

Q:你自己亲自用宝丽来开始记录生活是什么样的契机,怎么开始的?

A:初春时候朋友说要去赏樱,然后我就不想着怎么收拾行李,却先买了一架sx70和五盒相纸。本来以为拍完一组樱花再收藏一架古旧的相机就会心满意足,宝丽来却成了我长久的相伴。拍完樱花又去了37度的海滩曝晒,最初的这5盒相纸就成了“四月的樱花和岛屿”。

Q:能想起来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用一次成像相机的吗?觉得自己目前拍了多少张照片?

A:应该是17年4月初,到现在刚好一年多,拍了七八百张吧,有一些是拍了就送给别人了甚至不知道显完影是什么样子。

Q:目前在使用的机型是什么?

A: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朋友(施维攀,宝丽来资深玩家)改造的透明壳蓝钮690金鸡,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台,还使用过sx70original和690slr。

Q:等待显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会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做什么吗?

A:等待显影的时候,脑海里会反复回放按下快门那一刻你眼前所框住的风景,会思考你刚刚拍摄时的光线,焦距,构图,环境温度等等一系列参数是否能满足你预期的显影效果,当然这些都是闪念,几秒钟甚至毫秒。因为宝丽来拍完最好避光,你不能看相纸,那么你只能闲散的看看周围的风景,旁边看风景的人,理一下被风吹乱的头发或者由着它乱去,每一次顺畅的呼吸都是对生命存在的享受。

Q:说说你自己理解的宝丽来或者说一次成像技术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它对你有多重要?

A:记忆,年华,过往,真实,印证。今天的我又比昨天老去了一些,如果我再不为自己做些什么,时间就这么匆忙的过去了吧。至少我要看的风景和看风景的我都有相机陪伴。

Q:有没有你自己的关于一次成像的趣事?

A:过年陪家人造访奶奶的旧友,之前两家是邻居,少不了的父辈们也就聊起了过往,他们说小时候就站在屋前拍过照片,姑姑在中间,爸爸在右边,伯伯在左边,他们比划着站好了位置,我打开宝丽来说“看这里”,然后同一个场景拍了3张。儿时一直相伴的朋友,终究在几十年后难得相见,拍拍肩膀就是千言万语难咽,一个拥抱比寒喧来得更深情。一盒相纸8张,每个人各自拿了觉得珍藏的反复端详。

Q:目前有没有几张你用一次成像技术拍摄的照片是让你自己印象很深刻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A:第一次自拍的自己,完全不知所措,按下快门碰了脚架,片子是晃的,人是慌张的。但是过去的我就是那样的吧,匮乏自信,缺失言语。

@杨肇霖:一次成像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语言

我不会离开一次成像的,我会抱着我的相要一直走下去的。

“打开,构图,对焦,快门,静置,微笑。”一张宝丽来诞生了,杨肇霖是这样描述一次成像带给他的仪式感的,等待时间里几乎要突破心房的期待和二次创作带来的新生成了人们热爱宝丽来的瞬间,“我是过一段时间就把片子整理一下,会发现很多废片,我就把它们剪了,拼贴成一张照片。无聊的时候,躺在床上就可以干这种事情。”

也许我们有办法定义这种一次成像的摄影方式,但是宝丽来究竟是什么呢?“像跳跳糖,甜,有趣,每天不能多吃。”

杨肇霖

宠物摄影师

2017年10月开始用宝丽来记录生活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杨肇霖

Q:最开始是怎么接触到宝丽来或者说是一次成像技术的?

A:怎么说呢算是顺理成章吧,本科专业摄影到后来接触胶片相机,每种机器都想尝试一下,就买了一台宝丽来。

Q:那自己亲自用宝丽来开始记录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契机,怎么开始的?

A:每天记录生活应该是2017年的10月10日,2017年我毕业,找到工作,开始赚钱后就想要找一种方式来记录我的生活。

Q:目前在使用的机型是什么?或者说都使用过什么机型?能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关于它们的特点吗?

A:SX-70和690还有一台粉粉的600,没啥特点吧。SX-70就买70的纸6开头的就买600的相纸。

Q:等待显影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会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做什么吗?

A:会想吧,想象最后的结果,在短暂的时间里抽烟?喝水?读书?但是不会太在意它。

Q:说说你自己理解的宝丽来或者说一次成像技术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它对你有多重要?

A: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拿起相机,想我所想,拍我想拍,最随便的一段时间。

Q:你觉得它跟现在这种电子的拍摄技术有什么区别?

A:是一种更加容易接近的表现方式,没有任何门槛,基本的技术和操作很简单,非常容易上手。

Q:还记得你第一次用宝丽来或者一次成像技术拍摄下来的照片是什么样子的吗?

A:地铁,在买完相机回家的路上。

Q:是什么让你愿意一直坚持使用一次成像技术来记录生活?

A:仪式感吧,打开,构图,对焦,快门,静置,微笑。

Q:你觉得接触宝丽来之后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吗?

A:钱少了,心满了。

Q:一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让你产生冲动用相机记录下来?

A:在我身边的任何事情!我想拍,就拍了。

Q:可能和电子的照片不同的是一次成像技术让我们得以迅速的留下紙质的照片,你会经常翻看自己拍的照片吗?有什么样的感觉?

A:会的,会傻笑居多,想当时的一些故事会尴尬会傻笑。

Q:你觉得一次成像技术在摄影史或者说历史上担任了一种什么样的角色?

A:很棒的甜品。像跳跳糖,甜,有趣,每天不能多吃。

猜你喜欢

宝丽来机型摄影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不可小觑的4K机型,着重亮丽的色彩还原 光峰A300
渐趋成熟的旗舰机型 艾洛维V10
用Lightroom添加宝丽来边框
宝丽来DIY相机
新一代宝丽来相纸上市
Scania公司的2款基本机型
“Plao”是一种态度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