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018-05-18王海霞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初中物理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知识内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这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既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探究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动手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策略

科学精神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由学科的性质决定,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理解,就初中物理而言,主要是指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以及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一方面科学精神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保证;另一方面,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知识的运用,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帮助学生打好物理知识的基础

物理基础知识是开展物理学习和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初中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尤其是物理的语言符号、公式定理等,不仅让学生记住,还要训练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彻底的掌握物理基本知识。教师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能够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意识。教师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进行观察、实践、互动和探讨,提升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此外,教师也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多和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更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 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对一切未知事物都感到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物理操作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物理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掘物理的资源和素材,将教材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周边现象有机地联系起来,既能丰富教学的内容,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的设计教学流程,通过有趣的语言和实验现象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丰富的实验内容和器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高涨中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从而更能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从教材中和课外进行素材的收集,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探究。

比如在进行《声现象》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中的例子给学生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振动产生声音的原因。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如果将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水会产生波纹,同样,声源就好像是投入水中的小石子,而水波就是声源在空气中传播的具体体现。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形象的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明白声音是声源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波动而形成的。通过生活中的现象,不仅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的学习和理解知识,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利用对生活的认知和经验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物理的知识都需要学生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和掌握。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实验中,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掌握实验的目的、现象、过程以及蕴含的原理。尤其是一些实验中的常用器材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实验中进行学习和探索,可能刚开始学生对这些实验器材比较陌生,但是通过动手操作几次后,就会让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器材和使用原则了如指掌。此外,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要互相的交流和探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会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发展。

比如在进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有关生活中噪音控制的实例,诸如:高速路穿过小区时,两边加装防噪护栏,会议室一般有一层海绵状的防噪层等,这些都是为了降低噪音的扩散。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噪音控制的实验操作。教师让学生找一个可以放入手机的纸盒子,然后将手机的音乐打开,放入纸盒中,观察声音是否减弱了,如果将纸盒用衣服包起来,会有什么效果,或是将纸盒开几个孔,效果是怎样的呢?通过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用物理知识去生活中进行积极的学习和探究。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就更加的重要和迫切。因此,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欲望,让学生在动手实验的探究中,不断的掌握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學生的各项素质。

参考文献:

[1]彭大琴.“双案”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蔡燃.初中物理教学内容认知水平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

王海霞,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会师中学。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动手能力初中物理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动手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折纸”中蕴含的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