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

2018-05-18计鸿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作文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作文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思想?究竟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本文针这些问题,谈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写出真情,写出思想,写出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作文;思想情感;作文教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作文的源头活水就是文章中新颖的素材,闪亮的思想,真实的情感。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思想的力量和情感的真挚。而我们的高中生写出的文章又是怎样的呢?

一、 華而无实的作文

如今,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在技术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路上走得太远了。在各类考试中,考生的文章显得华而不实。批卷老师会发现大量的似曾相识的文章,它们表面上有灵动的语言,时鲜的材料,但只要用心一读,你就会觉得这种作文缺乏思想。这种作文就是典型的“空壳作文”。

比如,有些学生写那种高谈阔论的抽象的议论文,诸如作文“我要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大家都可以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如果要求他们就现实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则立刻空话连篇,不知所云。高中生作文的公式化令人触目惊心,其原因何在呢?

二、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1. 不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实践证明,只有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才能从写作中获得充实感和满足感。

然而现在的高中生普遍缺乏写作动机,对写作,大部分同学处于消极被动的心理状态。平时作文只为应付差事,考试作文只求凑够字数,真正是出于兴趣,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非常之少。而把写作当作诗意生存的精神生活方式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见,作文教学中,激发引导、推动维持学生的写作动机问题应值得关注,教师应努力将学生写作的外部调控上升为内在的精神需求。

2. 只有套作没有思想内涵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只有融入社会生活,才能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通晓人情世态。然而现如今,因为学业的压力,很多学生远离生活,很少能够直面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就难以汲取精神家园的丰富营养,缺少了自己的感悟,写作时不是从自己对生活的积淀和感悟出发,而是以资料取代生活材料,或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谈失败,言必爱迪生、居里夫人的发明;论勤奋,不外乎头悬梁,锥刺股;写好人好事,无非就是雷锋、焦裕禄。远离了真实生活和社会的文章,只能是瞎编了。

3. 重技巧训练轻情感表达

在现行高考模式下,作文课变成技术训练课,老师们都在如何让考生多得分上下足功夫,过于强调作文的技巧,而忽视文章的灵魂。那些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结合学生的心理需要的作文命题,严重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写作也失去了真正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无意留意观察体验生活,这从一个方面也滋长了学生说假话的习惯,写出的文章必然无真情实感,更谈不上思想性。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呢?

三、 引导学生写出情思结合的佳作

1. 习作就是练习思想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一个有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习作就是练习思想”。而反过来作文如做人,要让作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必须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笔者认为,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看、多听、多实践。

让学生年轻的心灵去接受最及时最新鲜的信息,去聆听最有力度最美丽的声音,看电视,听新闻;看聚焦焦点热点的焦点访谈,听身边发生的种种新闻逸事;看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听唇枪舌剑思想激烈碰撞的精彩辩论等等。让他们心怀天下,胸中有丘壑。

2. 课堂注重陶冶情感

“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既然好文章一定出自真情感,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高中语文教材含有很多文学性深、情感性强的文章。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写出了对爱国学者梁启超的爱戴景仰之情,李密的《陈情表》表达出对祖母深深的孝敬之情,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抒发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沧桑感,《故都的秋》道出了一个文化人对祖国文化的自觉捍卫和坚守……要让学生从这些充满大量美好情感内容的文学作品中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让学生的情感与课文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陶冶性情,从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

3. 多方学习搞好作文教学

我国是一个文章大国,所以写作在历代教育的过程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时代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如何搞好作文教学,成了老师们共同探讨的话题。在我们迷茫和探索的同时,美、英、日等国的作文教学倒是取得了成绩。

比如,英国作文教学理念比较重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注重写作目的和对象,首先应该使学生弄清写作的理由和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慢慢习惯写作文,真正领会写作文的奥妙,达到培育学生健全的言语人格和正确的言语动机的目的。还有,像美、日两国的作文教学带有较强的实用性,给学生的写作空间比较自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态度与写作习惯。日本近年来提出了“生活作文教育”的教学理念;而美国学生上小学的四年级时所做的作文题目就可以是“中国的昨天和今天”,“我怎么看人类文化”等很开放型的题目。这就是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兴趣,鼓励他们查阅资料。

常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其闭门造车,不如放眼国外,在我们探讨反思作文教学的同时,不妨借鉴一些国外的作文教学经验,让中西合璧,从而提高我们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宋代的戴复古在《论诗十绝》中这样写道:“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可见,思想和情感才是衡量文章价值的天平。“文以意为主”“意高而文胜”!所以,写出思想情感应是写作的第一要务,而思想性、艺术性二者兼备的“德”“艺”双馨之作,则是写作上理想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何明.中学作文实践问题研究[N].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6月版.

[2]周进芳.中学作文教学研究[N].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版.

作者简介:

计鸿,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