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出语言之美

2018-05-18张淑珍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课本剧教学创新应用策略

摘 要:课本剧是语文愉快教学的新尝试。把课本剧引入课堂,不但使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对于推动语文教学创新,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文主旨,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课本剧”进行了探讨,在简要分析“课本剧”应用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更好地应用“课本剧”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本剧”;应用策略

传统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思想脉络,如果学生思考不到位,必然会制约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中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课本剧”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多元化的教育功能,所以应当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积极探索“课本剧”的应用策略。

一、 “课本剧”的应用价值

“课本剧”最重要的就是对课文进行改编,以戏剧语言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有效的表达,由于可以保留原意,因而并不影响课本教学,甚至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课本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课本剧”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学生普遍喜欢戏剧和游戏,通过有效的改编之后,会使文字更加优美,而且也能够具有一定的“情节再现”特点,因而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学习当中;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在促进小学生语文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应当积极探索“课本剧”有效应用策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 “课本剧”的应用策略

要想使“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更有效的应用,一定要大力推动“课本剧”应用模式和应用策略创新,努力使“课本剧”的应用取得更好地成效。具体说,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科学选取课本素材

课本剧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础改编而来的,对于开展“课本剧”教学来说,要想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必须在选择课本素材方面下功夫,既是应用“课本剧”的重要基础,也是确保“课本剧”教学取得实效的重中之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应用“课本剧”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课本素材的选择应当遵循寓意深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的宗旨和原则,并且要给予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比如我在应用“课本剧”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解决学生“看热闹”、随意选择课本素材等问题,我首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着眼于解决学生的困扰和盲目性,指导学生科学选择课本素材,并且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出发,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想法,为更好地开展“课本剧”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 有效开展排练活动

开展“课本剧”教学,还必须高度重视排练活动的深入开展,只有通过科学的、持续的、创新性的排练和剧情编排,才能使“课本剧”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比如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排练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排练活动的科学化建设,让学生在全面阅读课本、深入阅读课本、精细阅读课本之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和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课本素材中的思想情感和人物形象,并且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为了能够使“课本剧”排练更具有系统性,可以要求学生课后要反复揣摩人物性格和心理特点,小组内同学之间还要发挥团结合作精神,相互之间要多学习、多研究、多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也要改进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反复排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草帽计》时,就可以进行课本剧编演活动,教师可先组织部分学生以4人一小组学习表演,一些害羞内向的同学一看到有伴也都勇敢地站了出来展示,当某一组表演得异常精彩时,我随即建议他们一个个表演以此展现自己,并让全班同学认真观看,给以点评。这样,演出就成了每个人都有参与快乐活动的机会,成了争先恐后上场的闪亮舞臺整。

(三) 建立良好评价机制

由于“课本剧”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尽管属于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创新,但也要把握好评价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良好的评价机制,使“课本剧”教学可以使学生“扬长补短”。比如我在开展“课本剧”教学的过程中,在“课本剧”素材选择、编写排练、演出等多个环节,本着“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既确立了科学的定量评价指标,同时也对学生在“课本剧”全过程的创造性、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团队精神、语文素养等诸多方面进行“定性”评价,而且主要是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强化自我学习意识。总的来讲,只有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高度来认识“课本剧”,使用“课本剧”,才能真正彰显其育人的价值。

综上所述,将“课本剧”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既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但要想应用好“课本剧”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索“课本剧”的有效应用策略,特别是要在科学选取课本素材、有效开展排练活动、建立良好评价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使“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努力通过“课本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夷,彭文韶.找准切入点表演促精读——编演“课本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师道(教研),2014,(3):80.

[2]张建海.课本剧:“演”出小学语文有效之路[J].情感读本,2017,(32):80.

[3]陈建芳.创演课本剧,激活小学语文教学[J].新课程·中旬,2017,(9):150-151.

[4]聂巍.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神州,2017,(6):155.

作者简介:

张淑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课本剧教学创新应用策略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