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2018-05-18陈文忠

考试周刊 2018年43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乡村旅游

摘 要:传统村落的保护形式有很多种,为我们所熟知的有修建名人故居、博物馆等。在当今社会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迅猛,乡村旅游亦是如此。本文从学理、学法以及实践角度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带动传统村落发展的方式,以寻求给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覆盖面不断扩大。1978年至2012年,短短二十多年我国城市数量从182个增加到723个。城镇化发挥了产业集聚效应的优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城镇化挤占了乡村的发展空间。根据统计数据我们发现,在2000年的时候我国乡村数量有382万个,但是在2015年乡村数量迅速缩减至295万个了。在我国每天有近300个乡村正在消失,这种速度是惊人的。乡村的消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思,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的重要性。

一、 从学理角度看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

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不同,我们希望通过去不同的地方可以感受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讲,这种不同或者是差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然景观的不同,一种是人文景观的不同,其中人文景观的差异最为显著。我国起源于大河文明,其文化根基是农业文明,而乡村则是农业文明的开端。由此看来,我国的人文景观的根在于乡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传统村落的最主要的原因。

对人文景观机制的认识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观景过程和当地的地理环境,这两种因素共同影响产生了非具象景观和具象景观。一个地区的文化景观都是通过居住景观、工业景观、公用事业景观、民俗景观、语言文学景观、宗教景观等具体或者非具体的景观表现出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是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构成了几乎全部的景观过程,因为人类活动的差异、人类的迁徙和定居、文化的冲击与交汇造成了景观不同。我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人口迁徙导致了文化中心的移动,南北文化发生碰撞,这一过程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也形成了新的人文景观。这种细微的人文景观通过村落的形式得以保留。

上文已说,我国是农业大国,根基农业文明。从农业生产方面来看,我国东西南北的生产耕作方式大相径庭,北方善旱地作业、西北和高原地区善牧业、南方善水田作业,导致这其中的差异的因素是气候差异。可以看出农业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我国文化的差异,乡村保留了这些人文景观,是保持中国个性的重要依据,对于旅游消费体验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保护我国传统村落有着重要意义。

二、 从实践角度看传统村落的旅游活化

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来保护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例如修建名人故居、搭建旅游景点等方式。对于这些方式,社会各界反响不同,褒贬不一。想要明白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应该怎样保护,我们应该先从传统村落消失的原因入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的城乡二元化格局导致第一产业农业的经济效益水平较低,越来越多的乡村村民进城务工,村落的空心化老龄化日渐严重。失去原有生产功能的乡村,自然而然地走向了衰亡和消失,这是其根本原因。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村落不能光保护,要恢复其自身的经济能力,创建新的生产关系,给村落注入新的活力,这才是重中之重。

活化传统村落需要为其构建新的生产关系,让传统村落有自己的经济生产功能,而发掘其文化内涵,开发人文景观带动旅游业发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比如乞巧节村民的七巧女工,民族服饰习俗,都有保留下去的文化意义。活化的另一个要点是可以在保留传统村落传统的形式和要素同时,与时俱进把其经济功能现代化。活化不代表一成不变,可以开动脑筋实现传统村落传统要素与现代功能的统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需求也在不断增减,很好的国内旅游业产业,传统村落建设可以抓住这个新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构建自己的新的生产关系。比如“农家乐”“乡村观光”“艺术村落”“休闲山庄”等都是不错的方式。第一个开发乡村旅游的项目是“农家乐”,主要流程是城市居民到郊区喝茶打麻将,这是成都最早的发明。再后来有了乡村观光的旅游方式,西堤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去观看徽派乡村建筑。随着乡村度假的兴盛,市场情况也发生了改变,度假市场规模大,需要更多的村落用这种方式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三、 从法理角度看传统村落的保護阻碍

用乡村旅游活化的方式保护传统村落的实践有了令人惊喜的成效,但是也暴露了许多需要去完善解决的问题。

存在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社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物象,但我国法律制度在某些方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三十三条:“不可移动文物已全部销毁的,应当保护遗址,不得在原址重建”。第一十五条“属于国家的不可移动文物对于纪念建筑物和古建筑物,除用于建造博物馆,保管房屋或者其他旅游景点的目的以外,可以用于其他目的;重要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批准。”我国乡村建筑大多为土木结构,经常翻修或历史重建。如果按照文物法不允许重建,就变得难以激活和利用,长期下去我国将不再会有文物了。二是传统村落数量太多需保护的面太广以致于我国政府对其保护力量显得不足。现在我国相关保护部门有8处,网上公布的需保护的传统村落有3000个,面对数量如此多的村落,政府力量显得太渺小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依靠民间的力量,通过设立民间组织,可以实现每个村落、乡镇都得到广泛覆盖。

四、 结语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正加快推进现代化,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中国民族文化其独特性,它是维持我们民族身份,增强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下,乡村村落需要培育其自身能够制衡现代化的内生经济发展机制,让村民成为乡村发展的主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根本核心就是活化发展,活化不代表不适用规矩的区域建设手段,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融合、配合。活化乡村旅游是一个新的学术课题,需要在学术界和业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孙萌.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的若干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16,56.

[2]吴必虎.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J].社会科学家,2016,22.

[3]张博,程圩.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人文地理,2015,97.

作者简介:

陈文忠,江苏省南京市,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乡村旅游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