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2018-05-21钟霞

读天下 2018年1期
关键词:战略思考

摘 要: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基本国情出发,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相适应,整体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战略任务。基于此,本文针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进行探讨与思考。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战略;思考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辦分离。

一、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稳步推进,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及目标

(一)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一个政府的良好运作首先取决于政府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政府必须明确自己擅长的事务,确立自己的职责范围。政府不可能对整个社会实现全面细微的管理。如果政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事务中去,成果必然难以保证,投入资源的运作是低效的。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政府职能范围的有限性。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效能和效率。

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社会事务的不必要干预,利于中介组织的成长。社会领域并不是政府的长项所在。社会领域的有效运作首先取决于政府的不必要干预。推进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事业单位、市场中介组织的成长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其活力也将日益显现,这必将减少政府的干预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将更多地关注其核心事务,为提高效能和效率提供了保障。政府对自身管理机制的改革,如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大部制改革、精简机构、减少行政层次等有效实施也必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 满足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需要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了1000美元,这个时期是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公共服务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其提供公共服务的有限能力使其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限与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经常讨论的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深刻反映了这一矛盾。除供应需求量之间的矛盾外,公共服务的结构也存在问题。如政府对于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投入不足,对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投入不足。总之,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进程,落后于国际水平,公共服务的滞后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稳固发展。因此公共服务对国家发展影响重大。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对中国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意义至关重要。

(三)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促进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市场运作的效率在不断提高,企业成为了市场的重要主体。但是,政府仍在市场领域仍然没有退出来,政府仍在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地方保护主义、信贷干预、对生产要素实施价格管制、招商引资等等。政府过多地介入市场,介入经济运作,成为了市场活动的运动员,这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能力,削弱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中国房地产的现状深刻反映了这一现象。政府涉入土地市场拍卖土地,参与市场运作,造成了房价调控政策执行屡屡不利。

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为主,这与政府对市场领域的干预有重要关系。长期以来,政府对生产要素实施价格管制,导致生产要素与市场的距离隔远,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偏低,这为粗放式经济提供了成长土壤。政府对这些生产要素放松管制,拉近生产要素与市场的距离,促成这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将促成资源的高效利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可有效制止审批权力滥用,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的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使政府更关注核心事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了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造成的时间成本和其他成本,促成了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四) 应对全球化挑战,适应全球改革浪潮,提高国际竞争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资本全球化日益加速,跨国公司蓬勃发展,国际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深入,中国作为成员,政府必须遵循规则行事,政府管理必须加快与世界接轨。当今时代经济上呈现全球化这一重要趋势,政治上呈现多极化,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能否在国际竞争中领先,政府自身的效能和效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竞争力。近年来,外国投资者除了对中国的市场密切关注外,其对中国政府的竞争力也越来越关注,而政府的竞争力集中表现在政府服务市场和社会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其持续时间长,改革力度大,席卷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各国政府改革的指导思想、方法路径不尽相同,但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和效率,力图提高整个国家在世界竞争中的竞争力。中国必须迎头赶上,在政府管理方面走在前列,这样才能保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取得竞争优势,确保竞争中的胜利。

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 坚持核心问题导向

坚持核心问题导向,实行政企、政事、政市、政资等四个分开,方可使市场基础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于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思想,强化行政审批改革,积极履行政府许可法,促进政府权力的进一步规范。根据权贵统一原则,对职责范围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层级的权责。政府不能垄断包办企业、代替市场主体行为,坚持该管则管、可管则管,不应该管、管不了的事情,由企业负责的事情,必须交由企业自主决定,使社会组织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二) 健全经济调控

健全经济调控,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与调控体系。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发展关口,城镇化、农业化、工业化正在逐步完善,产业、地区与城乡的关系正在变化,经济发展将要迎来崭新的一页,对于环境与资源、人口与就业等问题,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促进经济快速、良好发展,避免出现较大经济波动,必须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提升政府针对性、有效性与预见性。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必须认真履行宏观调控政策,将国民经济发展、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作为改革基本目标。正确处理好发展与改革之间的关系,将国民经济发展作为改革主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协调平衡,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控制供给与膨胀问题。尤其对于国家计划、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一系列问题,为降低微观经济干预,严格政府投资行为,有效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完善宏观调控机制,把准调控重点、调控时机与调控力度,科学化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间接调控为主,行政手段手段为辅。

(三) 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按照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进市场监管职能,健全市场监管体系。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制定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执法扰民、执法争利的问题;要健全市场监管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信用體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特别要加强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努力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推动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管。

(四)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政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诉求表达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维护群众利益和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出发点;坚持依法办事,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

协商、疏导等方法,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要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反贫困政策,切实维护社会公平;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确保公共安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社区和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服务功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造稳定、文明、和谐、向上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采取得力措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公共需求。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要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总量和质量,使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使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要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服务模式,建立有效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包括社会性公共支出为主的公共服务支出模式,覆盖面广、水平适度、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科教优先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

四、 总结

总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地位,要有效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具有战略意识。从战略高度认识改革,才能从整体上有效推进改革。而战略的实施不仅应关注每一项战略,也要关注这些战略之间的整合,关注战略系统的完善,关注战略与细节的完美结合。这样,必将有效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服务型政府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唐铁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前沿问题[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2]李军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重要问题解析[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3]邹艳丽.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07).

作者简介:

钟霞,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三星中学。

猜你喜欢

战略思考
基于SWOT分析的VR平台的战略选择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国外交战略需大调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