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中学政治课时政教育的主要对策

2018-05-18何艳娜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中学政治对策

摘 要:中学政治课是我国具有特色的教学部分,而时政作为具有实时性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我国对于中学政治的时政课程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探讨了时政教学的方法,并给出了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政治;时政教育;对策

时政教育是政治课中的重要部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我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就要求我国的每一名公民都要关注政治,学习时政。而中学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做好时政教育就成了关键。本文从中学政治教育中的时政部分着手,重点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做好时政教育,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一、 时政教育是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中学具有比较完备的政治教学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学生们能够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内容也进行了涉猎,但是,政治总体来说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只是学习这些传统的知识是不够的,一方面,政治总体在发展,另一方面,这些重要的学科和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在不断地发展当中,所以说,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时刻给学生讲解最新的时政内容,才能使政治课堂更加有活力。例如,老师在将爱国思想的章节时,可以结合课堂上的内容与当今的时政相联系。像黄大年、南仁东的例子,始终把祖国的强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都在努力工作,从不懈怠,老师在课堂上将这些例子和学生分享,体现了当今的时政内容,同时,也是课本上内容的良好补充。所以说,时政教育在我国的政治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当依托课本,积极地开展时政教育,让学生的思想时刻与时俱进,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时政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能抛弃教材,削弱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的重要作用,而是要以教材为本,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来使用。长期以来,中学政治教材结构单一、跟不上时代步伐、脱离日常生活实际的情况比较突出,致使思想政治课的“教教材”似乎成了“乏味课”的代名词。思想政治课时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治教师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结合本地实际,通过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变革教材的使用方法,灵活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过去传统式“教教材”的旧课程理念,使得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价值在时政教育中获得最大限度地开放和使用。如教师可以结合时代发展变化以及学生学情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适宜的加工和整理,使得教内容结构化、问题化、人文化、生活化,如此一来便会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 緊跟领袖步伐,开展时政教育

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体系,在习主席的带领下,十八大之后的五年,成为我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五年,其影响之深远、效果之明显,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习主席具有非常独到的政治眼光,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为我国勾勒了切合实际而又鼓舞人心的蓝图。所以说,要做好时政教育,应当始终紧跟领袖的步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着眼点,重点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让学生在学习时政的时候能够更进一步的了解我国目前的状况。习主席上任以来,每一年都提出了新的政治教育活动,包括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等,这些政治教育活动对于中学时政教学具有非常明确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当根据领袖的思想,给学生深入剖析习主席治国理政的众多理念,从而让学生知道国家的发展方略,这对他们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在进行时政课程的教学时,要始终紧跟习主席的思想,维护好伟大核心,让时政教学更加具有指向性。

四、 结合相关资料开展时政教学

时政教学,顾名思义是具有即时性的一种政治教学方式,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决定了时政教学的丰富性和高难度。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于中学政治课程中的时政科目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教师要积极结合有关资料开展时政教学工作。例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写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执政过程中的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在近年来的国家战略和政治环境变化,是时政当中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也应当借助视频音频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时政,像今年最为重要的时事政治内容就是践行十九大精神,教师在教授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十九大报告的视频来进行讲解。此外,像讲解环境保护章节的时候,可以结合今年的时政内容塞罕坝的视频和事迹来讲授,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所以说,教师在开展时政课程的讲学时,应当结合众多形式的材料,理论材料、视频音频等开展教学,能够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五、 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

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途径来开展时政教学。时事评析。时事评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挥的平台,中学生较为叛逆,不喜欢一味灌输的理论知识,若由学生以演讲的形式简要叙述近期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并且对此重大事件进行分析,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对此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最终总结分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利用时政专题讲座的形式。专题讲座的内容是与中学生所学习的课程有联系的,但是并不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之内,是对学科教学内容的一种延伸。主讲人通过关注近期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对时事材料进行筛选,从其中选取一个学生关注度较高及现实意义较强的时事热点问题,结合政治课的教材内容对其整理和归纳,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中学生时政课程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是使他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基础,也是我国对每一名中学生的要求。教师要给予时政教学充分的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祥波.素质教育下中学思想政治课加强时政教育的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52-53.

[2]李祖布,汪彦君.核心素养视角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8,(1):68-69.

[3]边洪伟.思想政治课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7,(8):71-73.

作者简介:

何艳娜,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同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政治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巧用时政热点让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