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三物理复习中错题资源的利用策略研究

2018-05-18张锴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拓展选择错题

摘 要:在初中的教学过程中,轻负高质一直是每位教学工作者的追求,在有限的时间下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是所有教学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多年的教学经历中,错题资源一直是一块容易接触、产生并且切实反映出学生问题的内容,而学生对于错题资源的利用一直处于一个比较低效率的阶段,如果能提高对错题资源的利用,就能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下面我就初三物理学科以及以往和学生一起的经历,来探讨一下关于初三物理复习中错题有效利用的策略。

关键词:错题;中考;有效;选择;整理;拓展;体系

学生群体中最需要或者最迫切想提高自身成绩的往往是中等学生,在一个班级(以40人计)中大约15个左右,他们面临的情况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以物理学科满分100分计,往往只能拿到65分左右,这是一个尴尬的成绩,如果能往上提高势必对整体是有很大帮助的,而同时这个群体的学生往往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自身的知识基础普遍漏洞多,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按部就班,或草草了事,从而导致学的累,但成效不高。同时面对3门4门课程需要提高,这需要时间,然而时间却是最大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迫切需要好的方法,省时高效对于他们是最重要的。

一、 错题的选择原则

在以往的错题利用中,经过观察,发现我们的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往往是自己在作业本,练习册,讲义,试卷中自己做错的题目,凡是做错的统统归纳为错题,全部进行抄写,全部拿来利用,以期待对自身的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特别是复习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练习讲义每天都在做,每天都有新的错题产生,每天都要记录,非常的麻烦,也非常的累,而且整理下来了就没时间去做了,自然也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慢慢地就懈怠了,一个学期初立下的志向,往往半个月就差不多了,几乎每个学期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那么在错题的理解上怎样做到高效呢?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以一天为例,将当天的自己遇到的错题选出,先进行一遍筛选,把由于粗心大意,计算出错等原因造成的错题排除掉,把不适合自己难度的刁钻的错题也排除掉,重点放在常见的题型上,特别是自己感觉模棱两可的题目,亦会亦不会的题目,或者思路上遇到困难的题目。进行摘录,这样的错题能充分反馈出学生当前遇到的问题及自身的漏洞,而且变幻形式后又会出现,频率很高,能把这些问题解决,可以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也能节省时间,做到高效。

例1 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当手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应观察( )

A. 灯泡的发光情况

B. 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C. 电压表的示数

D. 电流表的示数

此例题如果出现错题,则建议不进行错题整理,该例题考察了伏安法测定小灯泡功率实验中电压表的用法之一,是记忆类的单一知识点,偶尔会出现在实验考察小题中,且属于简单类型的题目,出现频率很低,不建议做错题整理,可节省时间。

例2 小科做作业时,电灯突然变暗,其原因可能是( )

A. 电灯的实际电压变大

B. 电灯的额定电压变小

C. 电灯的实际功率变小

D. 电灯的额定功率变小

此例题如果出现错题,则建议重点对待,该例题考察了中考重点知识:电功率中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以及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的区分,而且作为常见的选择题型,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这样的例题在错题整理中要重点对待。

例3 如图是某电器设备内的一部分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2V,R1为定值电阻,R2为标有“100Ω 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R3为标有“3V 0.9W”字样的定值电阻。

(1)当闭合S、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R1的阻值及这种情况下整个电路可能消耗的最小功率。

(2)当闭合S,断开S1、S2时,为保证整个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此例题如果在错题之列,则建议区别对待,该题第一小题考察难度偏大,超过中考规定的电路元件(用电器不超过2个,开关不超过3个),如果作为错题整理,则会耗费大量时间,且对复习的用处不大,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做;第二小题则可作为错题整理,难度适中,也较为常见,可提高分析能力,对看懂电路图和运用电学相关知识都有一定的提高效果。

在明确了错题的选择原则后,对于错题整理的初始阶段就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对于理科学科来说,初中阶段就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子学科,每个学科都整理下来能够节省很多时间,对于时间紧张的初中阶段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增强自信,减弱懈怠感。

二、 错题的整理与分析

学生在将错题进行初步整理之后,接下來面临的问题时怎么样从这些错题中找出自身的漏洞,或建立怎么样的思路,从而能够让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犯同样的错误,切实提高自己的水平。有很多学生选题非常优秀,但总喜欢一个人埋头研究,耽误了很多时间,效率很低。我会建议我的学生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将自身的问题呈现给老师,告诉老师自己在哪里遇到了困难,请老师帮忙分析自己在知识方面是否有漏洞,在能力方面思路方面有哪些问题,或者是遇到典型题型的普遍方法等等,这样比一个人埋头研究要高效的多。

例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 甲、乙两图中B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 甲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 乙图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该例题重点考察了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也包含了一些如受力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知识,是中考考察的重点内容,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往往错误率较高且不知所措,此时作为错题整理下来之后怎样利用该错题提高自身的能力是关键,若一个人埋头苦干很容易一知半解,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此时去请教老师则非常重要。

此题考查内容:摩擦力

解决思路:模型拆分,受力分析

甲:把A和B进行拆分,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A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已经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所以A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会受到B对A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的静摩擦F′。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也会对B会有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F的静摩擦力,此时B物体的状态也是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还会受到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大小为F的滑动摩擦力F′。

乙:可以用类似于甲的模型拆分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A物体,状态为水平向右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合力为零。(不考慮空气阻力)不妨假设A受到B对A的摩擦力,却找不到另一个力的施力物体,所以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只可能为不受力。并没有受到B对A的摩擦。

由于A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力,所以A在水平方向对B没有力;B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B的状态为匀速直线运动,所以B会受到地面对B的大小为F的滑动摩擦力。

综上,甲乙两种情况中所有木块的受力情况都分析清楚了,不管题目怎么考,都能轻松应对,相应的题目进行改变,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方法,都能正确解出,从而提高自身的水平。

学生在解决整理下来的错题时能及时明确解题相关知识,解题方法与思路是非常重要的,自身不能及时解决就要尽快请老师帮助,查清自身的知识漏洞或思维上的遗漏点,帮助自己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拓展解题思路。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中取得最大的效果,做到高效,比埋头苦干,闭门造车要好的多。

三、 错题的思路拓展

到了这里,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错题整理方面已经做的不错了,其实不然,光这样的效果还没有达到关键。在我所教的3个班级中,一共有约30人在做错题整理,其中一部分学生基本按照以上的方法在做,有一定的提高,但还不是令人满意,期中有2位同学的提高非常快,可以说从之前的中等水准提升到年级前列,我与她们探讨之后发现了该方法还是得加上最后2步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其中一步是,在请教老师后不能直接按照老师的思路直接把过程写下,这样自身就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最好是听完之后,去整理回顾遗漏的知识点,然后结合老师的讲解自己在重新做一遍题目,再到老师那里去面批,看看自己在这道错题上面是否掌握,这是基础;第二步就很重要了,那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错题考察知识的核心,不怕题型的改动,这就需要在解决了次错题以后再进行一定的同类型题目巩固。我们知道,中考考察的知识点就这么些,重点也就几个部分,出的题型最多以综合知识点考察为主,所以很多时候只是改变了题目的叙述,或是场景,真实的考察点还是那些,所以针对这个特点,第二步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结合错题解决的那道例题,学生在自己解决了当前错题后,可以让老师帮助,选择一到两题相关知识例题进行解题,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真正解决自身漏洞。

例1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一起,同时有F=2N的两个力分别作用于A、B两物体上,A、B、C三个物体仍处于平衡状态,则( )

A. A物体对B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左

B. 地面对A物体的摩擦力为2N,向右

C. B物体对C物体的摩擦力为零

D. A物体受到5个力的作用

此例题可作为同类型的题目对之前的错题做一个基本巩固。答案为ACD,只要能够真正掌握之前错题的解决方法,这一例题的解决也不困难。

例2 如图所示,光滑的地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在木板的右端固定着一个滑轮(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板上面放置一个小木块,小木块一端连接着弹簧测力计。当拉力F为5牛时,木板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拉力增大到10牛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牛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牛

C. 木板仍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小木块将保持静止

此例题考察的知识点与上体相同,同时引入了滑轮的因素,但本质上还是以受力分析和力的相关知识为主,是对例1的深入。

四、 错题的知识体系梳理

对于错题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成一体系,而非点状分布的,对于初三物理复习中,我们的学生可以从复习的顺序出发,把物理部分内容分成几个大块,每个大块再分若干小块,每个小块的具体内容,自身在这个内容中遇到的典型错题进行分类梳理,总结,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明确自己的得失。

例如初三物理复习中主要分为几个大块内容:力学部分,电学部分,光学部分,热学部分等。

其中力学部分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几个小块:重力,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压力压强,浮力等。

我们将整理的错题按照几个大类,和每个大类中的若干小块进行归类和整理,在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明白每个学生的最大漏洞,对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有效且高效的。

五、 小结

学生在解决错题学习方法后能通过一定的阶梯训练将老师传授的方法思路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做无用功,能花一样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效果,真正解决自身的漏洞,提高自身的水平,从而提高自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作者简介:

张锴,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

猜你喜欢

拓展选择错题
『压强』易错题练习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