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2018-05-18綦洋洋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创造力培养美术教育中小学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行,目前中小学更加关注美术教学,并注重对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深入地体验美术的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让学生愿意学习美术,最终实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策略

在中小学义务教育中,美术教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还是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中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才是美术教育开展的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一、 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 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中小学美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推动其个性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与其他科目相比,美术教育的教学思维独特,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二) 新教育理念的要求

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艺术教育课程,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美育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新的教育理念的需求。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所以必须要从中小学生抓起,培养其创造力,推动我国向创新型国家发展。

(三) 美术教育的要求

美术教育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它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改造。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开发其本性解放思想。而且教师、家长也不能再用其设定的固定模式来影响学生,这样学生才容易形成创新性思维,挖掘其美术学习潜力,并从生活中攫取灵感。而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生的长远学习生活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灵活独特的思维。

二、 中小学美术教育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一) 丰富教学方式

1. 教师示范。在中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绘画方法来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比如泼墨、吹墨等方法。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示范画画的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通常刚开始学生很难掌握好泼墨的技巧,因为一旦来不及晃动墨,就容易形成黑乎乎的一团。此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白泼墨的技巧,并在教师示范过程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创新。而吹墨主要是依靠嘴来代替画笔作画,线条用吸管来吹,在教师示范完吹墨后,学生也可以学着进行练习,这样不仅使得作画更加简单,而且也增加了作画的乐趣。

2. 创设教学情境。美术课程的专业性和知识性比较强,如果教师只根据其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的因素来讲解,学生就兴趣就比较低。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对作品的有关趣闻轶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就愿意主动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让学生学习达·芬奇的精神,并积极进行学习。

3. 作品展示。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示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中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表现欲强烈,不愿意输给别人。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展示一幅儿童画,大加夸赞,并鼓励学生,这样他们就会竭尽所能来作画,兴趣高涨。

(二) 注重名画赏析

美术教学都需要进行美术作品赏析,这样才能对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作品的认识和欣赏,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而且名画体现了画家对绘画艺术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是一种精于观察的结晶,在赏析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创造。处在一个“视觉时代”中,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视觉素养,就会影响其未来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这样学生才更善于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使得美术作品更具创造力。

(三) 精心设计课程

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重要条件就是学习兴趣,如果教学中教师可以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其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进行学习。因此,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新颖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有趣味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为学生创造大胆想象的动力,最终激发其對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提高其创造力。

(四) 加强课外活动

中小学美术教育中也要注重课外活动的运用,将课堂教学和美术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未来小画家”活动,让学生自由组合,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自由创作,美术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为学生提供竞争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建立“小美工坊”,一部分美工材料由学校提供,其余的由学生自行搜集,比如像废纸、碎布、塑料瓶、牛奶盒、沙子、石子、树叶等废旧物品。这样对美工制作感兴趣的同学就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来进行创作,制作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制一些故事绘本,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三、 结语

美术是一种体现人的创造力的艺术形式,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目前中小学开始注重美术教育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其创新型思维发展。中小学生处于美术教育的初级阶段,虽然有足够的创造力,但是表现能力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运用有效的培养方法。因此,要认识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其创造力的重要性,并不断丰富其教学形式,通过名画欣赏、课程设计来进行美术教育。而且要重视美术教育中的课外活动,发挥其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作用,最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麦悠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70.

[2]汪鑫.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231.

[3]兰灵.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浅谈[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40.

作者简介:

綦洋洋,山东省青岛市,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

猜你喜欢

创造力培养美术教育中小学
美术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