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5-21青海师范大学殷亚美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科书资料教材

青海师范大学 殷亚美

教科书助读系统是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教科书助读系统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只有正确认识助读系统,真正了解助读系统,才能事半功倍,更好地教学,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

1.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含义

助读系统,顾名思义,以“助读”为核心,旨在教材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它可以采用文字形式,也可以结合配置一些图表。具体表现为目录、单元导语、课文导读、文中提示语、插图、图表、注释、资料袋、阅读链接、生字表、词语盘点、词语表等等。可以说,一切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是助读系统的根本任务,也是助读系统的功能。

2.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地位

“助读系统”和“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统称教材的四大系统。助读系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习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在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和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使用现状

1.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使用情况调查

为准确了解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使用情况,随机选取某城市100位小学语文老师参加此次调研。调查结果如下:

表1 助读系统认识

表2 助读系统作用认识

表3 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2.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通过表1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助读系统的理解不全面,调查研究显示只有3%的人非常了解,24%的人比较了解,还有大多数老师不了解助读系统。

其次,不够重视助读系统。表2显示只有2%的人认为助读系统有很大的帮助,22%的人认为有较大帮助,剩下7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者没有帮助。

再次,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中,以课程标准、教学用书为依据的占大多数,使用目的极具功利化,不能正确理解助读系统。

三、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使用的对策研究

针对此次调研发现的问题,只有找到正确的解决策略,才能改变助读系统的尴尬局面。

1.教师正确理解助读系统

教师对于教科书的构成以及每部分功能的正确认识很重要。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语文助读系统,了解助读系统的构成、功能,能够正确理解助读系统存在的意义,真正让助读系统发挥最大的价值。

2.重视助读系统,带动学生主动使用

助读系统作为教材四大系统之一,其作用不容小觑,但很多助读系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正因为教师的忽视,容易让学生产生助读系统无用的错觉,从而不重视助读系统,甚至忽略了这一部分,因此必须从教师这一环节入手,让教师足够重视语文助读系统。

3.切勿功利化,符合教学设计

教科书助读系统最忌讳急功近利,教学要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培养,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既不偏离教师的教学目的,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明确使用目的。大多数学校老师给学生选择的辅助资料都是直接明显的知识点,忽略了具有辅助作用的图画等不明显的资料。这种极具功利化的资料其实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选择资料的时候,要综合选择各种资料,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资料的选择要正确。资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发展,具体的资料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所选的内容要与课文本身相关,否则就失去了助读系统辅助阅读的意义。第二,要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相符。第三,要根据自己的需求为学生选择资料。第四,资料不是越多越好,要选择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准确理解兴趣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学习,才能发现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主动借助资料解决疑惑。助读系统知识比较分散,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学习。

其次,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有了兴趣,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助读系统学习兴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巧用目录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整本书的学习兴趣。第二,善于运用单元导语、课题导语,引导学生找出重点,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南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第三,善于利用插图的魅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中的插图常常被忽视,很多老师给插图打上无用的标签,殊不知这些插图是经过专家学者精挑细选出来对学生帮助比较大的图片。第四,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阅读短文资料,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短资料的认识,进而培养阅读短资料的习惯,全面发展。

5.培养学生良好的助学系统使用习惯

西塞罗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由此可知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助读系统使用习惯,即便没有老师的指导与监督,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语文教科书进行系统的学习。

充分了解语文教科书辅助系统,借助辅助系统更好地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锃.试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课程与教学特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5).

[2]许锃.试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课程与教学特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5).

[3]段尔豪.以写助读新方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4(9).

猜你喜欢

教科书资料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藏起来的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