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2018-05-18王玲玉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有效策略高中语文

摘 要:课堂提问之于学生最终获取的学习效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影响及作用。本文以高中语文学科为例,从“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课堂提问要具有渐进性”三个方面入手,围绕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展开了细致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教育实践已表明,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来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轻松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二来能启迪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的思路始终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节奏;三来能使得教师能及时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入手自觉调整教学方式,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名高中语文基层教育工作者,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就如何在课堂中针对所教学生进行有效提问进行了积极探索,现将个人感受与体会总结如下。

一、 课堂提问要具有开放性

我认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摒弃以往那种具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而应当积极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开放性问题,以借此真正达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启发其思维的良好目的。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我便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言行小心、谨慎是林黛玉性格上的一个典型特征,那么这一特征是如何体现的呢?请认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例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篇幅较长,且从不同的方面形象地刻画了林黛玉言行谨慎的性格特征,因此,上述问题并不具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将不尽相同。果然,这一问题如同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他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踊跃回答。有的说:“邢夫人苦留黛玉吃晚饭,她却婉言谢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这番话说下来既表达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之情,同时又含蓄的暗示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由此,我们便可以看出黛玉在待人接物方面是处处留心的”;有的说:“林黛玉的时时留心、处处在意还表现在随时调整与自己不适宜的习惯上。当看到‘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之后,纵然与自己在家中的生活习惯不同,黛玉也一一改之”……如此,通过上述开放性的问题,既使得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认真阅读,大大深化了其对于林黛玉“步步留心,事事在意”典型性格特征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得他们对《红楼梦》这一经典著作有了更强烈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效果一举两得。

二、 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

纵观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倾向于层次整体划一的问题,理由是能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提问,直接而节省时间。但显然,这种性质的课堂提问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多样化发展背景下不同学生具备不同语文学习基础的实际情况,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日益对教师在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兴趣泛泛,并不具备积极探索与解答的热情。试想,此种状态下,又何谈借助课堂提问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呢?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时应当确保问题的层次性,以真正迎合不同水平学生的实际主观学习需求。如,在教学《荆轲刺秦王》这一文言文时,我便在课上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情況布置了不同的问题。像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我向他们提出了如下最基础的问题:请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将全文分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大的部分,并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其各自大意;针对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我则稍稍提高了问题的难度:认真阅读全文,找出其中能反映各自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的语句;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大多学有余力,且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较高,针对他们的这一实际情况,我所设置的问题在难度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荆轲刺秦王》一文以生动、活灵活现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这对于我们的语文写作具有哪些积极启示呢?请结合具体的实例展开阐述。如此一来,每个层次的问题便与所对应学生的实际语文基础相契合,其既让学生看到了有正确回答的可能,从而积极付诸实践进行探索,大大保证了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热情;同时,更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立足自身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跳一跳也能摘到桃子”,顺利达成了借助层次性问题启迪不同层次学生思维、“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共同进步与发展”教学目标。

三、 课堂提问要具有渐进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课堂提问亦然。这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不能直接抛给学生一个过难的问题,这将使得他们随之产生畏难情绪,也很难再迸发出回答问题的兴趣与积极性。鉴于此,我认为我们教师应当由易及难、由简单及复杂、由直观及抽象地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将学生的思维高度逐层提高,从而引发其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此,我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实践。如,在教学《祝福》一文时,我便由易及难地提出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通读全文,认真思考哪些人间接地逼死了祥林嫂?(这一问题较为简单,学生只需要顺着文中出现的人物便能得出其言行举止之于祥林嫂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我又趁势提出了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但最后的结局却异常悲惨。导致其人生悲剧的根源是什么?是问题一中哪些人对她的消极态度吗?(这一问题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增加了难度,即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看待导致祥林嫂悲剧式人生的本质,立足于此,我又提出了问题三)

问题三:文中所描述的社会与我们现如今所提倡的人本主义及思想有哪些区别与不同?(这一问题便将学生的思考引申到了更深的层次,大大扩展了思考的范围及维度)

由上述三个问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遵循了由易及难的准则,而这显然要比我在上课一开始便抛出“人本主义思想与祥林嫂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有哪些区别与不同”要更具意义,也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无限思考,从而深入的理解所学文章的主旨。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获取教师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这也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自觉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观发展需求及认知特点,设置具有开放性、层次性、渐进性的课堂提问,如此,才能真正以提问为媒介,轻松打造高质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陈奉阳.管中窥豹,略见一斑——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研究[J].现代语文,2016(07).

[2]王赟.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艺术——以高中语文课堂为例[J].文教资料,2015(03).

作者简介:

王玲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塔城市,塔城地区第一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有效策略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