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主题课程中建立“伙伴关系”支持与促进幼儿发展

2018-05-18蒋静芸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主题课程幼儿发展伙伴关系

摘 要:在主题课程中,伙伴关系支持幼儿的感知体验、交往合作、探索创造,借助“伙伴间的相互作用”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社会、自然等多客体建立联系,建构来自多方面的自主学习模式。为发挥区域活动在主题课程中的作用,也为支持孩子在各种“关系”中的学习,我们创设“主题区”,期冀通过创设的留白、观察分析的追随支持孩子在多种关系中构建学习,在构建学习中促进主题课程纵深发展。

关键词:主题课程;伙伴关系;幼儿发展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儿童一生下来就是环境的主动探索者,他们通过对客体的操作,积极地建构新知识,通过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达到符合环境要求的动态平衡状态。主体与环境的平衡是适应的实质。在主题课程背景下,我们重视“伙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在这个课题理念的指导下,班级的主题区便是主题课程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主题区中建立关系,建构学习的过程。

一、 “伙伴关系”定义及对幼儿发展价值的预期

1. “伙伴关系”定义

广义的伙伴关系:共同参加某种组织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人与人、人与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从而产生某种性质的联系。

主题课程中的伙伴关系:在主题课程中,伙伴的关联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伙伴滋生出来的东西很多,用伙伴的线索去建构一个课程,会很生动,很具体,很实在。因此,我们要把握伙伴要素,拓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生态关系。

2. 伙伴关系对幼儿发展价值的预期

伙伴关系是幼儿主社会性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伙伴关系支持幼儿的自主发展:“伙伴关系”支持幼儿的感知体验、交往合作、探索创造,借助“伙伴间的相互作用”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家长、社会、自然等多客体建立联系,建构多方面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主题区的创设

1. 主题区的定位

第一,主题课程的延伸学习&促进主题课程纵深发展;第二,不限制领域,围绕主题课程即可。

2. 创设主题区的初心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的教学价值与功能毋庸置疑。一般情况下,区域设置包含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等活动内容明确的区域。由于每个班级主题内容的不同、孩子生成与兴趣点不同,应考虑两点问题:其一,主题课程的推进因班而异因:操作材料不能“简单的拼凑”,牵强的创设各区操作内容,导致为渗透而“渗透”,为延伸而“延伸”,实质架空了区域活动的价值和功能;其二,主题课程深度挖掘因人而异:基于孩子的前期经验不同,在主题课程中孩子的关注点不同,更应支持顺应幼儿个体发展的需求。为发挥区域活动在主题课程中的作用,我们创设“主题区”,通过创设的留白、观察分析的追随支持孩子在多种关系中构建学习。

3. 主题区创设的原则

(1)追随与支持原则: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前提、以支持孩子个体发展需求为目标。

(2)互动性原则:在主题区里孩子与同伴、材料、课程都建立伙伴关系。互动性是主题区得以开展的保障。

4. 主题区与主题课程的关系

(1)延伸关系:主题区是主题课程的延伸。

(2)回赠关系:主题区里的学习经验反哺于课程,为课程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衍生新的探索方向。

(3)聚拢关系:不受学习领域限制的主题区有更大的包容和允许。主题区里的活动呈现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无论是延伸,还是拓展,它呈现一种聚拢,即学习内容与个体发展的聚合。

5. 主题区创设类型

主题区是依托主题课程的开展而产生的,在老师、孩子、课程磨合伊始,主题区是一个留白区,等待主题课程的发展。在课程推进中,我们发现主题区呈现三大类型:

(1)启发型。在主题区里孩子与材料的互动、与同伴的协作共构,生成了课程新的内涵。例如:中班主题《我是泉州人》孩子们通过体验,了解拍胸舞的文化,老师抓住这个经验,开展绘画体现《拍胸舞的人》,生成节日庆祝的话题再由节日话题展开“泉州节庆习俗”的体验与探究活动。

(2)延伸型。在课程活动后,孩子们在主题区里进行拓展和延伸操作,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且主题区部分领域的活动支持,让孩子在一个空间里多方面的体验。

(3)促进型。在主题区里,孩子与来自多个方面的客体进行着协作、互动,在互动中构建思维,积累学习经验。而这个过程也是促进课程深入发展的过程。

6. 各维度的互动关系

(1)幼儿与材料:在主题区里,孩子可以不受领域区域的限制,根据对主题课程的前期经验,自主、自由的使用操作材料。例如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区里,孩子可在主题区里利用结构材料建构小学,与材料的互动更加多元化。

(2)幼儿与同伴:在主题区里孩子与同伴一起探究课程内容,分享和共享学习经验。

(3)幼儿与家长:例如:大班“我长大了”主题区,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的成长简报、“我的成长”照片书等等。

(4)幼儿与环境:在“我爱妈妈”主题课程中,主题区的环境里有落地的连衣裙等主题区的墙面,孩子在与墙面互动中延伸课程内容。

(5)幼儿与自然:在大班“田园课程”主题区里,孩子们与自然发生着点滴互动,在照料、观察中,感受生长与自然的关系。

三、 主题区折射出的教育内涵

在市級课题《主题课程中伙伴关系对幼儿的发展价值研究》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懂得:在生态课程推进中,孩子的生成与课程的推进是相互交融,没有界线。为了支持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发展,我们在各班活动区里划出这片不受“领域区域”的限制“主题区”,它是一个“包容力”极强的“静候”,静候课程中孩子的生成,静候“孩子生成”与“教师支持”相结合的推进。如果“课程”是一幅画卷,那么“主题区”就是画卷里无限可能的“留白”,是“润物无声”的“等待”。在主题区里,孩子和多方客体发生着互动,建立着学习关系,在这个包容度高的区域里,孩子自主体验,有效习得。教师的教育机制和孩子的成长契机都在主题区里得到施展。

作者简介:

蒋静芸,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幼儿园。

猜你喜欢

主题课程幼儿发展伙伴关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幼儿园开展主题课程的反思
“欢庆元宵”主题综合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
游戏对幼儿教育及幼儿发展的价值探讨
环境艺术与幼儿互动的重要作用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专利条款研究
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透明度规则
攀爬活动对幼儿发展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